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P—R”试卷讲评课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6-05-14张树虎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试卷讲评模式

张树虎

[摘 要] 基于当前试卷讲评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探索以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追求目标,构建“课前:精心准备→课堂:激情展示(呈现→说题→对话→拓展)→课后:反思矫正”的“C—P—R”试卷讲评课模式,提出该模式不同教学环节的处理策略。

[关键词] “C-P-R”;模式;试卷讲评

一、“C—P—R”试卷讲评课模式提出的背景

试卷讲评是课堂教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课型,然而,千篇一律的试卷讲评课又是当下诸多教师难以割舍的教学模式:教师报分、报答案,学生对答案,教师重点讲解错误率高的题目,学生记录等。实践表明,这样的试卷讲评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极大地提高试题讲解速度。然而,常听到教师这样抱怨:“这道题讲了好几次了,你们怎么还做错?”显然,这样的试卷讲评收效甚微,难以达到释疑解惑、总结提升的教学效果。反思这种试卷讲评模式,笔者发现,在实施该模式时,教师缺乏对讲评课需要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的理解,忽视了讲评课对学生发展价值的追求,即忽视了试卷讲评注重激发学生求知欲、完善知识结构、训练思维方式、掌握解题方法等。显然,试卷讲评效果的好与坏注重的是学生能力发展了没有,学生成长了多少,而不是追求教师讲了多少。

二、“C—P—R”试卷讲评课模式的教学理论支撑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针对传统试卷讲评的不足,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可行的、便于操作的“C—P—R”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即课前:精心准备→课堂:激情展示(呈现→说题→对话→拓展)→课后:反思矫正。

“C—P—R”是精心准备(Carefully prepared)、激情展示(Passion show)、反思矫正(Reflection corrective)的英文缩写。该模式的构建主要基于以下教学理论。

(1)“生本”理念

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这就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关注的应该是“我们期望学生发生什么样的学习变化”“学生应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学生如何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在“C—P—R”试卷讲评中,教师评讲试题时面向全体学生,为尽可能让大多数同学参与到课堂,教师思考更多的是采取哪些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破解试题的问题,在哪些情境下学生可能生成哪些新的问题。

(2)“协同学习”理论

协同学习强调以互助组的形式完成知识的建构,相对于个体学习,协同小组内各个成员进行互动、互补,从而产生思想的火花,实现知识创造和认知飞跃,其目标在于获得教学协同增效。在“C—P—R”试卷讲评中充分运用该理论,尤其在激情展示的呈现、说题等环节为学生相互沟通创造了条件,小组的观点(知识建构)可以被班级全体学生所共享。

(3)“学习金字塔”理论

该理论由埃德加·戴尔提出,其理论主旨是学生如果有机会教别人他正在学习的东西,那么他对这项学习的保持率可高达90%。合作学习的积极倡导者美国学者约翰兄弟认为:学生在聆听同学的阐述时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利于知识的内化。“C—P—R”试卷讲评激情展示环节为学生个人才华的展示提供了更多的时间、空间。在试题分析时,个人展示不仅仅是小组讨论后的集体答案,其中常常包含个人的思想、智慧。

三、“C—P—R”试卷讲评课模式的实施

笔者以北京市海淀区理综1模试卷31题教学为例,谈谈“C—P—R”试卷讲评课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试题:31.(16分)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________(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迅速________。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_______,这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性。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_______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_______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

(4)由于红细胞内________被消耗和________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

(一)课前:精心准备

考试结束后,教师应抓紧时间备课,这是有效讲评试卷的的前提,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下水做卷。在限制时间内,教师独自完成答卷,这一点很重要。教师要潜下心来认真答卷,然后核对答案,根据自身答卷情况估测学生答题情况,这是研磨试题的第一步。

