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一轮振兴东北的重要机遇
2016-05-14
新的一年,吉林省将牢牢抓住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机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着力推动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着力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打好服务业发展攻坚战
一是明确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打造服务业全产业链。重点发展金融、信息、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服务贸易等服务业领域。推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互联网+”在服务业各领域的应用。推动服务业向集群、特色、高端发展。
二是推动重大项目。重点推进长春影视文化街区、抚松漫江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珲春浦项现代国际物流园等50个10亿元以上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滚动实施长春东北亚艺术中心等3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区内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服务业定期调度制度和大项目巡检制度,落实责任分工,推动项目进展。
三是出台重大政策。进一步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围绕用水、用电、用地等服务业生产要素研究出台支持政策,逐步消除对服务业生产要素价格的歧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增加省级服务业专项资金和省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服务业子基金的规模,加大对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等税收支持力度。完善政府采购办法,扩大政府购买服務的规模和领域。继续推进企业非主营业务剥离,支持长春净月开发区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四是强化发展保障。吉林正在研究成立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服务业引导基金,建立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制定服务业发展攻坚绩效考核办法,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现新兴产业发展“无中生有”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围绕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两大创新基地建设,支持重大技术创新,推动院地对接与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熟化和转化。推进建设200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支持科技成果中间试验和应用技术开发,加快构建开放共享网络。加快基因检测应用示范中心、高性能医学影像中心建设,推进开展试点示范。
二是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制定产业创新和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三年滚动行动计划,围绕实施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振兴工程和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优势产业发展工程,启动实施一汽大众DY经济型轿车项目,推进中粮聚乳酸(PLA)、四平专用车基地、吉林锐意美数字化X射线机(DR)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长春大成老厂区搬迁改造、省酒精集团兼并重组进展。
三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9大行动计划、20项创新发展工程,推动卫星、智能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基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发展特色资源产业,继续实施人参振兴工程,全面落实长白山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重点推进人参基因图谱、千万吨矿泉水等项目建设。推动发展生物质重大工程,加快禁塑立法进程,扩大在日用塑料、包装材料、工程塑料和纤维制品等领域的应用。
四是完善鼓励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突破力度,强化人才激励措施,努力营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环境。落实新兴产业“双创”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双创”、“互联网+”的乘数效应,重点扶持一批创业孵化、创业辅导、公共服务等创业服务平台。
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从多层面综合发力。在政府端,要注重在简政放权、监管服务、扶持政策、平台打造等方面多下功夫,着力优化制度供给;在企业端,要加强产品和服务供给,注重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力度,优化内部管理,为社会提供高品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端,加强要素供给,优化金融资本、技术、人口、土地等要素资源配置,加强要素供给价格调解,增强要素供给的便利性、流动性;在社会端,要注重加强交通、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社会环境,确保供给渠道畅通无阻。
二是从优势和短板首先发力。一方面,要发挥吉林省比较优势引领供给侧改革,在绿色生态农业以及医药、装备、旅游、建筑业等新支柱产业上做足文章,进一步释放行业活力。另一方面,要从短板入手,积极扩大有效需求,释放内需潜力,以提高需求侧引领供给侧改革。
三是从突出重点任务集中发力。围绕中央提出的“三去一降”五大任务,着力在国企改革、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工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等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围绕打赢国企改革、服务业和扶贫三大攻坚战,推进供给侧改革。
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东中西三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抓好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的内联外通、生态恢复保育、绿色产业、沿边开放、大旅游等五大先导工程建设,重点谋划医药、矿泉水、人参、林蛙、矿产和旅游等特色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支柱产业。编制完成《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规划实施方案》,搞好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汽车、农产品加工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化工、装备制造、医药等千亿级优势产业和百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基地。继续滚动实施西部生态经济区的50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着力推进以“一融双新”工程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方面。全面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意见,拓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通道,促进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实施农民工社会保险全覆盖行动计划,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开展农民工市民化培训。在培育新生中小城市方面。加快东部图们江区域组团、东南部通白城镇组团、西部白城城镇组团三个城镇组团发展,大力推进公主岭、梅河口等重要节点城市提质、扩容、升级,全面总结推广22个省级示范城镇建设经验;深化18个重点城镇扩权试点,提升其统筹协调、自主决策、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在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加快长春都市区和吉林都市区建设。全力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高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水平。总结白城市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经验,在全省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和成片开发区进行推广。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推进敦化、临江、镇赉等省级生态城镇化试点,探索具有吉林特色的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方式。继续抓好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
着力推进对外开放
一是在开放格局上,全力实施长吉图战略向东开放和对接环渤海向南开放双翼共进。一方面,进一步推进长吉腹地、延龙图前沿和珲春窗口联动发展,完善图们江区域开放条件,赋予珲春更加灵活的开放政策,将其打造成为吉林省面向东北亚开放的窗口城市。另一方面,对接环渤海向南开放,打造通化内陆港区,构建白通丹经济带,促进与丹东、大连等港口实现通关一体化。推动四平、辽源向南开放合作,逐步延伸与辽宁沿海经济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加快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二是在通道畅通上,全力实施“两大工程”,构建“两大通道”。实施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工程,构建沿边开放国际大通道。重点推进“借港出海”,合作建设俄罗斯扎鲁比诺万能海港,综合利用开发朝鲜罗津、清津等港口,开辟连接欧美的北冰洋航线,稳定运营连接日韩的国际陆海联运航线,进一步拓展连接我国东南沿海的内贸外运航线。实施中蒙俄经济走廊畅通工程,构建中蒙欧国际大通道。重点推进中国阿尔山至蒙古霍特铁路建设,实现长满欧国际货运专列常态化运营和双向对开,开拓入蒙达欧的陆路通道。
三是在平台建设上,全力抓好“四区”。主要是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中新吉林食品区、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延吉(长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同时,借鉴国内自贸区经验,探索建立吉林自由贸易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