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血康胶囊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2016-05-16饶和平
饶和平
(重庆市秀山县中医院,重庆 409900)
脉血康胶囊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饶和平
(重庆市秀山县中医院,重庆 409900)
目的 探讨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0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评估两组治疗方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心电图ST段、心绞痛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脉血康胶囊能够显著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脉血康胶囊;心绞痛;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心血管疾病,>40岁的中老年多发,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内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状动脉血流急剧下降,出现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心肌缺血的主要表现就包括心绞痛。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选取符合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具有抗凝血酶活性的中成药脉血康胶囊(肠溶剂型),具体治疗方案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0月门诊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心电图均有ST段压低>0.1 mv(1 mm),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41~76岁,平均61.8岁;对照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43~79岁,平均60.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依据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关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制定的标准[1]。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扩血管、抗凝及改善心脏供血等方法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外,加用脉血康胶囊(重庆多普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粒/次,3次/d,疗程为4周。观察心绞痛的改善及心电图的变化情况。
1.4 分级判定标准
参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的标准进行心绞痛分级的标准制定: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会出现心绞痛症状;Ⅱ级:一般体力活动因心绞痛出现轻度受限情况;Ⅲ:一般体力活动因心绞痛出现明显受限制情况;Ⅳ:无法从事任何体力活动,静息时发生心绞痛症状极大。经过治疗后分级程度产生2级或2级以上的减少显效,1级的情况改善为有效,无级数改变判定为无效,级数增加为病情加重。
1.5 疗效判定标准
以《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药政局制定)为评定标准[2]: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评定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评定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少于50%评定为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增加,硝酸甘油用量增加评定为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冠心病心绞痛分级改善程度
对照组有效15例,显效22例,无效10例,加重3例,总有效率74.0%;治疗组有效6例,显效36例,无效8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84.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冠心病心绞痛分级改善程度
2.2 心绞痛治疗后症状程度
对照组有效14例,显效24例,无效10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76.0%;治疗组有效6例,显效37例,无效7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86.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心绞痛治疗后症状程度
3 结 论
心肌会在心肌缺氧的情况下产生不正常的代谢产物或集聚过多的代谢产物,从而刺激心脏,引起疼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腔阻塞,心肌缺氧缺血,因此出现心绞痛临床症状。大量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与血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有直接关系。祖国医学认为:因正气亏虚,寒凝痰浊,气滞血瘀等引起血脉不充,血流涩滞,心脉痹阻而发病。
脉血康胶囊由水蛭组成,有破血逐瘀、通经消癥瘕功效。现代药理学证实:水蛭在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对组织缺血、缺氧具有保护作用;水蛭素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具有抑制心肌缺血的治疗功效,水蛭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胶原纤维增生,胆固醇结晶减少,防止冠状动脉硬化[3]。水蛭体内所含的水蛭素,可与游离的凝血酶结合,也可中和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和延伸[4]。
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规治疗与加用脉血康胶囊治疗,两组疗效对比,显示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可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9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汇编[M].1993,64.
[3] 张志忠.水蛭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7(13):247.
[4] 魏 娇,张大生.水蛭的药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7(03):77.
本文编辑:刘欣悦
R541.4
B
ISSN.2095-6681.2016.3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