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师源性问题及其策略
2016-05-14吴仪
吴仪
摘 要: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在不断地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然而由于很多的文件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只是在方向上给予指导,教师又没有教材可以参考等原因,造成很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发挥应有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其中师源性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本文对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师源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措施,旨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 师源性问题 策略 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56-01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宏观的理论指导下,处于没有教材和教学经验的情况下,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活动主题的选择和组织实施,学生通过运用自己直接的经验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将自己所学与社会实践构建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中存在的师源性问题影响着学生实际经验的获取,不利于学生社会探索求知欲望的培养。本文对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源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意在为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良好效果提供借鉴。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源性问题
1.1教师代替学生进行活动课程题目的选择
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选择时,由于考虑到让学生选题时间长,意见不统一费时费力,索性教师就代替学生进行题目的选择和确定。学生完全是由教师来掌控,对于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学生没有发言权,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际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在课程参与中创新性思维的激发。同时由于教师的经验和水平远高于学生,因此在活动主题的选择中有的或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与学生的自身发展不相符,降低了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成效。
1.2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没有发挥自主性的空间
教师在执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讲学生的活动都进行了规定,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以自己的教为主导,没有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思维创造能力的机会,对学生要求过多。而且教师对于不同的年级在活动课程的组织上没有做到明确的划分,教育目标不明确,影响了实际活动课程的效果。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就感,但这些大多数没有机会得到施展的空间。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流于形式的危险
综合实践课开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综合分析知识和探索的能力,然而教师在组织课程的过程中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本来可以在户外进行的课程却被教师固定在教室中开展,甚至学生在实践课程中都没有进行实际动手参与的机会,失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意义。剥夺了学生主体性的权力,教师从头讲到尾,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戕害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的,使得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流于形式的危险。
2 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师源性问题的策略
2.1选题注意生活化,并将选题权还给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选择要遵循生活化的原则,教师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主题进行活动的组织开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主题的选择,将实践活动课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教师可以预先拟定几个主题,征询学生的意见,并对开展的组织过程进行讨论,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发言,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地位。然后教师再对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准备,为实现良好的效果打基础。
2.2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解,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意识,增强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通过学生执行活动过程掌握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社会经验,并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通过划分合作小组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社会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还习得社会交际的经验,利于学生自身全方面的发展。
2.3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使活动科学规范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注意学生主体性原则,给予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主要通过作品的展示、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执行成果的展示等方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科学化。目前很多的课程都是教师自己完全设计出来的,学校要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方向,如在七年级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自然和自身的认识,主要是形式是看看、听听、说说并跟着做;在八年级的时候就要更深一个层次,对自然和社会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并在活动中主动表达出来,其形式通常是调查和考察,操作和试验;在九年级的时候注重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侧重理性和综合性,主要是校本课题的研究。通过这样的引领,让综合实践课系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从而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把初中的综合实践课上好、发挥好、开展好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不同年级的培养目标组织活动,将主题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课的积极性,通过实际的参与获得知识和社会经验,从而使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波.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师源性问题及其策略[J].学周刊,2015,(3):77.
[2]王根苗.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师源性问题及其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2,(1):73-74.
[3]朱恬恬.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9).
[4]袁姿姜.在生活中学习 在实践中进步 在社会中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4(16).
[5]周小青.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构建与实施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