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
2016-05-14徐敏喆
【摘要】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生命力最强的机构,村镇银行试点至今,扩大了县域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覆盖面,丰富完善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和合理建设。但是,各省区村镇银行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分析和综述现有村镇银行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文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村镇银行 可持续发展
自2006年以来,以村镇银行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村镇银行的建立和发展,村镇银行相关问题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展开一系列研究,获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村镇银行建立的意义研究
从满足权利需求的理论视角,陈隆建、吴照云(2011)认为,金融覆盖率和参与度是农村地区发展的基本权利。
从推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视角,叶文辉(2011)认为,村镇银行能充分发挥金融产业对实体产业的带动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车晓军、张国春(2012)指出,村镇银行扶持政策有利于发挥资金导向功能,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层次提升。
从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理论视角,车晓军、张国春(2012)认为,设立村镇银行有利于农村诚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叶文辉(2011)认为民营企业参与组建村镇银行,将社会资本纳入国家金融体系,有利于规范金融秩序。
从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的理论视角,王曙光(2008)认为,村镇银行的建立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竞争结构多元化。李海艳等(2009)研究认为,村镇银行依靠现代企业管理和服务理念,改变农信社垄断市场的局面。韦明升、刘作珍(2014)研究指出村镇银行有效增加对当地金融供给,确保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降低借贷成本,利于县域金融创新。
从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理论视角,林佳蓉(2014)研究认为,村镇银行创新的贷款运行模式保证业务流程结构与农业产业资金需求紧密贴合,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资金渠道。车晓军、张国春(2012)研究认为,村镇银行设立有效弥补了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不足的缺陷,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贷资金支持。
二、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一)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和政策扶持问题研究
1.市场定位不明确,脱农迹象明显。赵燕(2013)认为,村镇银行商业化经营取向与政策性要求存在矛盾,最求利润最大化,造成现实中贷款脱农化、大额化和短期化倾向。吴海涛(2015)认为,村镇银行各方股东倾向于各种营运机制相对完善的地区,部分村镇银行选址脱离乡镇。
2.政府支持力度不足,优惠政策尚未落实。政策局限性问题。陈英兆(2012)认为,受信贷规模控制,村镇银行贷款余额难以有效放大,融资力度与自身经营效益无法实现最大化。叶文辉(2011)认为,村镇银行不能在货币市场上开展同业拆借,资金来源受限。田光武(2009)指出,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禁止跨县(镇)开展业务,限制其业务拓展。何飞(2015)指出,村镇银行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期短,影响新建村镇银行的发展。
政策不明晰问题。黄汶桥(2011)指出,在不良贷款补偿机制政策发面,村镇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否享受剥离、核销呆账和中央银行票据置换等政策尚未明确。屈魁(2013)研究认为,目前村镇银行相关金融政策缺位,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尚未明确。
(二)村镇银行资金来源问题研究
1.社会认知度低,资金来源不足。从产权结构角度研究,何飞(2015)指出,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集中控股,阻碍优质社会资本参与组建村镇银行,削弱村镇银行自有资金实力。吴海涛(2015)认为,村镇银行内源融资受发起行制约,难以增资扩股。
从机构设置和业务角度研究,何飞(2015)认为网点机构少,不能及时提供服务;结算渠道不畅,产生时滞不利于业务开展。吴国联(2011)认为,村镇银行资金实力较弱,在汇兑业务上没有竞争力。
从宣传角度研究,蔡高明(2009)研究指出,由于信用积累不足,宣传不够,村镇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形成“居民储蓄少,对公存款多;定期存款少,活期存款多”的结构,不稳定性强。
2.发起行能力不一,投资入股意识有偏差。陶兰(2013)认为,部分民营企业对参与组建村镇银行过分热情,对村镇银行的服务方向、设立宗旨和认识定位存在偏差。吴海涛(2015)指出,村镇银行独立法人自主决策无法体现,分支机构管理式的倾向明显。屈魁(2013)研究特别指出,由于主发起行资质参差不齐,异地机构发起设立多,使得主发起行管理难度大、成本高。
(三)村镇银行产品和服务问题研究
基础设施因素的影响。吴海涛(2015)认为村镇银行营业网点缺乏,无法给客户带来便捷的服务,难以推广中间业务。周才云、张毓卿(2014)研究认为村镇银行无法共享银行征信系统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贷款投放。葛倩倩(2011)研究提到,村镇银行的业务处理系统基于简单的内部网络,现代银行结算方式还没形成。此外,李永乐(2012)指出,农村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和通讯困难对存贷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业务品种因素的影响。蔡高明(2009)研究认为,村镇银行业务全面铺开,缺乏特色,传统业务难以适应“三农”多样化金融需求。田霏、刘瑜(2012)研究指出,村镇银行自助银行卡业务、外汇业务未得到批准开办,理财产品销售等新兴业务未能展开。陈英兆(2012)指出,村镇银行未加入银联,结算服务单一、低效。
