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言语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6-05-14赵霞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书面语言语语感

赵霞

言语教学是以言语形式为核心内容、以言语活动为手段、以言语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就语文文本而言,文本的言语形式主要表现为文章体裁、材料选择、表达方式、结构层次、音韵节奏、标点符号等方面;言语活动表现在听、说、读、写四方面;言语交际能力是指母语教学中,培养言语主体以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1]在小学言语教学中,这三个实施策略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难以分割的。

一、 立体积累,储备语料

积累就是日积月累,它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过程。立体积累就是随时随处进行多层面的知识积累、情感积累、思维积累等,即学习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潜意识状态中不断丰厚策略性知识、不断积淀多种情绪、不断强化思维的广度和强度等。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往往“记性好,悟性差”,而将语言材料的积累放在首位,可以事半功倍。

1.抓好熟读成诵

朗读是一种有声读,是将诉诸视觉的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它有助于因声解义、以声传情。诵读就是熟读成诵,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自然而然地背诵出来。诵读从开始朗读到能够背诵,中间历经熟读。在熟读的过程中,咀嚼、吸收、内化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诗文,体验抑扬顿挫的音韵美、错落有致的节奏美和行文思路的流畅美。有些背诵的篇章学生暂时难以理解,但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会逐渐地涵泳领悟。在小学阶段,教师不太重视词语的立体积累,特别是中年级以后有些教师甚至不教学词语。根据“汉语的词根很少,衍生能力却很强”的特点,教师应加强词语“音形义”的教学,积淀词语生成经验。如从感知文本到发现词语特点,再到整体回归文本,有序建构词语特点;扎根语言环境,依据文本特点,随文扩充积累一类词语;对“形异意相连”的词语、“形似意不同”的词语进行归类变通,举一反三等。

2.抓好广泛阅读

广泛阅读就是在课内外接触大量的言语材料,建构语言模型、增加文化底蕴。课外,学生可以阅读纸本书、电子书、无字书(即自然万物和社会人情事理)。实践证明:有效将课内外的语言积累相结合,可以使内隐的语感素质和外显的语文能力同构共生。在信息化时代,这种广泛阅读的主要方式是略读、浏览。略读是集中注意力,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善于捕捉内容大意的快速阅读。浏览是进行博览和查找信息的快速阅读,适宜采用扫描和跳读的方式。无论略读,还是浏览,学生所感知的都是由字、词、句、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中年级开始学习略读,高年级重视学习浏览。小学生在开始略读、浏览时,由于缺乏经验,往往不知所措,这时有待教师的系统指导。

二、 循环感悟,锤炼语感

汉语的词形没有变化,但讲究词序和词类活用,更讲究一定积累之后的“妙悟”。所谓循环感悟,就是对文本的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意图进行回环往复地感触、领悟的心理过程。感悟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是呈螺旋式递进的趋势。

从心理学角度看,语感不仅包括倾向于语言、语义的基础语感,还包括倾向于言语、语用的语体语感、文体语感、语境语感。语体语感指在现场直接交流中形成的口语语感。文体语感指在特定文体中形成的书面语语感。[2]语感是与生俱来的,适宜由说的语感逐渐地向写的语感迁移,相生共长。

当前大部分小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普通话语感,一是口语的语感,二是书面语的语感。口语的语感可以通过多听标准普通话和学着多说来逐步提高;书面语的语感可以通过多读多体会来逐步提高。可以分两个回环进行。

1.判断语言运用的正确与否

对于科学性的言语作品,体会言语表达的准确性;对于文学性的言语作品,体会言语表达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结合诵读体味,对比句式结构、词汇组合,可以寻找母语感觉与普通话语感的差异。小学阶段可以避免抽象规则的引入,尽量通过普通话语料或者样本来示范。尤其是学习普通话口语,学生在结合汉语语境、文化语境、现实生活语境形成语音感和语法感的同时,还要重视日常举止谈吐的修养。如:指导学生听人说话时要学会“察言观色”,而不仅仅是听语音、辨词义、品情调。

2.判断语言运用的优美与否

语文表达感觉是符合第一回环规则的,是正确的表达,但结合语境在几种表达中优美与否的差异。特别是对于学习普通话书面语,言语作品中高品位的言语形式可以使学生的语感得以广化、深化、美化和敏化。学生尤其应学得、习得作者写作的思路轨迹,如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逻辑顺序、句子之间的衔接手段、语段的组织形式和文章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思路等。引导学生进入具体言语情境,体悟语言表达的分寸感、意蕴感、节奏感和和谐感,其主要方式有很多,如运用增减文字、替换文字、变换语序等方法,比较作品之间共同的关键特征,对照作品之间不同的关键特征;借助想象或联想,把语言文字和生活经验相链接,促进对文本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涵泳、领悟、迁移;走进文本,进行举象造境、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悟其情中悟其法,以求言意兼得。在循环往复中,学生思维轨迹发生微妙的变化,由“感——悟——再感——再悟”的路径发展,在预设和生成的不断反复变化中,将其思维引向纵深发展。当然,这两个回环交替相融,可以同时进行。

