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心理弹性的价值与提升
2016-05-14陈红艳
陈红艳
摘 要:心理弹性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本文针对大学生面临的挫折和压力,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心理弹性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价值,进一步提出提升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具体策略,为大学生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的提高提供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弹性;危险性因素;保护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4-0105-02
目前,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表示在学校应对压力感到困难,来自生活变动、学业竞争、人际交往、考级考研和就业等压力,使得他们出现挫折感。然而,面对同样的压力,不同的大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反应,心理弹性较高者多采取积极应对,寻求支持和帮助,有效解决问题;心理弹性水平低者,选择退避、自责、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有的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等。
一、心理弹性的含义
1.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1]。近几年,个人在困境之下表现出的心理弹性,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挫折心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这类研究动摇了研究界长期坚信困境对人的发展仅有负面作用的传统认识[2]。心理弹性研究促使人们从积极的角度,重新审视困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并以多元的视角看待困境和挫折中人的发展。研究者把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跨情境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许多学者倾向于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3]。
2.心理弹性的危险性因素
危险性因素是那些增加不良适应结果出现的可能的生物、环境、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各种因素[4]。个体发展中的危险性因素,一方面来自遗传,主要包括气质类型、神经质人格、冲动性人格、低智商等因素;另一方面来自于环境,主要有父母不佳的教育方式、虐待孩子、反社会性父母、破裂的家庭、低教育成绩、同伴关系、社会经济水平、学校和社区等因素。研究者对处于不利情景下个体的研究,发现有些个体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各种不良发展结果,他们危机四伏,但适应正常,发展良好,甚至从压力和逆境中成长,之后研究者开始关注适应良好个体的保护性因素。
3.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
保护性因素是那些能够提升个体能力、促进个体成功适应的人格、社会和体质等各种资源[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因素可以降低不良适应出现的可能性,这些因素与积极结果相联系。保护性因素在个体危险经历中起着缓冲危险性因素的作用,间接地缓解压力,调节压力和消极结果。保护性因素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个体方面、家庭方面和社会环境方面。自尊、内部控制源、良好人格和积极心态等属于个体方面的因素;家庭凝聚力、良好亲子关系、家庭氛围融洽等是家庭方面的保护性因素;社会环境方面的保护性因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安全的学校氛围、良好的社会环境等。保护性因素对个体的成功非常重要,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技能和态度,如问题解决、人际交往、自我效能、自信、乐观等,都有助于解决个人面临的困境和压力。
二、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其心理发展的关系
1.自尊
自尊是自我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大学生时期是自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关研究发现自尊和心理弹性关系密切,那些经历高危或重大困境后仍发展良好的个体,比不能正常发展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自尊。换言之,高心理弹性者会出现较高的自尊。高心理弹性个体拥有较多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对自尊具有正向影响[6]。因此,心理弹性对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促进作用。
2.内部控制源
心理控制源是个体对日常生活中发生事件的信念,它包括内控和外控[7]。内控者认为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是由自己的能力、努力等决定的,而外控者则认为运气、机遇等控制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心理弹性个体更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这种内部控制源使他们保持了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内控者比外控者表现得更加冷静,倾向于使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行为,相信自己提高努力有能力应对问题。
3.应对方式
不同的应对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主动型应对一般与积极适应相关联,而回避型应对一般与适应不良相联系。有研究发现任务定向的应对风格对良好的适应结果有积极作用,而情绪定向的应对方式对其结果有消极影响[8]。心理弹性个体面临困境和压力时,倾向于任务定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更积极的态度,压力和困境对其产生的干扰作用也更小。
4.人格
心理弹性与人格因素关系密切。有研究发现,人格中的神经质和外向性对心理弹性有一定的预测力[9]。情绪越稳定,性格较外向,心理弹性水平较高。另外,人格中的责任心对心理弹性也有重要影响,责任心强的个体,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困境和压力中的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弹性。
三、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提升
1.提供良好的校园社会心理支持
高校心理环境的良性和健康发展,能够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谐的校园社会心理环境也是学校学生的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当大学生面临压力或困境时,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能够起到很好的帮助和支持作用。从已有的研究我们发现,良好的社會支持对心理健康有较好的促进意义,社会支持能够很好地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增强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因此,从高校和社会角度来看,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应该强调平等、尊重、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校园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中,师生关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师生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一种延伸,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地营造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师长就如同大学生的父母一般,当学生面临困境或压力等消极事件时,师长能够第一时间给予支持、帮助和指引。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师长的阅历、学识是学生前行的依托,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学生应对困境的重要支持。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能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学者研究发现,人际失调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10]。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其自身发展和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在人际交往中就显得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因此,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在大学生发展中尤为重要。通过建构良好的大学生交流通道,积极引导大学生有效使用各种交流通道,借助相关活动,确保交流通道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校园和谐文化的形成。
此外,建立优质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校园文化对校园中各种人际互动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优质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校个体或团体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和人际关系。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氛围的象征,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成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优质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还具有一定的导向意义,它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有所促进,特别是通过间接的形式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提高了大学生面对困境的勇气和信心。
2.有针对性地提升心理弹性水平
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需要制度上的保障和方法上的干预[11]。对于大学生心理弹性总体水平的提高,需要社会和学校从制度和措施上完善和保证,需要学校的支持策略。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促进政策的落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所以,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过程中,高校健康优质的文化特征和有效的制度政策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在家庭类型、家庭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和特征[12]。那么,对来自不同家庭和背景的学生,应该考虑到其家庭状态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其心理弹性,注重个体之间的不同。通过针对性的活动和训练,强化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有针对性地培育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其效果才会显著。
人人都有差异,并不是每个人面临困境或压力都能顺利脱困,有些人处理困境的能力高于一般人,这些人我们将其称为高心理弹性个体,对该群体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人身上有很多品质可以借鉴。如社会支持系统良好,通过与家人、同学和朋友之间建立融洽和睦的关系,能促进个人在困境中找到帮助,进而摆脱困境看到希望。再如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他们产生对外界事物的积极认知,能够促使其产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拥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这些对于强化和提升心理弹性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即使处于困境的边缘,也能够通过社会支持和自身能力,摆脱对事件的消极看法,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8):902-912.
[2]杨欣,张文.心理韧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J].教育科学研究,2010(8):65-67.
[3]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J].心理发展和教育,2011(6):607-618.
[4]王玉花.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教育学术学刊,2010(10):6-7+16.
[5]席居哲,左志宏.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J].心理科学进展,2012(9):1426-1447.
[6]崔丽霞,殷乐,雷雳.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3):308-313
[7]高学德.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内疚感和羞耻感对反事实思维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159-165
[8]陶沙.乐观、悲观倾向与抑郁的关系及压力、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6(6):886-891
[9]王燕秋,张佳佳等.大學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7):684-687.
[10]刘艳,谷传华.人际敏感:从社会认知到心理危险因素[J].心理科学研究,2015(3):489-495.
[11]张信勇.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5(9):59-64.
[12]曹科岩.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7):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