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联动,培养低年级学生控制演唱的能力

2016-05-16赵翠芹

大观 2016年4期
关键词:低年级能力

赵翠芹

摘要:把学校语文教师和音乐教师整合到一起,通过跨学科联动,解决老师们共同面对的小学生喊读喊唱问题,以朗读助演唱,以演唱促朗读,培养低年级学生控制演唱的能力。

关键词:学科联动;低年级;控制演唱;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遇到过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喊读喊唱。小学生刚刚入学,不知道怎样朗读怎样歌唱,一说读或唱,就扯开嗓子,无控制地喊唱起来,听不出旋律,也分不出节奏,这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影响学生身体机能的正常发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喊读喊唱现象,是许多低年级学生都会遇到的一种学习障碍,这是他们还不能有意识地体验和控制自己声音的必然结果。怎样在最短时间内教会学生有控制地使用自己的声音,朗读时能够注意语言的声调、停顿和语气;唱歌时能控制自己的音准、节奏、演唱情绪,是在小学低年级学段里语文教师和音乐教师要共同面对的教学课题。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喊唱习惯有很多复杂的形成原因,单单依靠有限的音乐课时很难在短期内有效地改变。如果各学科老师能够及时引起重视,齐抓共管,从语文朗读的角度,从音乐演唱的角度,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控制能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我校进行了“学科联动矫正低年级学生喊读喊唱现象”的实验研究,把学校语文教师和音乐教师整合到一起,各学科协调联动,尤其是语文学科和音乐学科互相配合,以朗读助演唱,以演唱促朗读。跨学科推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解决老师们共同面对的小学生喊读喊唱问题,成了目前我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找到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声乐教育家姚峰表示,朗读与歌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两者在气息、发声、咬字、音韵方面都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朗读没有乐音。歌唱得好的人,朗读一定也差不了。声乐教授段岭认为,朗读是歌唱的基础。无论是朗读还是歌唱,都是表达的艺术,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要想唱得“地道”,最终是看语言是否地道。这就是说,语文学科的朗读和音乐学科的歌唱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教好了语文课的朗读,会为音乐歌唱奠定坚实的基础;克服了音乐课喊唱的毛病,就自然提高了语文朗读的水平。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完全可以和音乐课相互配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柯达伊提出:音乐教育是完整的人所需要的发展;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北京柯达伊学会的梁洪来老师提出听、唱、写、创的音乐教育思想,与我国语文界所提倡的听、说、读、写教学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理论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注意到了学生喊读的现象,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喊唱的问题也引起了音乐老师们的关注,找到了矫正的思路和方法。语文教学和音乐教学相结合,语文课上提出问题,音乐课上生成效果。把柯达伊教学法和梁洪来教学理念真正与我校音乐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改变语文朗读教学中学生读书时感情平淡、没有节奏、大声唱读的现象;改变音乐演唱教学中学生大声喊唱的现象。

参加实验的是河北省易县第三小学2015年新入学的一年级八个班的学生,这些班级平均人数儿都超过了60人。以往的教学中许多老师习惯使用扩音器,为此,学校召开专题会议,请专业人士讲解扩音器对师生的听力的影响,各学科老师达成共识,放下了扩音器,学习科学地使用嗓子,老师的音量小了,孩子们也开始学着轻声慢语地交流了。每位语文老师都制定了朗读计划,开设朗读指导课,对学生进行表情朗读的指导。

以往低年级的音乐课上,我们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维持课堂纪律、在演唱姿势和歌唱状态上反复要求,但是收效甚微。而现在其他学科的老师都放下了扩音器,都有了保护孩子听力的意识,孩子们在语文课上逐渐养成了规范朗读的习惯,他们会把这种习惯带到我们音乐课堂上来。

音乐课上,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们听、唱、写、创能力的培养上。听老师准确地范唱,尤其是单音的范唱,一定要遵循梁洪来老师的单音模唱的原则:准确、稳定、长久,在音准上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听老师唱之后,学生模唱,也是要强调准确、稳定、长久。许多人认为低年级的孩子在音乐课上不可能进行写的练习,通过实验,我们的孩子做到了,目前这些孩子已经能够记写两个小节甚至四个小节的简单节奏了,而且能够听辨并写出s m两个音。更为可喜的是,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在写的基础上创编节奏和简单的旋律了。

通过听、唱、写、创能力的训练,孩子们在控制能力上有了一个飞跃,这种控制能力反应在声音上就是喊唱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了。在音准训练的同时,我们还特别重视孩子们稳定拍感的建立,与体育老师做好沟通工作,体育课上加进了每课跟音乐踏步或行进五分钟的环节,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作协调能力,达到了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对于我们矫正音乐课上赶拍子,节奏不稳的现象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我们的实验只进行了一个学期,实验效果还不是非常明显,但我们相信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孩子们的歌声会越来越美的。

音乐教育关系到完整的人的终身发展,改变语文朗读教学中学生读书时感情平淡、没有节奏、大声唱读的现象;改变音乐演唱教学中学生大声喊唱的现象。各学科互相配合,以孩子的发展为本,提高教师的学科整合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控制地丰富地演唱。培养学生对自己声音的控制能力,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以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弗·兰皮尔蒂.嗓音遗训[M].李维渤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祁君.少儿发声训练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教育,2002,(01).

猜你喜欢

低年级能力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