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

2016-05-14方琼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

方琼

摘要: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承担着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爱党爱国,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等都能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在多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出榜样。

关键词: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33-0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具有重大的影响。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青年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把青年的价值观养成比作“穿衣服扣扣子”,并指出,“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在高等教育中,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不仅要按照不同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书和育人并举方可培育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高校各学科、专业的教师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在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以其人生观、世界观影响学生。教师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都能成为学生的榜样。研究教师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教师可通过如下路径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热爱祖国,忠于中国共产党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威望,教师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对各种国内外热点问题发表看法。教师一句漫不经心的评论便可能在众多学生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高校各个学科、专业的教师都应意识到自己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方面肩负的重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带动学生,为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创造条件。

爱国即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国的中国人也热爱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为自己的祖国、民族感到骄傲。我国高校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身体力行,充分利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赞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和对祖国日渐提升的国际地位的自豪。在教师的带动下,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也空前高涨。近年来全国多地在校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军,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外,我国在校大学生中的党员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习近平同志指出,“好老师应该执著于教书育人”。“执着”意味着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只有执着于教书育人,立志现身教育事业,才有望成为好老师。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对自己职业的认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果教师热爱其本职工作,他或她就会主动、积极地投身工作,想方设法上好课、教好学生。其结果,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得到改善,学生将因此而受益,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刻苦地学习。与之相反,对自己的教师职业心存不满,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教师往往在教学方面得过且过,教学效果低下。他们消极的工作态度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投下阴影,削弱其学习动机,妨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教师的爱岗敬业应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首先,教师应全心全意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精力和智慧奉献给教育事业。近年来,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象牙塔内的高校教师也难免受其影响。面对多种诱惑,教师应分清主次,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把教学工作摆在首位,以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其次,教师还需精益求精,在学术上高标准,在教学上严要求,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打铁先得自身硬,教师的深厚学术功底、严谨治学态度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未来事业的成功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根据《汉语字典》对“教师”的解释,“教”为“指导、管教”,“师”是“教人的人”。教师即指导、管教学生的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既通过言传,又体现在身教。学生从老师身上得到知识、信息的渠道不仅仅是听其言,而且也包括观其行。一方面,教师通过语言和文字把不同学科的知识、信息和自己的理想、信念传授给学生、影响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自身的行为表达教育意蕴,为学生做出示范。师生关系中教师独特的地位和身份会激发学生的“向师性”,他们希望接近老师,观察并模仿其行为举止。因此,教师的所作所为容易成为学生的楷模,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在学生面前,教师时时处处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在构成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方面,教师都可为学生做出表率。以诚信为例。为了给学生以启迪,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教师之间应以诚相待,合作共赢,摈弃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共同打造和谐友好、互信互助的校园氛围,让莘莘学子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第二,教师在和学生相处时必须言而有信,做到尊重学生,与他们平等相处,言必行,行必果。以实际行动把诚实守信的美德传给学生,使其发扬光大。第三,在学术研究方面,教师要杜绝论文造假、一稿多投等不正之风,做到严于律己,身先士卒。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严格要求学生,不抄袭、不造假,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研究和写作任务。总之,无论是在科研还是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应以真诚、老实的态度待人处事,讲信誉、讲道德,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

四、关爱学生,诲人不倦

根据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如果关爱学生,对他们充满期待,学生会对此做出积极的反应,从而产生教师所希望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既传授知识又传递信息。教师通过语言、姿势、表情等多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学生的看法和态度。无论是关切与期待还是冷漠与轻蔑都会深入学生的心灵,在短期内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并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因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发现其优点和进步,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提出批评和期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与期望会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发愤图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此外,教师的爱心也能感染学生,让他们领悟人生真谛,学会待人以诚,与人为善。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有其特点。其一,教师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对学生的态度不应受到学生的地域、学习成绩、家庭条件等因素影响,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同样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其二,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其三,教师不应溺爱学生。爱护学生是为了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五、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需要具备真才实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有待长期、严格的训练,有待教师的艰辛付出。因此,高校教师要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严于律己。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学生,用自己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来教育学生,用自己对学生的真诚关心和爱护来感动学生。总之,高校教师的任务既光荣又艰巨,教师自身的素质、价值观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的辛苦劳动将换来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既教书又育人,努力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小平.高等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徐超富.大学教师:言传身教的学者[J].大学教育科学,2010,(2).

[3]贺林茂,何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