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档盘点 清《光绪浦江县志稿》简介
2016-05-16
浦江修志发轫于南宋,明嘉靖五年(1526)知县毛凤韶纂修的《浦江志略》,为浦江正式刊行的第一部县志,而《光绪浦江县志稿》则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最后一部县志。《光绪浦江县志稿》(简称《光绪志》)所记内容广泛,资料丰富,赓续接承,经世致用,地方特色鲜明,被称为此前历代浦江县志的“集大成者”,对研究浦江历史发展,了解浦江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
清代《光绪浦江县志稿》原名《浦江县志》,由知县善广修,邑人张景青等纂。光绪二十年(1894)始修,二十五年刻成,未付印而版片散失。光绪三十一年,由邑人金国锡据原版续增补缀,刊成《浦江县志》,书末附《咸同殉难录》2卷,每部线装14册。民国5年(1916),知事张鼎治又将邑人黄志璠之补辑本,交由金华益生成记(印刷所)铅字排印,更名《光绪浦江县志稿》。设十五卷,首一卷。每部线装16册,约100万字。
《光绪志》的体例非常完善,仿自正史的“纪传体”,篇目视野颇宽,内容丰富。按照“横排门类,以类系事”的原则,全志分为16卷。篇目设卷首1卷,其后15卷分属舆地、建置、人物、食货、典礼、艺文和杂志等7门。分属卷下共列54章,其下又根据具体情况列出“目”或“子目”。具体为:卷一、卷二和卷三为舆地志,分设星野、疆域、山川等。卷四和卷五为建置志,分别设城池、公署、学校等。卷六至卷十为人物志,分别设荐辟、科第、诸贡等。卷十一和卷十二为食货志,分设田土、户口、赋税等。卷十三典礼志,设坛壝、乡饮、礼乐。卷十四艺文志,设书目、金石。卷十五杂志,设祥异、拾遗、寺观、仙释,附咸同殉难录。最后是后跋。
《光绪志》以志为主体,兼容纪、传、录、表、图等,表现手法十分丰富。以“图”为例,《光绪志·卷首》中便有图22幅,分别为山川图、都鄙图、县城图和浦阳十景图。其中,山川总图相当于浦江县地形图,形状犹如一枚树叶。三条山脉斜亘域中,三条江水及其支流宛若叶脉舒展其间,两岸分别注有重要村庄、山岭、溪流以至大路、寺庙名称;另外三幅是总图的“分图”,所注地名更多更细。这些采用比例尺方法绘制而成的地图,画出山岭、水流形状,大路用“||||||”表示,县城则围以“城墙”示意。与现代地图相比,这种“亦画亦图”的形式更为形象。最令人叹服的还在于它们的准确性,它们对研究古时浦江山脉走向、河流流向等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
记载内容广泛,资料丰富翔实,是《光绪志》的特点之一。“自然”篇,记载山岭等333处,江溪等73处,塘堰等54处,合计459处,这不仅是明嘉靖《浦江志略》所记88处的数倍,而且各条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将县内主要地理实体尽纳其中,成为研究浦江地形、地貌及水利情况不可或缺的资料。从记载内容的变化看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也不断进步。“赋税”篇中有关宋元明夏税数额的记载已经比较详细,其中明正德十五年(1520)“册定里甲之征”,分额办银7项、坐办银3项和杂办银16项。“册定均徭之征”银差84役,力差191役,还有“随粮带征”7项。到了清代,其记载范围更广,数据更加详细。如,记载康熙四年(1665)官民田地山塘面积及征银数额(其中民田数额分记至乡),有田地、山塘、人丁等项共征银及实征银、起运银数额,盐课、漕运经费以及府县存留银(分项很细,类似现在机关行政事业费的“人头费”),还有各项专业税(当税、牙税、靛税、契税、牛税、杂税)标准等。这些都是研究当时经济、社会与民生的可靠资料。
注重考据,力排旧说,记述真情实况,是《光绪志》的另一特点。浦阳江发源于浦江,是浦江县内第一大河。旧志多认为其发源地在县西之深袅山,“浦阳十景”之一亦称“深袅江源”,后一直沿用。《光绪志》力排旧说,阐明“浦阳江源出井坑岭”,而“深袅溪为江之旁源,井坑岭水实为正源,路亦长十余里,旧志不足据”,“旧载发源深袅溪,因吴莱(著名文人)著书于此山中,地以人传耳。”在“岩坑”条中,又称“县西四十里高唐(今高塘)岭东。岩坑有二水:南流为浦阳江发源处,北流即湖源(壶源江)所自始。”1984年浦江县第二次土壤普查认定,天灵岩为浦阳、壶源两江的分水岭。天灵岩在高塘村东,就是上述岩坑高塘岭之最高峰。自此下流2公里纳井坑岭水。所以说,《光绪志》的辩证非常符合实际情况。正因如此,其作为史料的研究价值便格外重要。
值得一提的还有《光绪志》的人物传。人物传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修志中内容最活跃生动,文字最见功力的环节,也是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卷章。《光绪志》编纂者对篇目设置倾注了很多精力,全志15卷中,人物志占5卷,共记4574人(次),合35.2万字,占全志100万字的35%。如果加上书末附录的《咸同殉难录》所记1371人、2.6万字,再加上小传中附载的诗文1.5万字,那么其所占文字比例可达40%以上。人物志共立传人物1443人,从汉朝开始到清朝,一县重要人物都被收录其中。人物又各有小传,篇幅虽各有长短,但内容质实,言简意赅。更加难得的是,它能从历史高度客观地记载人物,力避朝代、地域、民族、宗族及个人好恶的影响,如实秉公地记述人物。如“忠烈”章列有明将金日观传,记崇祯三年他死守马兰峪,清兵两千骑强攻不下。十年,清兵攻朝鲜,又驰救驻师皮岛,清兵水陆夹攻,他率军与之相持七昼夜,力不支阵殁。如此不避前朝之嫌,仍予列传,在当时可以说是很不容易的。
三
为更好地挖掘和开发利用好《光绪志》,浦江县档案局做了大量工作,对现存相关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积极推进相关编研工作,把“死”档案盘“活”,进一步服务社会大众。2013年,县档案局通过中华书局出版了由省地方志学会理事、原浦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保华先生标点校注的《明清浦江县志两种》。这两种县志分别是明代的嘉靖《浦江志略》和清代的《光绪浦江县志稿》。标点校注本着保存古志、方便利用和服务当代的宗旨,力求通俗易懂,使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也能读得懂、用得着。志书所载的山岭、河流、水利、桥梁、名胜等,在注释中酌情增加了一些新近的信息,拉近了两种古志与当今社会的联系。两志原文约110万字,新撰校注7429条(其中勘误补正1507条)约49万字,附录等约11万字,全书约170万字。接下来,县档案局计划对其进行数字化扫描,建立特色县志数据库,加强档案资源共享,弘扬优秀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