三、 多维实践,提升言语交际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适宜先学口头语,再学书面语。但是,小学生容易忽视的是:口语中俚俗语、偶发语多,短句多而长句少,完全句少而不完全句多;而书面语中古语句、成语典故多,短句少而长句多,完全句多而不完全句少。[3]课标中规定的口语交际是普通话口语的范畴,识字写字、阅读、习作是普通话书面语的范畴。

1.强调生活的口语交际

在生活中,学生只是随便说,无论是课堂发言、讨论,还是演说、辩论,基本上不顾言说对方的反应,即不考虑语体的“对话”特点。特别是演说、辩论变成了书面文稿的朗诵,注意的只是语音、节奏、表情和语言的华丽等,而不注意如何与听众沟通、与听众形成情感上的默契与和谐。而所谓生活的口语交际,就是创造语言情境,为了真实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词汇基本上是日常词汇,儿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将大量的词汇扩充到自己的口头词汇中。长此以往,他们口头词汇的范围更加扩大。按其目的可以分为高低两个层次,较低的层次是把话说得通顺明白;较高层次是把话说得精确妥帖。可以从独白体、对白体、辩白体三个维度训练口语能力。如自述、复述、演说是独白体口语训练,要求简洁、概括地介绍;访谈是对白体口语训练,要求根据现场情境在“语场”中自然地对白;专题辩论是辩白体口语训练,要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地反驳对方的观点。这三类口语能力不仅要在口语交际课上专门训练,还要在阅读课上有机渗透。

2.强调自主的阅读

所谓自主的阅读,就是学生自动阅读文本,在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下,由课堂之初的读通读顺逐渐进入理解、体验、创造的过程。依据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阅读教学的奥秘在于学生有意识地通过言语形式的“语迹”,理解内容,挖掘、发现渗透在其中的意蕴,进而凭借对内容的把握,品味形式的妙处,获得言语形式运用规律及言语本身。

遵循文学文本的审美特征、非文学文本的说明特征,采取开放性阅读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多层面的思考,先进行整体思考,进行文章字面内容理解,领悟作者思路,概括文章要点,体会文章情感基调;随后进入部分思考,深入作品进行考察,品味语言文字,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是如何将局部组成整体的;接着再回到整体思考,结合自我体验诵读文本,提高艺术审美力。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三度批注”,即一度批注,重在理清文章思路;二度批注,重在品味陌生词句、特殊段落;三度批注,重在记录倾听师生互动之后的所思所感。鼓励学生对文学文本进行个性化诠释和创造,允许多元,宽容歧见。

3.强调自由的写作

所谓自由的写作,就是以自主的阅读为前提,学生自由命题,完成不限制时间、不限制材料和形式的随机作文。[4]小学阶段,形成“写话——习作”的梯度。小学低年级不妨照着心里的话写下来,即“写话”。但要提醒小学生:写作不同于说话,书面表达具有特殊性。这里的习作就是小学生自由的写作,写“放胆文”。创造一个尽可能宽松的写作环境,小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发散、重组行文思路。对于扩写、改写、缩写和续写等练习形式,学生可以与原作相似,也可以相异;可以殊途同归,也可以背道而驰;可以若即若离,也可以天马行空。实践证明:写“放胆文”到了一定程度,学生就会逐渐进入写“小心文”。

在文体的训练中,要因材施教,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潜质,尽量用“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想象性的写作(包括科幻文章的写作练习),无论虚构,还是写实,只求表达真情实感。下笔有益,关键在于多写。利用各种机会写,包括课堂上写、课外写,也包括写后的修改。评讲与修改习作可以促使学生自悟写作规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读写、展评空间,可以建立班级QQ群,也可以开设班级读写展示主页。写作训练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不可能速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反复的、刻苦的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依赖于言语教学的突破与革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要从“立人”的角度出发,整体推进听说读写,力求让每位小学生言之有理、听之有心、读之有悟、写之有文。同时,我们要不断丰富自身学识,操练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以便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李维鼎.语文言意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

[2] 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书面语言语语感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关于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习得偏误的研究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