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性之我见
2016-05-14王启兵
王启兵
【摘要】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让课堂效益最大化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良好关系;学习过程;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人认为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构建良好关系,调动学生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
1、优化师生关系,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他的态度行为决定这种关系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要改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生活上的长者,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通过情感交流、心灵沟通,主动改变不良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如果注意运用恰当的批评艺术,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合理愿望,维护他们的自我尊严。比如:在指正学生时,可以先从自己问题讲起,或迂回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或批评前先赞扬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产生改正自己错误的信心等等;第三,教师要注重形成自身的威信。教师威信是教师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教师的威信主要是由自身的主观因素形成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无私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生活作风是形成教师威信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便赢得学生的信服,发挥教师威信的感召力。
2、优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1)情境创设应有目的性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课程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学科语言提炼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教学情境应有时代性
教师应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再见了,北京》,引导学生通过课件欣赏小品《奥运志愿者》,创设北京人民对外国运动员热烈欢迎的场景,然后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感悟外国运动员即将离开北京时恋恋不舍的心情。
(3)情境形式应有阶段性
课堂情境的形式有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文本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完成教学目标。
二、探究学习过程,带动全体学生发展
小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实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小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三、注重教学反思,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地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要不断反思,认真总结自己以及他人在实际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引进新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