(2)研读试卷。结合考纲,分析试题命题特点、试卷结构、考查内容、考查能力等方面,做到全面、准确、深刻地认识和把握。

(3)认真阅卷。通过阅卷发现学生在答卷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深刻了解学生对已经学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试卷讲评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4)准确统计。网上阅卷计算机能够提供的数据:统计班级平均分、最高分、难度、标准差、区分度、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低分率等。手工统计:典型错误答案、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方法、解题技巧等。除此之外,由于学生关注度最高的是个人成绩,所以课前要对每位同学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打印好个人成绩单。其内容包括:总分、选择题得分、填空题得分、填空题的小题得分(含各项得分在班级中的名次)、老师的嘱托等。

(5)问卷分析。依据试题构成特点、考查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设计调查问卷,统计试卷,并将问题进行分类、整合,了解学生大体情况。如本课第31题调查问卷与结果统计:该题你的失分源于以下哪几个方面?①看不懂题,无思路,分析不出答案。②不会识图表,不会处理或转换新信息。③实验探究类问题不得要领。④对知识概念记忆不清楚,理解不准确。⑤读题不认真,没注意前后逻辑关系,漏题干信息。⑥答案叙述不准确,答不到要点。

(6)个别交流。教师在课前要与不同层次同学交流,了解答题时存在的各类问题、思维缺陷或创新思维之处,了解进步、退步的原因等。特别是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会感到压力很大,首先要与这些同学及时沟通,让消极的情绪消失在萌芽状态。

(7)综合分析。依据前6项的分析,在教学设计时明确重点,确定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答卷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问卷调查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备课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年级试卷讲评的主题。例如,本题的主题分为三类情况:针对Ⅰ类班级学生(本题均分在13分以上),提出树立生物学学科思想的观点(如结构、功能相统一),提升综合素质为教学主题;针对Ⅱ类班级学生(本题均分在10分以上),主要是解决读题能力差的问题,提出通过读书和读题,快速提升获取准确信息能力的主题;针对Ⅲ类班级学生(生物均分在10分以下),提出夯实基础,落实“双基”训练的主题。

(8)任务分配。课前教师将试题拆分成若干个“问题串”,根据问题的难易,将容易题交给学习困难生,将难度大的问题交给优秀学生;还可以根据问题的类别进行分工:试题的关键词(题眼)交给甲同学,试题提供了哪些条件交给乙同学,如何识图交给丙同学,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交给丁同学,试题考查哪些知识点交给戊同学……教师有目的地将不同的问题交给某方面需要提高的同学,则从不同侧面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带动全体学生;也可以将问题分给小组,采取组内讨论、分工协作的形式。

(二)课上:激情展示(呈现→说题→对话→拓展)

对学生来说,课堂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佳方式;对教师来说,课堂展示是教师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具体过程如下。

(1)呈现。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试卷讲评课的呈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1步:试卷与个人成绩单的发放。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在课前单独交流时发这部分同学的试卷。而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则在课堂上发放试卷(或答题卡)、个人成绩单,以此增加他们的优越感。

第2步:考情分析。遵循激励原则,努力去挖掘学生的做题优点,及时表扬。包括:公布成绩(平均分,成绩前10名的同学,进步突出的同学,各分数段人数,选择题、填空题满分等列成电子表格);公布解题规范的同学的试卷(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新颖的、富于创造性的见解等)。

第3步:答卷公布。选择有代表性的含错答案的答题卡进行投影展示,或课前采取拍照片制作成PPT(隐去姓名、学号等同学信息),也可以将错误率高的或者说本节课要重点分析讲解的习题的答案拼在一张答题卡上(拍成照片),让学生指出哪些答案是错误的。

第4步:错因再现。知道哪些答案错误后,小组内每位同学反思自己解题过程(审题不清、相似概念混淆、原理运用不当等)、知识漏洞、应试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经小组讨论后,小组归纳错题原因,回顾、再现做错题的思维过程,这样有利于纠正学生思维上的误差。此时教师一定要对其给予充分尊重,以一名学生的表情倾听学生真实的想法。例如,有学生再现31题第(4)小题时说,从图可以观察到由于红细胞内Cl-被消耗和CO2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实际情况怎样,要抓住课堂生成,激发学生讨论。