(四)村镇银行专业人才问题研究
刘佳等(2014)指出,大部分村镇银行未成立人才培训机构,人员培训依靠主发起行,缺乏长效人才培训机制。陶兰(2013)认为部分村镇银行缺乏贷款风险管理和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金融机构运作专业知识,易引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曾之明(2010)则认为,农村户数较多而专业信贷人员数量不匹配,贷后管理困难。张晓曦(2014)认为由于当前农村金融环境欠佳,村镇银行工资福利待遇不高,直接导致村镇银行人力资源欠缺。
(五)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研究
基于规模视角,曾之明(2010)指出,村镇银行为应对储户提现,需要较高比例流动性资产,提高了资金成本,降低盈利能力。陈英兆(2012)也认为,由于村镇银行资金规模小,与优质客户议价能力低;而农户贷款缺乏规模效应,贷款风险大,盈利受限。
此外,田光武(2009)则认为,村镇银行日常运营等支出较大,加重了村镇银行财务负担。屈魁(2013)研究认为,由于受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村镇银行闲置资金持续增加,给经营成本带来较大压力。
(六)村镇银行风险控制和监管问题研究
1.内部性因素分析。葛永波等(2011)研究认为,村镇银行规模偏小,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性风险较大;法人治理与内控制度不完善,风险识别与管理能力差。陈英兆(2012)研究指出,部分村镇银行的贷款集中度过高,是导致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
屈魁(2013)认为,部分村镇银行董事会成员风险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现阶段法人治理运作难以达到监管要求。周才云、张毓卿(2014)则认为村镇银行员工不足,信贷管理的“三查”工作难以落实,易造成寻租行为。
2.外部性因素分析。从配套机制角度,刘佳等(2014)认为,由于农村地区诚信环境缺失,农户和中小企业尚未纳入征信体系,不利于风险管控。田霏、刘瑜(2012)认为,由于当前针对农村地区自然灾害的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健全,村镇银行对农户发放的信贷资金存在一定风险隐患。葛永波等(2011)认为,村镇银行信用贷款占比较高,缺乏抵押担保物,贷款风险系数较大。蒋玉敏(2011)指出,我国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村镇银行存款人利益得不到保障。退出机制的缺失导致村镇银行存在高风险性。
从监管角度,马元月(2009)认为,不仅我国监管部门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而且村镇银行设立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监管半径跨越县乡两级,经营模式各异,监管难度大、费用高。
三、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外部视角分析
1.改良主发起人制度,鼓励银行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基于发起人资格角度,郑黎霞等(2014)提到,应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发起村镇银行,取长补短。陈隆建、吴照云(2011)认为,随着村镇银行准入的放宽,监管部门应逐步考虑非金融业机构和工商资本加入村镇银行股东行列,丰富与优化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基于市场准入门槛制定角度,马元月(2009)提出,应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明晰的产权制度,确保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而韦明升、刘作珍(2014))研究认为,应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允许多元化投资主体设立村镇银行,特别是允许通过资格审查的自然人发起组建和控制。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从财税政策层面,史纪良(2013)研究认为,应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鼓励村镇银行发展。韦明升、刘作珍(2014)研究提出,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应实行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
从市场环境角度,刘佳等(2014)认为,一方面由政府主导建立担保机制,解决抵押担保问题;另一方面建立重大自然灾害、农产品销售保险体系,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此外,吴国联(2011)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升村镇银行议价能力。葛永波等(2011)提出,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风险分摊补偿体系,为村镇银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监管部门角度,祝键、张传良(2011)指出,应对村镇银行实行有差别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陈隆建、吴照云(2011)指出,应先允许进一步放松村镇银行存贷款利率限制,提高盈利水平。高晓燕、孙晓靓(2011)认为,监管部门应适当降低村镇银行银联入网门槛,实现其资金周转的良性循环。孙飞霞等(2015)认为,央行可准许村镇银行发型特殊的农村金融债券,支持满足条件的村镇银行在资本市场融资。
(二)基于内部视角的分析
1.明确市场定位,提供差异化服务。吴海涛(2015)强调,村镇银行必须定位于服务“三农”,兼顾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陈英兆(2012)认为,村镇银行机制灵活等先天条件决定了村镇银行适宜定位于中低端市场,以小额分散经营方式赢得利润最大化,追逐大客户只能使其失去固有优势。
刘佳等(2014)认为,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应大力开展传统存贷业务,重点发展普通零售业务。张天强(2014)认为,村镇银行需因地制宜推出符合“三农”特点的业务,体现经营特色。
