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师的几个关注要点
2016-05-14郑慧颖王怀蓉
郑慧颖 王怀蓉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历程中,小学英语教师由关注课堂教学到关注课程发展,再到关注学生自身发展,英语教师在不断更新理念,挑战自己,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学科价值与学生发展之间,英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科能力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
[关键词] 小学英语;关注点;课程改革
2001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全国乡镇以上小学从三年级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在这一大背景引领下,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在原有十多年的英语教学基础上,提出小学外语教育要加快步伐,发挥外语教育在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在这近30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历程中,英语教师关注点在不断地更新变化,由最初的关注课堂教学到关注学生自身发展,层层深入,全人教育。
一、最初关注课堂知识愉悦教学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辽宁沈阳地区刚刚开设英语课时,由于师资问题,大部分学校是从五年级开设英语,每周两节课,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也只能从三年级选取一个实验班开设英语课。用的英语教材是《小学英语》。英语教师没有教参指导,没有教具辅助,全凭自己的能力自制教具,以地区备课为标准,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英语教师关注的是词汇和句型教学。让学生记住单词怎样拼写和发音,并会用重点句型会话交流是关键。实验班的教师会教学生音标符号,字母组合发音,有利于学生快速记忆单词。英语教学实验研究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如“语音教学模式”“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等。那时要求英语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善于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学生实际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来选择,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
英语学科作为新增科目,英语教师局限于课堂本身语言知识的传授,关注的重点是怎样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堂积极参与,渲染课堂愉悦的氛围,课堂要在活泼有趣的气氛下传授知识。
二、逐步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发展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的逐渐普及,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不断的深入发展和改革,小学英语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标志着我国开始新一轮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变革。2001年实施的英语新课程标准,促使英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地背诵和记忆的经历,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英语特色研究,英语特色学校犹如雨后春笋,生机盎然。实验英语教材也飞速发展,本地区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课堂需求,英语教师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始利用网络多媒体收集资料,补充课堂学生所需,力求与国际最新语言和信息接轨。要达到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教师首要关注的是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英语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并能认同新的课程理念,加大力度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语用能力,才有利于英语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从《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一线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课堂上创新和运用各种任务教学法,这也是这个阶段英语教师最关注的英语教学法。
从2001年到2010年,英语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走向关注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取代了 2001年实验稿小学和初中部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执行的正式国家课程文件,它严格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我国,英语教学,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从未像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这样引人瞩目,这样受到教育领导部门、广大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如此深切的关注。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也由课堂到课程,由教师发展到学生发展。
如今最初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仍然存在,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传统的知识体系被理解为“课程”。这种课程观使教师还停留在关注知识世界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生活世界毫不匹配,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学生掌握知识要经过“探究——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观——创新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那么在学校,英语教师就应该深刻地关注到让学生经历这些过程,只有让学生体验到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
四、聚焦关注情感态度评价
随着时间历程,我国经济在发展,教育步伐在跟进,家长教育意识也在不断变化提升,现在大中小城市的小学生都沉浸在教育的最温暖时期。如今英语课堂英语教师更应该关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全人”的发展理念蒸蒸日上。学生家长和社会大众媒体已经把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和学校教育达成共识,毫无疑问地意识到其方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让人痛心的是,处于这种教育优越感全盛时期的部分小学生却越发的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内驱动力。游戏,娱乐和补课占据他们全部的生活。为什么万般的教育呵护和培养却出现这样让人叹息的状况呢?这就是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问题。因为人的发展是自我发展,不是传授和教育直接发生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学生的成长发展靠的是动机,而动机就是发乎于学生的情感、态度,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欲望或内在需要,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取决于学生内动力的转变,在转变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凭个人的爱好、需求和条件,大胆探索个性化学习方式,摸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发掘自己内在的学习潜能和动力,是最终英语教师急切关注和追求的完美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如今不同领域的专家普遍认为,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都将影响其一生。因此,在这个教育理念全盛时期,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评价迫在眉睫。
