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前准备探微
2016-05-14祁婧
祁婧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前准备;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101—01
所谓课前准备,指的是为上数学课所做的一切准备。准备既包括了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了学习用品的准备、课前行为的准备等等多个方面。在这些准备中,知识准备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知识准备指的是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温习,并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学习用品的准备指的是准备好上数学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品和工具。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课前准备谈些自己的体会。
一、课前准备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小学生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学习用品等方面,都能够为课堂学习增强信心。小学生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不仅仅能够大概地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通过预习这些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而课前准备学习用品能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在课堂教学时,课前准备比较好的学生更容易在课堂中积极发言,得到教师的表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也充满了自信心。
(二)促进整个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
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大概进行了解,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在进行课堂预习时,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课堂知识哪些简单,哪些难。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学生课前准备为课堂教学带来的方便,使整个课堂教学气氛融洽、活跃。教师讲得生动,学生回答得及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容易,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调控也更加娴熟。
二、如何进行数学课前准备
(一)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良好的预习习惯极其重要。课前预习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新课的内容及总体结构,并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疑问,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有效理解,因为学生明白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听讲,从而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比如,在进行概念性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式的预习单让学生预习。如,教师在讲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进行如下设计:1.学一学:(自学书本相关章节)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 加法结合律( )。2.试一试: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3.想一想:加法两个运算律有什么用? 当进行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面积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这节课的特点,让学生剪下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将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实践证明:这些良好的预习内容可以使预习效果实现最佳化。
(二)让学生树立课前准备的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培养他们课前准备的意识。学生在进行数学课堂学习之前,常常会发现自己的学习工具没带或者自己的课本没带,这些学习工具没带会影响整个课堂学习的效果。小学生本身模仿性强,可塑性较大,但自我控制和自我规范意识较差。因此,教师要树立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前准备意识,要通过表扬课前准备表现好的学生,来让其他学生模仿,激发学生学习榜样、争当榜样的热情。
(三)教师要持之以恒地监督和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身的学习意识和约束意识相对较差。教师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监督和提醒学生尤为重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预习内容的布置,保证学生能够有范围地进行预习。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课前需要准备的学习工具,如笔、尺子、作业本等进行检查,遇到准备不是特别充分的学生要进行提醒,使学生能够保证课前准备活动很好地开展。教师的监督和提醒对于学生而言,既是一种督促,又是一种鞭策。而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延续。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