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教师范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6-05-14朱娜李国琴张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5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第二课堂课程体系

朱娜 李国琴 张宇

摘要:结合职教师范生及第二课堂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第二课堂对培养职教师范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提出了第二课堂课程化的理念,并构建了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该课程体系是提高职教师范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人文素质;职教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63-02

引言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不断重视,职教师资的培养成为研究的重点。“一体化”职教师资是适应中职教育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既要求教师能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求能够将理论知识转接于技能训练[1]。然而,在注重强调培养学生理论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对师范生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通过第一课堂保证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借助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确保培养出高素质的一体化职教师资的方案。

一、职教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如何做人”的教育,它将人类优秀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内化为人们的人格、气质、修养,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职教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提高师范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还能塑造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职教师范生毕业后会成为中职院校的教师,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学生。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美育,提升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4]。可见教师人文素质提高势在必行。另外,良好的教师素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艺术效果。基于此,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构想,以提高职教师范生的人文素养。

二、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

1.构建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第二课堂的必要性。第二课堂是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更为开阔,可以承载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内容[5]。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通过第二课堂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传递人文知识,如讲座、竞赛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促进学习效果。

2.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的目的。遵循“厚德博学,修师范神韵;强能创新,谋职教未来”的总体目标[6],以“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为核心,在保证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前提下,通过第二课堂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职教师范生素养的提高。

3.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课程化、学分化是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传统的第二课堂形式相对比较自由,存在着不规范、学生积极性低、缺乏管理等问题,为了保证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将第一课堂的教学优势转嫁于第二课堂,对第二课堂进行课程化、学分化处理。引入学分制和课程的理念,对第二课堂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7],使其在保持第二课堂形式多样性的同时,能够具有科学的授课体系、评价方式等。通过对第二课堂实施课程化、学分化的管理方式,也能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促进学习效果。

4.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第二课堂课程设置本着统一性、科学性、灵活性的原则。(1)统一性。统一性是指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统一,两者要保持一致。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第一课堂为基础,首先应对第一课堂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了解学生通过第一课堂具备的基本技能与素养,再设置第二课堂的课程,从而对第一课堂学习起到促进及延续的作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2)科学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秉承科学的原则。第二课堂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同时,以人文素质为核心,构建涵盖艺术、历史、哲学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3)灵活性。灵活性是指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所具有的优势。第一课堂秉承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课程内容、课程形式、授课时间上具有相对严格的规定,而第二课堂在这些方面可灵活的处理,根据课程性质、学生需求从授课形式、授课时间上可选择相对灵活的方式。

5.课程体系具体方案。(1)课程内容。基于人文素养的构成,从艺术、历史、哲学、交际能力四个方面入手设置课程。如图1所示。①艺术:《音乐作品赏析》和《美术作品赏析》有助于提高人的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同时,艺术修养课程的设置也是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美术、音乐课的延续。②历史:《孔子与论语解读》、《国学经典与教育》与《中国文化修养》这三门课程并不是纯粹的历史知识,是与教育紧密的联系的,是从教育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学习的。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論语》中记载了孔子在日常生活及教学中的言行,因此,《孔子与论语解读》重在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国学经典与教育》是通过对我国优秀的、经典的原创著作的学习来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素养。③哲学。《中西文化与哲学》是对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与理解,拓宽学生视野。④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人的一项重要能力,良好的交际能力能提高人的社会适应力。职教师范生不仅要与同事等交往,更重要的还要与中职学生交往。通过《现代礼仪讨论》、《人际交往实践》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及处理事情的艺术性。人际交往能力通过《现代礼仪讨论》与《人际交完实践》课程来提高。(2)课程时间。课程时间的安排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保证第一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将八门课程分设在五个学期。其中艺术与哲学课程设置在第三学期,即大二上学期;交往能力设置在第四学期,历史知识设置在第五、第六学期,最后《国学经典与教育》是在八与第九学期的暑假来完成。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学生逐步的提高人文素养。(3)课程形式。授课形式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将传统的授课模式与名家讲座、辩论、自学等形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

三、结论

在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我校已在部分班级进行实验,教学效果良。学生们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并提高了文化素养。在不同类型的比赛中,学生们表现出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良好的人文素养,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一名职教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一名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势在必行。而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纯国,贺文瑾,习海旭.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5):10-13.

[2][3]张夏.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构建思路[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11(5):62-65.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5]庄青竹.谈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商业时代,2008,(20):65-66.

[6]杨慧,孙爽,李国琴.机械类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47):20-22.

[7]张科.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4):188-190.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第二课堂课程体系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