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6-05-14包绪红
包绪红
【关键词】 初中英语;情感教育;重要性;因素;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4—0057—01
所谓情感教学即是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创设给学生以情感体验,产生学习动机和需要,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需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实现教学目标并增强教学效果。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目标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兴趣,锻炼学习意志,培养合作精神。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 通过情感教育,有助于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情感教育可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2. 通过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学习意志和高尚的情操。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有畏难情绪并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环境、情绪、家庭、社会、知识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和坚韧不拔的情感,在教学上可以通过科学家的范例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知难而进、立志成才,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对时代应负的责任。
3. 通过情感教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是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情景,使其产生探究的兴趣,并由情感上的需要上升到审思过程的自觉行为,把学生吸引到积极探索中去,这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创造性的想象力得到充分激发,而且能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的乐趣。
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1. 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题,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必要的。英语学科的课程内容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时代性和思想性,多数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且视野开阔,信息量大,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其他国家的理解,而且会加深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体验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我们可将教材内容具体化,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教材中的显形或隐性情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教师的情感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交流者和管理者,并起主导作用。当教师以生动的语言,真切的情感讲话时,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精力,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朗诵会、竞赛、教唱英语歌曲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促进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3. 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教学的对象,是处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尚未成熟的个体,其情感本身多变化性、波动性。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不能歧视后进生,批评他们要讲究方法,注意场合。而另一方面,初中生的思维还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时会对教学中的现象和教师的解释提出异议,进行争论,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和引导。
三、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要激发情感,导入新课时要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热情。教师可利用大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已有的背景知识,使学生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该单元的中心话题。利用练习中的设问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带着问题,以探索者的姿态投入该单元的学习,去获取新的信息,掌握新的知识,并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维持、巩固和发展在导入新课阶段激发出来的情感。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让学生在对问题感兴趣的同时发现问题,进而激发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产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要善于捕捉时机,激起学生更高层次的求知需求,使他们在课后能自觉地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收集资料,讨论问题,将知识用之于课外。使课堂得到延伸,也取得了“课虽终,需犹在”的效果。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