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史记选读》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6-05-14唐浩岭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古典文化的载体,它文字精炼、文风朴质,内涵博大精深。然而,由于对古代汉语知识了解不深,许多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另外,由于高考对文言文的考察侧重于字、词、句,部分教师就把文言文的教学压缩到“字字落实,句句翻译”上,这就使得原本就不易理解的文言文变得愈发枯燥起来。
《史记选读》这本教材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文化论著系列的选修课本,精选了《史记》中的许多优秀篇章。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其次应该弄清选修教材的核心目标,那就是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精品思想与艺术魅力的感悟,同时提升学生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
那么,《史记选读》的教学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如何才能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阅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学生的文言语感也有一定的帮助。因为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对文言文实词虚词、谋篇布局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此外,“文以气为主”,诵读也可以感受古典文本的音律节奏,感悟其内涵美。再者,汉语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有些句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若一味翻译,反而丧失了句子的魅力。
当然,阅读文章也应该有一定的层次,在注重整体阅读的前提下,更应该选择文章中的精华片段细细品读,如《高祖本纪》中对高祖刘邦称帝后回乡那一段就应该带着学生反复诵读,从“大风起兮云飞扬”中体会高祖的霸气与豪迈;《屈原列传》中描写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畔与渔父的一段经典对话也应该让学生细细去品味,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信在教师带领与指导下的阅读会给文言文课堂增加一点诗意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二、精思品鉴,重视积累
文言文中蕴含着很多重要文言现象如成语、典故等,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如:《廉蔺列传》中的“完璧归赵”,《管仲列传》中的“管鲍之交”等等。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内涵都蕴含在这些文章中,学生通过积累不仅掌握了文言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当然,积累文言知识仅仅是学习目标之一,思考和鉴赏文言文中蕴含的人文意义更应该是重中之重。部分教师基于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对文言文的处理很功利化,将文章中的文言知识罗列下来,让学生记住,再逐句翻译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这样做会扼杀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比如在学习《刺客列传》中荆轲与秦王在大殿搏斗的场面时,如果仅仅停留在翻译的层面上,如何能品味出当时紧张的气氛呢?再如《高祖本纪》中的“鸿门宴”一段,那种剑拔弩张的场景也难由几个实词虚词、单纯的翻译句子能体现出来。再比如《管仲列传》中司马迁对管仲的点评:“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司马迁引用孔子的评价用意何在?司马迁借孔子之言为己意,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然而学生的阅历尚浅,对历史人物的认识缺少理性的思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立足历史进行客观评价。
精思品鉴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文本的赏析能力,也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对于形成学生理性客观的思辨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三、适度放手,有效拓展
《史记选读》作为一套选修教材,它要求在关注课程基础性的前提下,侧重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可大包大揽,应该适度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借助如《古代汉语字典》之类的工具书来预习文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当场讨论研究。这种学生自学,教师辅助的模式,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自学的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
当然,适度放手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史记选读》毕竟是文言文,很多文章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鼓励学生自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相应的拓展。例如选文的第一篇《太史公自序》与必修教材中的《报任安书》有一定的联系,且相比而言《报任安书》中司马迁用词恳切,情感更外露一些,而《太史公自序》中用词严谨,对自己惨遭宫刑的前因后果也没有详细描述。教师完全可以将两篇文章合二为一,进而补充“李陵之祸”等相关历史背景,这也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司马迁,了解他呕心沥血创作《史记》的经过。
总体看来,在《史记选读》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既要遵循必修教材对于学生阅读以及积累能力的训练,也不能忽视其作为“选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更加主动一些,适度放手,有效拓展,才能让《史记》这样经典的传世佳作发挥更大的教育和审美效应。
唐浩岭,教师,现居江苏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