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银行运行机制建设研究及实践

2016-05-14陈荣郭富强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分银行实施途径运行机制

陈荣 郭富强

摘 要:构建学分银行运行机制是学分银行创建和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探索视角,剖析了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逻辑内涵,提出了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及实施途径,简单介绍了陕西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建设实践。

关键词:学分银行 运行机制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048-03

1 引言

学分银行是终身教育环境下,新型的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抓手。学分银行肩负着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责任。学分银行的推进,在外部,必然面临着打通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阻隔,重构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调整各方权益分配,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创新教育体制机制等问题;在学分银行本身,涉及如何树立权威、规范运行、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以及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等问题。因此,学分银行的运行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如何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就成为十分艰巨的课题。目前,学分银行的理论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推进思路基本明朗,局部地区先期实践探索取得初步经验,国家有关实施意见即将出台,学分银行将要进入实质性的全面实施阶段,加强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就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阐述了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内涵,分析了影响运行机制的主要因素,并结合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的实践,提出了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和构建途径。

2 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逻辑内涵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运行机制就是实现结构特定功能的方式和原理。对学分银行来讲,其运行机制是指保证学分银行运行的外部要素之间、学分银行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形成稳定系统结构,实现对不同类型学习成果和经历进行认定、积累、转换功能的方式、规则总和。学分银行的内部要素包括学分银行机构及其组成部分,外部要素包括政府相关部门、教育机构、学习者、用人单位等。

学分银行本质上就是基于学分制而创设的一种学习者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它的理念、目标必然要适应中国教育基本情况。理清学分银行运行机制在目标取向、关系协调等方面的内涵是设计运行机制的基础。

2.1目标取向

我国学分银行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学分银行从内部、外部要素目标的协调统一、自身机构的构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联通到各种学习成果互认标准的制定,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学分银行运行机制是一个自我发展、适应、约束的方式集合,具有很强的目标导向性。建立运行机制的首要目标是为学分银行扫除政策、制度、经费等建立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保证学分银行制度顺利推进,实现学分认定、积累、转换,搭建起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其次是要能促进学分银行快速、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整体目标。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有助于学分银行制度顺利落地,保持学分银行良性的发展。

2.2关系协调

通过设计和落实规则,帮助学分银行协调好内、外部要素之间关系,保障学分银行制度顺利推进是学分银行运行机制创建和实施的主要目的。这些关系主要包括: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分银行应该被确认为教育公共服务机构,其组织和活动必须体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只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学分银行就失去了它的社会功能。只要求履行社会功能,而不保障权利享有,学分银行运行将会走入困境。

(2)学分银行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学分银行运行机制一经确立,就要体现对外部环境动态、主动地适应,即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快机制的转换,提高学分银行自身的能动性,及时地调整、创新机制。

(3)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学分银行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运行机制设计时肯定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的关系协调。主要是通过权、责、利的规范和平衡进行协调。

(4)发展和约束的关系。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主旋律是不断推进自身的科学发展,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约束。如果无视这些约束条件,就会造成盲目、无效发展。为了在探索发展中不偏离目标,就要在运行过程中加大自我约束的力度。

在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创建和实施过程,各要素之间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所以难免出现各种矛盾或冲突,沟通协调的难度非常大。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规范的管理可以促进各要素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约束的关系。

3 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

学分银行是一个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管理的复杂有机系统。基于学分银行运行机制逻辑内涵,设计学分银行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3.1综合保障机制

综合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法制保障、组织保障、物质保障。

(1)法制保障。推进学分银行地方立法工作,比如政府部门制定《学分银行管理条例》《学分银行章程》等,明确学分银行的目标定位、权力职责、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等。

(2)组织保障。成立跨政府部门的学分银行建设领导小组、独立运行学分银行机构,鼓励、引导各教育机构加入学分银行系统。

(3)物质保障,建立财政对学分银行的正常投入机制,政府设立学分银行建设、运行专项经费和提供专项资金用于学分银行体系建设。

(4)建立制度、组织、系统等内部保障机制,对管理与服务流程进行分解、优化、规范内部管理与服务流程,使学分银行成为面向社会和学习者、公平公正、开放灵活的学习服务平台。

3.2动力机制

构建“学分银行”的运行机制必须明确在人或组织因素中,各方主体对“学分银行”的根本需求。学习者的目标是通过学分银行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累积各种学习成果,将这些不同学习途径的学习成果与相关的学历证书结合起来,最终获得理想的学习结果。各教育机构在为学习者提供教育服务的同时,希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自身的价值。社会行业希望通过学分银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对用人提供参考。政府的目标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

质,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这几方面的需求在宏观上是一致的,但在微观上也存在着差异。

动力机制的构建要解决学习者、教育机构、政府、社会各方需求,使其利益最大化,形成各组成要素共同驱动、协调一致运行状态,使学分银行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3.3关联机制

