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迹”
2016-05-16朱义霞
○朱义霞
释“迹”
○朱义霞
摘 要:对“迹”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简体楷字的形体演变作了梳理,并对异体字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对“迹”字的异体字字形以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予以解释。
关键词:异体字 字形演变
1.柞伯簋•西周早期•文物98.9
以上简单列举了“迹”字出现在几个不同器物上的形体。《说文•辵部》:“迹,步处也。从辵,亦声。”迹字的本义表示行走时戳印在地上的脚印。由《说文解字》可以看出“迹”字从辵,从辵的字如迎、返、逃、追、退诸字,个个都与走路有关,所以用作偏旁。
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象形造字法是通过描摹事物的形体来表示事物本身的,只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形体本身可繁可简。很多时候,古文字阶段汉字的构件或线条的繁简并不曾影响以形表意的目的。虽然汉字的造字基础是象形字,但“迹”字并不是象形字,而是会意字,所以在甲骨文中我们很难见到“迹”这个字。在中国文字系列中,汉字像其他文字一样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汉字从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发展到楷书,有些文字虽然时隔千年,但仍保留了其最初的原貌,如日、月等。然而随着文字的不断发展演变,绝大多数的文字形体已是面目全非,很难看出造字的本义。“迹”字的甲骨文形体难以找到,金文写作(诅楚文),篆文写作、等形(《说文解字》),隶书写作(李翊夫人碑)、(校官碑)、(王纯碑)等形,直到简体楷书的“迹”字。
汉字的形体,过去缺乏严格的规范,从来都有异体字存在。东汉许慎所说的“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叙》)的情况,秦始皇统一之前就普遍存在,比如在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的战国时期,就曾出现了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大量异体字。同一个指称对象(或说义位)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词汇形式来表示。我们可以说:同一个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用不同的文字形式(用字)来表示。这些用字往往有较强的时代性。那么“迹”字同样也存在大量的异体字,主要有、、蹟、跡等字。从现时掌握的文字资料看,“”见于金文(西周懿王五年师簋、厉王师袁簋)、籀文(祖楚文、《说文》重文)、古文(《三体石经》),“迹”“蹟”见于小篆(《说文》),“跡”见于隶书(汉王纯碑),“”见于楷书。就时序论,“”原为正体,“迹”“蹟”“跡”“”皆为异体。在沿革中,“”曾见于秦篆(泰山刻石)与汉隶(杨统碑),而后则渐趋隐匿,于是许慎《说文解字》以“迹”为正体,视“蹟”为或体,列“”为重文,至于晚出之“跡”与“”则自为异体。窥测文献,“”未尝习用即成僻字,而“迹”“蹟”“跡”则并行久远,直至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发布,“蹟”“跡”才停止行用,而“迹”为现在的通行体。
异体字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构件(意符、声符)选择和取义角度的多样性,构建组合方式选择的多样性,结构类型选择的多样性和文化因素等。同样,“迹”字与这些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异体字的产生都有其源流和演变过程,那么这些异体字之间是如何关联的呢?
异体字虽然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但音义完全相同的异体字毕竟是一种冗余现象,有悖于文字记录语言的交际功能,是暂时的。在汉字的自我调节中,异体字的兴废、分化是一种持续现象。随着文字的不断演进发展,“迹”字的异体字很多,上面主要列举了四种,其实远非这四种,这里略述。那么到了现今“迹”字只保留一个被大家所认可的通用字“迹”。但是对于学习文字学的同学来说,有必要了解“迹”字与其异体字的转换、演变关系,上文已予以简述。
《汉语大字典》中收录“迹”的词条为:脚印,行迹、行踪,业绩、事迹,痕迹,形迹,效法、遵循,追踪、寻迹,考核、推究,正道和理等。从词条中可以发现既保留了“迹”的本义又增加了其引申义。“迹”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发展到简体楷书,在漫长的汉字演变过程中又出现了跡、、、蹟等异体字,并且从本义衍生出较多的引申义,直到今天“迹”字的使用仍较为普遍。
参考文献:
[1]董莲池.新金文编(上)[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2]陈英杰.文字与文献研究丛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3—135.
[3]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9—158.
[4]张书岩.异体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1.
[5]陈英杰.文字与文献研究丛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9—140.
[6]陈炜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20—21.
[7]王玉新.汉字部首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7.
(朱义霞 重庆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