(2)说题。传统的试卷讲评学生是静态的,教师无法获知学生内在的、隐性的思维过程及思维错误点、遗漏点、薄弱环节等,无法洞悉学生有无形成有效认知策略。而采取说题教学能够外化学生的思维,利于教师的诊断、评价,修正其认知结构。说题,就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解题方法、猜测等。说题是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结论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所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认真、仔细、严谨的审题),小组成员每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再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最后形成共识。说题是在充分讨论后,组内选出代表面向全体学生说清题意、挖掘条件、理清思路、总结规律的过程。对于小组合作中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看法,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除了部分学生代表发言外,教师应不断鼓励其他学生想说就说,重视差异。具体步骤如下。

第1步:说题意。做题是学生与命题者进行思想交流,说题意就是揣摩命题者的想法,准确理解命题者的意图。若想把题意说得准确,就必须能够从题目中的文字、附图、附表、曲线等获取题目的信息背景。另外,还要特别注意括号中的词语或语句、图表的标题部分和小字注解部分等。如本题以血红蛋白运输O2与CO2为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对呼吸作用、物质跨膜运输的理解,同时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而理解题意,关键是寻找关键词,关键词是解答试题的重要词语。抓住关键词可以避免误读、误解、误用理论知识,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用较少时间快速、准确地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提高解答率。如本题的大题干、小题干中关键词:①大题干:大部分;②小题干,按照小题顺序分别是:主要、红细胞特点、改变、渗透压升高等。

第2步:说条件。说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求解要求等全部内容,充分挖掘试题中显性、隐性条件,而显、隐性条件的发现前提是理解题意。显性条件是题目已经告知的,如本题第(1)小题:血浆中CO2主要来自________(生理过程)。血浆属于内环境,其中CO2可以来自外界,但主要是组织细胞的有氧呼吸。隐性条件是必须努力去理解后才能发现的知识点,如本题第(3)小题的O2只有先进入组织液中,才能供组织细胞呼吸利用。

第3步:说思路。思路即解题的思维路线,解题思路是整个说题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说思路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题意、条件,根据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联系学生已学知识(引导学生回归书本)和已有经验,局部入手,整体思维,循序渐进,形成思路。如本题的解题思路是:红细胞没有众多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和线粒体,因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且不能合成蛋白质。红细胞主要能源是血浆葡萄糖,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形式被吸收到红细胞内变成6-磷酸葡萄糖,其中约90%~95%经糖酵解被利用,糖酵解是其获能的主要方式,1摩尔葡糖糖酵解产生2摩尔ATP,红细胞携带氧气,但是其自身并不消耗之。其内电解质以钾最多,钠较少,血浆相反。所以,红细胞产生的ATP主要用于维持红细胞“钠泵”的功能,以保证红细胞的离子平衡。红细胞膜的通透性方面的知识:由于红细胞膜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的半透膜,所以脂溶性物质(如O2和CO2等气体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尿素也可以自由透过。在无机盐中,阴离子(如CI-)容易通过细胞膜,阳离子却很难通过。

第4步:说规律。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规律:第一,就题论题。就题论题即由讲解某道题掌握系列相关知识,以利于解答相关习题。如本题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成熟红细胞的知识:红细胞的产生过程和破坏、红细胞的形态特点、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主要功能、红细胞的代谢、红细胞的增殖等。第二,答题方略。结合试题让学生总结答题策略,解答非选择题一般是按照“一审二联三构四定”法。具体来说,“一审”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即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重点抓住关键词;“二联”就是依据试题联系相关生物学概念、原理、方法以及生物答题模型进行答题;“三构”就是在“联”的基础上构思试题的答案,也就是打腹稿;“四定”就是根据“构”的结果组织答案。

