APP下载

老年痴呆的心理抚慰

2016-05-16姚扶有

科学养生 2016年5期
关键词:躁动情景情绪

姚扶有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非正常的退化性脑部疾病。由于脑部功能逐渐衰退,开始时有的患者会出现性格改变,情绪不稳,焦虑、多疑,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下降,继而出现记忆障碍,智力衰退,记不住人名、地名、日期等,但经过提醒可回忆起来。痴呆患者虽然记忆力很差,但仍坚信自己记忆力好,否认有病,常被认为是“老糊涂”。到了中期和晚期时,工作、学习、社交能力明显下降,不认识亲人,找不到家,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因此,亲人针对老年痴呆患者所表现出的各种情绪进行心理抚慰,不仅可以对其生活料理进行有效地补偿,而且还可以舒缓其病情。

当病人情绪焦虑时

现场情景: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常表现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反复挑选衣服、不停地搓手、到处吼叫或来回走动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甚至拒绝进食与治疗等。有时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

这样做:引导病人运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行调节,使其从焦虑情绪中解脱出来。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比如说,让病人随你一样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处在一个松和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同时,告诉病人:我们现在碧波荡漾的海边或湖边,沐浴温暖和煦的阳光,听得见波涛轻拍岸石的声音,闻得出空气中清新宜人的气息……让自己的身与心得到全面放松,抛弃过分的焦虑。

当病人情绪抑郁时

现场情景:呆滞、退缩、心烦、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总是高兴不起来、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红楼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思维迟缓—思维迟缓就是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别人感觉患者脑子空空的、变笨了;运动抑制—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这样做:耐心倾听病人的叙述,不强迫病人做不情愿的事,鼓励参加运动,散步为宜。同时,鼓励病人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带他(她)一起参加社区活动,跳舞、唱歌、打球等等。在家里,可以经常播放一些轻快欢畅的乐曲,让病人的心情慢慢愉悦起来。

当病人情绪躁动时

现场情景:病人的情感活动异常增强,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大喊大叫、伤人毁物、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或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狂笑不已,常伴撒娇、做作、幼稚及表演色彩,有时在地上打滚。同时又固执,听不了劝,常为小事发火,逃避、顽固、不合作。

这样做:分析产生躁动的具体原因,安慰病人,避免刺激性语言。可以引导病人深呼吸,告诉他(她)心里想着要淡定;如果发现病人的脾气控制不住了,那就要在他没发作之前带领他(她)到外面去跑步,或者是在家拖地。跑到没力气、拖到没力气了,病人的躁动情绪就会慢慢平静下来。平时,还可以多带病人参加些业余活动组织,以声乐、舞蹈、游泳、登山、滑雪等活动来降低其躁动的频率。

当病人情绪淡漠时

现场情景:病人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情感反应,即使一般能引起正常人的极大悲伤或高兴愉快之事,如生离死别、久别重逢等,也泰然处之、无动于衷、表情呆板。对周围发生的事漠不关心、视若无睹,面部表情冷淡呆板,退缩、孤独、回避与人交往,对环境缺乏兴趣。

这样做:增加照明度,室内摆放病人喜欢的物品,如日历、时钟、照片、动物等,向病人说一些关爱的语言,建立信赖的关系,鼓励、表扬病人所做的事情。还可以在发现病人出现情感淡漠的苗头时,有意把他(她)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他(她)能胜任且又有乐趣的活动上去,特别是欢乐、美好的家人活动或者集体活动中,对于恢复自己生活的热情和希望大有益处。

当病人情绪易激惹时

现场情景:病人每遇到心理刺激或不愉快时,即使轻微,也易产生剧烈的情感反应,极易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与人争吵不休;或有冲动行为。

这样做:尊重病人,暂时任由其发泄情绪,为避免其情绪继续升级,不要说任何刺激性的话,可以像哄小孩一样好言相劝。也可以向他(她)提议共同来参加一个活动或游戏,比如下棋、读报、打太极拳等,以此转移和平息其激惹的情绪。

猜你喜欢

躁动情景情绪
情景交际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