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2016-05-16刘萍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盆腔妇科下肢

刘萍

武定县人民医院 云南武定 651600

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刘萍

武定县人民医院 云南武定 651600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6月抽选8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0例,对照组仅行妇科盆腔手术相应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手术前后D-D水平变化,统计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D-D水平变化不明显,术后D-D水平、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积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DVT的发生,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在妇科盆腔手术中比较常见,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凝结进而发生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本病不仅发生率高而且预后差,可能发展为慢性血栓综合征、机械肺栓塞、瘀滞性溃疡等,严重影响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1]。文献报道[2]显示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DVT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进一步探讨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抽选8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现将资料搜集与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随机抽选的8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此80例患者入院24h内经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Autar)显示评分>10分有患病风险,其中39例评分≥15分有高风险。按照入选病例的入院就诊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观察组年龄在25~58岁之间,平均年龄(46.39 ±3.60)岁,疾病类型:子宫肌瘤18例,卵巢囊肿13例,子宫腺肌病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手术方式:开腹手术27例,腹腔镜手术13例,合并症:高血糖13例,高血压6例;对照组年龄在27~61岁之间,平均年龄(46.49±3.51)岁面,疾病类型:子宫肌瘤22例,卵巢囊肿12例,子宫腺肌病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手术方式:开腹手术23例,腹腔镜手术17例,合并症:高血糖15例,高血压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手术方式、合并症等一般资料上组间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行妇科盆腔手术相应护理,包括术前指导、术中配合与术后观察等,观察组基础护理内容与对照组一致,与此同时行以下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①术前评估与宣教:患者入院后即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严密监测体征,24h内采用Autar量表进行DVT风险评估,评估指标包括体重指数、活动、创伤风险、高危疾病、特殊风险等,评分>14分者3天评估1次,评分≤14分者每周评估1次。根据评估结果对高危患者加强预防性干预,向患者详细介绍DVT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叮嘱患者家属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确保第一时间及时处理。②术中配合:术中需密切配合主治医生完成手术过程,动作需轻柔、利落,以免引起患者不适。一般而言手术时间越长术后并发症风险也就越高,因此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注意患者头部平面低于手术平台,在下肢部位垫高约 5cm小枕以保证静脉回流。③术后监测与针对性护理:术后早期以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为主,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静脉血液稀释。卧床期间指导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禁止自行使用枕垫以免造成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类型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如疼痛程度较深可给予适量止痛药物并鼓励尽早下床活动。DVT高风险患者每隔1h需改变一次体位,同时注意观察外露足趾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同时指导踝泵运动,进行屈伸、绕环训练,具体训练方法为:取去枕平卧位,放松下肢脚尖上勾尽量朝向自己,坚持 10s后再将脚尖下压到最大限度维持 10s后放松,5min/次,每天练习5次。1.3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临床症状表现为:与健侧下肢对比患肢肿胀明显;静脉血栓压痛明显;Homans征阳性;D二聚体(D-D)阳性。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D水平;根据以上诊断标准判断是否出现DVT,计算DVT发生率;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将录入SPSS19.0软件,借助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D水平变化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D-D水平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对照组 D-D水平显著提升,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D水平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D水平变化对比(±s)

观察组对照组t P40 40 0.30±0.18 0.31±0.77 0.462>0.05 0.32±0.20 0.44±0.59 8.550<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n(%)]

3 讨论

DVT是妇科盆腔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合理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导致患者丧失下肢部分或全部功能,不仅延缓术后康复进程,而且影响术后生活质量[3]。妇科盆腔手术之所以易并发 DVT,是由于盆腔内分布有大量静脉,而且管壁极薄,术后容易造成盆腔内瘀血影响血运状态,此外,长时间卧床也会致使下肢受到压迫干扰下肢血运,在禁食期间机体流失大量液体,血液黏度逐渐提升可进一步增加DVT发生风险[4-5]。因此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给予全面、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预防DVT发生的关键,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可降低经济负担,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本次研究共抽选80例有DVT风险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相关指标发现观察组 D-D水平与术前相比变化不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D-D能够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D-D水平升高则提示血管内有活化血栓形成。观察组仅有3例出现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与此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减少的同时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提升,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价值,与卢静[6]等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积极行预防性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DVT的发生,加快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1] 朱晓青,甘燕玲,张国群,等.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预防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12):95-96.

[2] 严俊丽,顾晓琴.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04-205.

[3] 周惠玲,程秀华,甘燕玲,等.经络弹力袜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80-84.

[4] 黄小红,管玉梅,吴泉玲,等.压力带与抗栓泵联合使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7):523-525.

[5] 屠悦,林雪娟.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6,14(21):2194-2196.

[6] 施晓燕,卢静.预防性护理在减少妇科盆腔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5):111-112.

刘萍(1968年8月-),女,汉族,大专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

R246.1+83

A

1672-5018(2016)12-086-02

猜你喜欢

盆腔妇科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