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路径

2016-05-14司亚芹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案例有效性教学方法

摘 要:本文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初步思考:优化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模式、整合的信息技术、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综合的业务素质。

关键词: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39-0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通过师生间教与学的活动,以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

1 优化的教学方法

各种教学方法具有互补的特点,优化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方法必须注意,要因材施教,还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不仅使知识得到传递,还要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如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形式多了,但彼此相互联系,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就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典型教学方法,尤其是必修三的基本内容都是“以……为例,分析……”,每年高考必考,但高考的选材又不来源于课本,这就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果只为案例而教,简单的知识总结、归纳,而缺乏知识到能力的升华,很难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要跳出案例教案例,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材料,对学生进行地理信息获取、整理、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相同或相似案例的一般规律与方法,通过案例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最有效的目的。

2 合理的教学模式

合理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课堂中的师生双方作用,而不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学习状态。教师首先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的权威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指导者。同时,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方面,对学生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创设有助于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自信。如在《地球上的大气》中讲到“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时,把“新疆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日常生活中现象作为导入,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切身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总之,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3 整合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已经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并最终改变师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方式等。”[1]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学的有效性,更多的体现在信息技术整合。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获取、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知识面。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打破时空局限,能够将课堂内容形成最好的、最有效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的实效性。如收看相关电视节目《探索》等,用电子地图(网络或光盘形式)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地理课程是以大量地理信息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把学科知识整合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资源库,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

4 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沃土,有利于实现教学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包容学生,要发现他们的亮点,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教师热爱、关心和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全面地、出色地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教师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要经常跟学生推心置腹地、朋友般地谈心,要客观地、不带偏见地了解学生,看待所发生的每件事。教师不能“居高临下”,摆出教育者的“姿态”,说话总带着一种职业的“命令腔”等。否则,对教师产生憎恨和逆返心理,不利于课堂教学。教师经常利用各种机会深入到学生中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同学,要让学生常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赢得学生的支持和理解,助推课堂有效性。

5 综合的业务素质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用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不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是不可能有效地解答学生的困惑的,也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所以,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目标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外校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随时关注知识的变化发展动态,及时捕捉新信息,创造更宽阔的思维空间,提升自身业务素质,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用系统的知识来解释出现的具体事物并继而指导自己的工作,用自己扎实的知识来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在与学生交流中做个信心十足的参与者,最终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凤娟著.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应用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07.

作者简介:司亚芹(1969-),女,内蒙古赤峰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地理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案例有效性教学方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