第5步:说规范。在做题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对题目考查的知识比较了解,但得分不理想,重要原因在于答案的语言组织不规范。答题的规范性是指语言文字和书写的规范。语言文字规范要求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即尽量使用教材中的生物学概念、原理、结论性用语等。书写的规范,如字母、基因型、反应式等要与教材中的一致。例如,本题的第(3)小题第1空,做错的同学写成“结构”,要求学生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P23关于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多样性的叙述。红细胞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就是由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与其他细胞中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很显然,在试卷讲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回归书本,指导学生看书。

(3)对话。在“说题”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话”,包括生生对话、师生对话。重点进行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小结与反思,特别是做题时的感悟、理解、判断、筛选,以此让学生在试题讲评过程中能有所发现,有所提高。生生对话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小组讨论、评价“说题”环节,选派代表发言。这是发挥团队智慧(特长)的时候,特长的发挥远比改正缺点(错答思维过程)更重要。“对话”时教师要大力表扬有创新思维的小组、个人,努力彰显个性特长,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动力会源源不断生成,上每节课都会激情洋溢和神采飞扬。

(4)拓展。试题讲评要延伸发散,拓展思维。典型试题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生物思想方法,在试题讲解时通过有意渗透,适时讲解,反复强调,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考试时才会驾轻就熟。拓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拓展“考点”的理解,追求深度的思考。因为试题可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为了使学生形成对知识多方面灵活运用,试题讲解时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与生物思想方法。如本题可以拓展的知识有:为什么红细胞发育过程中会“丢失”了核与其他的细胞器呢?为什么红细胞以协助扩散的形式吸收葡萄糖到内?根据呼吸全过程图分析红细胞如何完成气体交换的,等等。第二,教师对于学生无法完成的任务进行指导。教师可按照知识点归类(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进行分析评价)、按照解题方法归类、按照试题类型归类。如本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细胞结构和功能概念图”“血红蛋白运输气体过程图”等。第三,设计变式训练题。常见的变式设计有很多种,如因果关系倒过来,借题发(下转第33页)(上接第11页)挥,增加、减少、改变一些条件,增加知识覆盖面和串联等。

(三)课后:反思与矫正

课堂试题讲评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长足发展,显然不现实。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师生应充分利用思维惯性,做进一步的反思与矫正。

反思,就是对试卷的重新审视,包括学生反思和教师反思。

(1)学生反思。如易错点总结、正答分析、整理一题多解、书写解题技巧等。教师及时收阅,及时反馈,关注不同层次学生,与不同层次学生一起找出限制成绩提高的真正原因,并对部分题目没有弄懂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2)教师反思。除了学生需要反思外,教师更需要进行反思。教师的教学后反思是总结、完善和发展,是对发生了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思考。感悟课前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流畅,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等。反思后及时记录下来,供下次上课时参考。另外,课后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反思教学效果。如“本课”笔者设计如下问卷:课堂导入能否调动你的积极性?你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适合你吗?如不适合,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你认为学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本节课你的学习有突破吗?……这样的教学效果反馈是大多教师未采用的,其实它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很有帮助,它是转变教学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矫正,就是针对典型错题教师提供类似(换角度)的习题跟进(或学生自编习题,这种方法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常常被教师忽略),进一步锤炼解题技巧,突破学生解题的思维定势造成失分的现象。题目数量要注意控制,如本题的课后跟进练习,笔者仅设计3道题。题目来源于原创、改编或者原来做过的类似的试题,这样,能够让易错、易混淆的习题在练习中多次出现,达到矫正、巩固、提升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高慧冰.协同学习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流程设计与模式选择[J].教育导刊,2010(9).

[2]李相国.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高中生物学说题教学尝试[J].中学生物学,2012(7).

[3]田建军.让“教学后设计”助推教师专业成长[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2(3).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试卷讲评模式
抛弃形式主义,力求教学实效
浅谈高三化学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试卷评析课
提高试卷讲评效率,打造“轻负高质”课堂
数学试卷讲评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