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运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2016-05-16

关键词:氨氯地平收缩压有效率

赵 平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

观察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运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赵 平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运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利用尼群地平治疗,观察组选择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为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结果分别为(143.6±11.8)mmHg、(73.2±11.2)mmHg,对照组为(157.5±10.1)mmHg、(87.6±13.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为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尼群地平相比较,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更为明显,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高血压;氨氯地平;尼群地平;治疗

高血压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存在地域特征,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使得心脑血管病出现的可能性明显增高。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出现,临床治疗高血压主要选择药物,有效降压,缓解患者不适,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的主要目的[1]。本研究主要比较高血压治疗中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应用的不同效果,下文为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6.2±4.2)岁;病程3~17年,平均病程(8.9±2.7)年。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6.5±4.1)岁;病程4~18年,平均病程(9.2±2.9)年。全部患者均排除伴有肝肾功能障碍、肿瘤、糖尿病等其他疾病;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选择尼群地平(国药准字:H44023983;规格:10 mg×100片;广东华南药业生产)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次服用1片尼群地平片,1次/d,持续一个星期之后,如果患者血压没有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将剂量增加到每次服用2片尼群地平片,2次/d,一个疗程为一个月,持续治疗一个月。

观察组本组患者选择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20113415;规格:5 mg×7 片;北京京丰制药生产)治疗,初始剂量为根据患者血压情况每次服用1~2片氨氯地平片,1次/d,高龄患者相应降低剂量,初始剂量治疗持续1~2个星期之后进行相应调整,一个疗程为一个月,持续治疗一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期间血压控制情况,在一个月治疗期间,每天对患者进行一次血压测量,将正常血压范围作为标准判断患者血压是都得到有效控制,当天血压正常标准为收缩压≤80 mmHg、舒张压≤120 mmHg。按照患者一个月内血压正常天数评定治疗效果。良好控制:患者治疗期间血压正常天数>25天;部分控制,患者治疗期间血压正常天数超过15~25天,控制较差:患者治疗期间血压正常天数<15天。血压控制率=血压良好控制率+血压部分控制率。

比较两组治疗中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包括收缩压以及舒张压。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压控制效果

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70.73%,两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中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n(%)]

2.2 血压情况

两组治疗前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结果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结果均有降低,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mmHg)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mmHg)

分组n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1179.5±11.4 143.6±11.897.8±11.473.2±11.2对照组41178.9±12.3 157.5±10.196.3±11.487.6±13.1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包括1例头痛,1例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8例,包括4例头痛,2例心悸,2例足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1%,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是舒张压和收缩压在静息状态下出现升高的疾病,患者很容易同时出现糖代谢紊乱以及脂肪代谢紊乱,不同程度上改变机体各个器官以及功能[2]。当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很多,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状况[3]。氨氯地平属于新一代二氢吡啶类长效钙拮抗剂,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每天只需要服药1次,就能使患者在24 h之内保持稳定的血压水平,容易保证患者用药依从度。通过降低治疗期间血压水平的波动,有助于降低其他不良反应出现的可能性,效果明显[4-5]。尼群地平是第二代钙离子拮抗剂,与氨氯地平相比,药代动力学特性较差,在治疗期间,仍会出现血压不稳定情况,无法保证稳定疗效[6]。

本研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分别利用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可知,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有效率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结果分别为(143.6±11.8)mmHg、(73.2±11.2)mmHg,均低于对照组(157.5±10.1)mmHg、(87.6±13.1)mmHg(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要优于尼群地平,能够更有效实现血压的良好控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1] 葛延峰.用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综合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7):226-228.

[2] 陈学军.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并高血压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0):1545-1547.

[3] 贾晓娜.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探讨[J].医学信息,2014,27(36):404-404.

[4] 林秀文,华立钦.坎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8):62-63.

[5] 王 丽.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0):137-138.

[6] 席 艳.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比较[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0):1251-125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541.1

B

ISSN.2095-6681.2016.30.070.02

猜你喜欢

氨氯地平收缩压有效率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很有效率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血压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