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与保险
2016-05-14柳雁笛
柳雁笛
自动驾驶技术短期内对汽车保险公司利润提升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如果眼光放长远,事情或许会有些变化。
美国穆迪公司(Moodys)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虽然提高车辆的技术含量意味着问题出现后维修费用的增加,但随着自动刹车、车道保持等一系列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将逐渐减少。
这家公司的分析师贾斯帕·库珀(Jasper Cooper)认为,未来十年,很多保险机构会尽可能推迟降低保费,因为他们需要观望事故率减少的情况,并考量自己的获利情况。
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的利润将得到提升。
然而,长期来看,“随着更多自动驾驶车辆进入市场,自动驾驶技术将威胁到保险公司的业务模式”,事故发生率下降,保费收入将很有可能下降。
自动驾驶汽车普及仍需几十年,但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届时,保险公司将在这个鲜有交通事故的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
换句话说,监管机构、立法机构、法院需要确定,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汽车制造商和技术公司将分别承担什么责任?
包括福特、日产、戴姆勒、特斯拉等在内的汽车制造商,以及技术公司——如谷歌等,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
库珀认为,尽管技术开发和法律批准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但到2045年,马路上的大部分汽车都会是自动驾驶汽车。
事故发生率下降的速度将是缓慢的,但对保险机构而言,当事故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极大降低其收入。
穆迪的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财产和意外伤害保险费的43%来自个人和商业汽车保险单。
当然,未来汽车保险的需求,尽管“有限”,但会一直存在。因为尽管自动驾驶成为常态,机械故障还是会导致事故发生,而且有一些车主更喜欢自己驾驶。
库珀还表示,越来越多的汽车共享可能会提振商业车险的需求。
另一方面,虽然汽车保险极可能发生“变革”,但保险公司仍然还是有几十年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
“我们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多元、创新、整合、失败都会发生,新进入者也会出现,这些将帮助这个产业把握各种新趋势。”库珀在报告中如此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