只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间资源流、信息流有机关联,学分银行系统的功能才能得以整体实现。关联机制目的在于打破传统教育体系之间相对封闭,校外与校内教育相互割裂的状况,构建信息、知识、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或资源储备的平台。通过关联机制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提高转换效率、效益,使学分银行系统形成强大的合力。

3.4调节机制

在创建学分银行的过程中,如何协调系统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扫清障碍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保障其切身利益的同时,应通过调节机制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各教育形式利益集团以及学分银行机制建设的执行者和参与者的合理权益,提高学分银行自组织能力。

3.5评价机制

为提高社会形象和美誉度,保持发展过程不偏离目标,为学分银行运行机制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依据,对学分银行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是有必要的。

学分银行是面向全民的,其评价主体应该具有广泛性。评价机制要采用“多元化”方案,比如学习者评价、教育机构评价、社会评价、同行评价、自评等。学分银行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三个维度:第一,运行过程的规范程度。评价重点在于执行规范、规程和制度等的严肃性。第二,学分银行系统的稳定程度。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持系统的稳定,系统稳定程度主要表现在系统认同程度、系统合作程度、系统结构变化情况等。第三,目标的实现程度。良性的运行机制必须有助于学分银行实现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这两个目标。

3.6监控机制

建立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分银行的巡视工作机制和制度,进一步推进对学分银行各级机构的统一管理。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如区域协会、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和相关中介机构对“学分银行”运行的质量评价和监测作用。

3.7服务机制

学分银行作为为全民服务的教育公益机构,其运行必须方便学习者的使用。建立服务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系统平台的操作指导,。树立服务意识,,为全体受教育的公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3.8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强调调动整个学分银行系统参与者的积极性。学分银行激励机制设计的原则一是要遵循公平原则,二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三是按需激励原则。激励机制重点应在学习者,学分银行在初期建设阶段,有必要对学习者制定奖励政策,提高参与积极性,扩大学分银行社会影响力。

4 学分银行运行机制构建途径

4.1建立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

要建立一个学分银行制度,没有配套的政策、法规是很难办到的。学分银行建设工作也要依法而为。立法是将学分银行各种保障机制规范化的基本手段与核心因素。配套的政策、法规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保障学分银行必须具有的认证合法性、公信力与权威性。二是规范建设行为,防止学分银行建设一哄而上的不良发展态势。构建我国终身教育的“立交桥”,就必须借法律的强制性,加大教育体系内部的开放,同时冲破僵硬行政管理的阻力,这样才能形成各种教育形态之间的互认、衔接与沟通的新局面。

4.2独立建制

学分银行是不同学习成果认定、转换枢纽,因此它必须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学分银行必须撇清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直接利益关系,这样才可以保证学分银行在认证、转化及积累过程中的公正与公平,不受任何干扰与影响,从而获得公正的结果,并继而保证其权威性与公信力的存在。

4.3依托开发大学系统快速布局

建设“学分银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某一所学校、某一个机构根本无法完成。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组建的开放大学兼具系统、资源、服务优势,是促进教育公平、学习型社会建立的重要力量。学分银行开放性、服务性和大众化等特点与开放大学的理念是契合的,依托开发大学,借助其系统、资源、服务等优势进行学分银行建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4组成联盟

中国教育发展在宏观和微观层次都存在不平衡现象,难以实行统一的推进模式。联盟是解决复杂环境下多方合作的有效机制,可以尝试由多个办学单位组成学分银行联盟,在联盟所限的局部范围内,构建局部环境,突破障碍,探索不同区域的学分银行的推进模式和路径。

5 陕西学分银行的运行机制构建初步实践

陕西学分银行研究起步较早,在逐步摸索中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联盟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抓手”的运行机制。其运行框架如图2所示。

整个运行框架的核心是独立设置的学分认证与转换的实施机构——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管理中心直接服务学习者,实现学分银行认定、存储、转换的基本功能,负责学分银行内部系统建设与管理。各教育机构加盟学分银行联盟,成立学分银行分部,负责所辖范围学分银行的工作。管理委员会对学分银行建设与运行进行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与管理,下设学分银行学术委员会(组成专家由各加盟机构推荐,教育厅审核),负责学分认定与转换标准的制定和学分认定等工作。学分银行网络平台为学分银行运行管理提供支撑。

陕西学分银行通过运行机制建设初步实现了学分银行运行,已经显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目前该机制处于进一步完善阶段。

6 结语

学分银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运行机制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学分银行建设和发展生成和完善。运行机制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抓住关键,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冬结.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郭富强.以联盟为基础的学分银行推进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15,(2):61-63.

[3]吴结.论我国开放大学的运行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38-39.

[4]赵宇红.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与构想[J].中国远程教育,2013,2(5):32-36.

[5]吴钧.“学分银行”实施的困惑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Z1):89-92.

[6]刘敏.省级开放大学管理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学分银行实施途径运行机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试析“学分银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学分银行—信息化时代学习体系变化的要求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从课外活动视角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