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2016-05-14张建芝
张建芝
【摘要】数学课堂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死气沉沉”,不能像语文课堂那样“精彩绝伦”。有人总认为数学内容枯燥无味,那么多的定理、定义和公式需要背诵和运用,而且与实际生活联系得不太紧密。其实数学也充满了奥秘与神奇,只要我们肯用心,让学生动起来,就会使课堂也逐渐“动”起来,使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
一、创设情境,让课堂充满趣味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还没有明确,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教师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则可以满足学生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一课时,将教材设计成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的故事情节。在白雪公主为小矮人准备各种食物的问题中,渗透7的乘法口诀。孩子们都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他们会尽一切力量来帮助白雪公主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故事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参与探索的态度尤为认真,课堂教学的效果不言而喻。其实,只要你用心探索、精心设计,尊重教材又不迷信教材,将课堂教学穿插于故事情节之中,学生思考的空间就会扩大许多。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活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注意营造学生自由发展的生态条件,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吸引学生快乐地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动手实践,让学生积极参与
动是学生的天性,活动是学生所喜爱的学习形式,将学生置于学和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有趣的操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分一分,使学生在分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到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大小相等,再由学生思考求其中一个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方法,从中体会到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从而为探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开启了思路,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在体验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合作学习的快乐,同时还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主动参与
以前上课只有教师问学生,没有学生问老师。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创新的开端。学习往往围绕“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采取什么途径学?”等方式而展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问为什么,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去深入思考。在预习时、在课堂中、在教学内容结束时,教师要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并鼓励学生下课后继续提问。教师为学生提问保证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保证了人人都有更多的提问机会,从而培养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提问的兴趣,让数学课堂变“听课”为“动课”,变“答问”为“提问”。
3、实施“小先生制”,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为方便教学,教师把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根据位置排列,按前后左右确定四人学习小组,推选组内小老师,轮流竞争上岗。要求学生,组内学习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配合,共同进步。另外,组与组之间还要互相促进。这样,就需要学生都以主人公的角色参与。如作业讲评时,四个人为一组合作学习。先一起看其中一个同学作业,如果别人错的题目,你做对了,那么你就当“小老师”,把这道题正确的做法与思考过程讲给同学听;如果有的题目四个人都错了,那么可以选择自己思考或邀请别的小组的小老师来解决。“小老师”从同学们中产生,他们感到很亲切,但又有点不放心,想听小老师说得对不对,如果不对,自己就要上来当小老师纠错,因此听得可专心了!
三、激励评价,让课堂充满激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多说鼓励、表扬的话语,少训斥,少批评,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马斯洛说过:“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在学习过程中,面向全体,对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评价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评价,不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每一个学生,重在激励。如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题目上,采用不同的等级标准,使学困生达到较低的标准时,也有得优的机会,优等生在较高的标准下追求更高质量的作业。
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动起来,绝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关键是让其手、脑真正地动起来。这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上狠下功夫,用心揣摩,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感到数学充满了活力和神奇,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地“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