现在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小学阶段中高年教师,还停留在让学生把握学科知识的认知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态度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国家新课程将原来的学科“双基”目标改成了“三维”目标,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为了让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利用动机提高学习效能。有积极的动机和感情,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花精力认真学习,争取最大效果。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内容有兴趣、很喜欢,就会积极投入、主动学习,达到良好效果。
一直以来,我们也很关注英语学科兴趣的培养,但是通常治标不治本,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心里,一旦进入中高年段需要真正下功夫学习阶段,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低年级的奖励机制和游戏活动不再吸引中高年级学生,有部分学生不会被小小的奖状,花花绿绿的奖品和简单的游戏活动所感动,英语学科的兴趣培养前功尽弃。那么,怎样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就需要我们认识清楚,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最易加以教育、培养和观察评价的是态度。态度是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什么样的情感往往会让学生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同时态度也受价值观的制约,与价值观相悖的教学很难让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因此,值得思考的是从一年到六年,怎样循序渐进,以态度为抓手对学生进行评价。
具体实施初探:
第一步,记录无奖励课堂。每周2~3节课在没有任何奖励和评比活动的课堂上,记录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反馈学生自觉控制自己在课堂上听讲的意识,让学生明白课堂40分钟是安静学习的时间,控制自己不影响老师,不打扰同学,不让自己溜号,那是学生必须做到的,教师分项做出详细评价。
第二步,评价学生参与度。如学生齐读时,老师或学生领读时,全班学生开口情况;试卷书写工整和速度评价;仔细读题,独立完成试卷,不偷看别人,认真完成每一道题的评价;工整修改错题,并寻找错题原因,认真对待程度评价等等。教师要先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改对的试卷。
第三步,三方共同努力。根据态度评价结果,追究到每个人的实际问题时,学校,班级和家长三方都要参与监督指导,三方通力合作,全面教育,针对个体制定个性化改进方案,定期小结,最终让学生改变消极态度为主动,自觉参与学习。
这样的评价和梳理,学生就不会为了仅仅学会学科知识而学习,而是有意识地先提升自己的学习品质,再学会学科知识。要先从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入手,再评价知识的掌握,切不可本末倒置。
那么小学英语学科期末评价怎样改变以知识为主体的试卷考试方式,采取以获取知识的能力或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重要目的的评价方式,是今后英语教师关注评价转型的方向,也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课题。改变英语课堂教师完全受限于教材或课本教学,避免教师每天纠结在教材进度和语法知识教学中,让英语课堂更关注生活,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调查、导航、采访、视听、编导、配音、角色扮演、游戏等。不仅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还给教师提供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的可能。当学生在课堂上探索学习生活中的知识和生活的技能时,让他们深深地体会到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特别有意义,力求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的环境,激发学生让自己成为生活和学习的支配者的强烈愿望,培养生活和学习的能力。让教师不再把目光仅仅放在两极分化和分数上,而是放在学习和生活能力的评价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增设英语实践课,走出校园,到实际生活场景中感受英语,使得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提高和深入,思维认知更加精密和复杂,有效调动学生的英语潜能。
五、重点关注英语学科能力培养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学科学习的能力,英语学科学习的能力是什么?并不是掌握学科学术知识本身的能力,而是强调新情境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应降到最低。这是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目标预设和教学内容设计时需要包含的一点。如学生听的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查找一些能够提高自身技能的练习,并能够每天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引导,并有效地进行个人评价,就是对英语学科的能力评价。
以“绘本漂流”为例,具体实施初探:
第一步,在班级进行“英语绘本漂流”活动,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表现优秀,谁就有机会先得到绘本。学生为了看到自己喜欢的绘本,每节课都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积极表现,最终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第二步,没有得到绘本的学生,教师引导他们去书店或网上寻找更好的他们喜欢的绘本,每天晚上认真阅读,并做好阅读记录。让学生有目的地有效阅读,起初也许是为了每天完成任务而阅读,但是久而久之就会每天养成阅读的习惯,成为晚上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睡前不看会儿绘本书,反而不习惯。
第三步,由于学生在课堂和晚上都能自主学习,努力付出,态度认真,到周末,家长让孩子看半个小时自己喜欢的英语原版动画片或去影院看最新原版电影,作为奖励,鼓励孩子下周继续加油,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要定期检查阅读记录,并做小结,再鼓励家长坚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养成,让阅读成为每天的乐趣和奖励,而不是负担。只要坚持,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上就能找到方法,英语教师的监督与评价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提升,而且受益终生。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关注的是否恰到好处,靠的是人格特质,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对学生多样化心理的了解与想象,对自己生命里的感动,把知识恢复为可以感动人心的能力。教师的情感关注,使学生会得到更大的鼓舞,因为她真的进入了学生的心坎,并给学生塑造了人性化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成长为一个真情自然的小学生。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楚江亭主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小学校长读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