2.采取多样化措施,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学者们普遍认为拓宽村镇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措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度。陶兰(2013)认为,村镇银行一方面可以加大力度宣传其成立的目的与意义,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所在地区农户、城镇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客户培养和存款营销力度,扩大其资金来源。陈英兆(2012)研究认为,村镇银行应扩大服务半径;及时了解农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引导闲置资金存入。其次,充分发挥股东影响力。李海艳等(2009)研究提出动员股东将自己或公司的资金优先存入村镇银行,降低客户对村镇银行实力的怀疑;并发挥股东社会知名度高,信息渠道广泛的优势拓宽融资渠道。葛倩倩(2011)研究认为,村镇银行应依托母行的品牌,尽快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第三,扩充资本金。孙飞霞等(2015)认为应鼓励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村镇银行;主发起行可牵头多家村镇银行集合发债来获取外部资金的支持。李申申(2014)研究提出村镇银行应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引入政府资本,通过招标引入大型企业资本。
3.完善金融服务措施,加快金融创新。在信贷产品创新方面,吴国联(2011)提出,要推出与“三农”和中小企业需要相适应的信贷产品。孙飞霞等(2015)认为,村镇银行应开发适合当地特点的本土化小额信贷产品。
在经营方式创新方面,村镇银行应尝试与当地各部门合作,共担风险,引入资质良好的第三方中介机构,降低信贷风险。张天强(2014)提出,村镇银行充分利用有利的人员和地缘优势,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方式。武晓芬、孙燕云(2012)提出,西南地区村镇银行更应进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韦明升、刘作珍(2014)提出,通过建立村镇银行——金融服务站等分层模式,扩大服务半径。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祝键、张传良(2011)研究认为,应强化乡村金融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网点建设、参加同城票据清算和大、小额支付系统,银联入网等。高晓燕、孙晓靓(2011)认为,村镇银行需早日加入征信系统,更好地防范与降低信贷风险。
4.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优化管理制度。吴国联(2011)提出,应依托主发起行的资源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业务培训。李申申(2014)认为,应通过适当提高员工待遇,进行人性化管理,提升村镇银行的人才吸引力。陈英兆(2012)认为,应形成激励与奖惩机制,将存贷款、利息、利润和服务水平等指标与待遇相挂钩,推行贷款风险负责制。葛永波等(2011)认为,我国村镇银行应借鉴国外经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5.完善内控机制,提高风控能力。从股权结构角度,葛永波等(2011)研究指出,村镇银行应合理设计股权结构,既要实现股权的相对集中,又要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从内控制度角度,陶兰(2013)认为,村镇银行应完善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科学决策机制,增强自主决策的深度、广度和时效性。周才云、张毓卿(2014)指出,要加大法人授权管理透明度,注重岗位管理和设立责任制。
四、研究述评
(一)研究评价
国内学者主要从村镇银行的现状、成立意义、比较优势、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展开研究。理论研究表明,在良好的金融环境下,政府加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村镇银行通过建设完整的内部体系、创新金融与服务、提高抗风险能力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实证研究表明,村镇银行对当地经济起到促进作用,但自身财务与信息科技资源缺乏,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依次为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与业务扩张能力。目前,村镇银行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国内外比较研究缺乏和样本数据有限,相关实证研究成果较少两个方面。
(二)研究展望
基于现有研究基础,有待深入研究问题如下:第一,加强国内外比较研究。参阅国外文献,提炼国外同类银行发展的有益经验,并开展对不同省区村镇银行的横向比较分析研究。第二,扩大研究样本范围,构建更合理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关注资产总额、信贷违约数额、业务多样性和营业网点覆盖性、制度政策等多种影响因素。第三,基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结合村镇银行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体现机构特性、运作特性的村镇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晓燕,孙晓靓.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06):15-18.
[2]田霏,刘瑜.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困境及有效途径探析——基于临洮县金城村镇银行案例分析[J].金融实务,2012:44-45.
[3]陈英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路径[J].中国金融,2012(10):76-77.
[4]陶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路径[N].金融时报,2013(009).
[5]吴国联.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样本研究——以温州市为例[J].中国金融,2011(02):50-52.
[6]黄汶桥.当前广东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境[J].三农金融,2011(01)57-58.
[7]祝键,张传良.防范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J]. 经济研究参考,2011(18):23-24.
[8]王曙光.村镇银行的意义和挑战?[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01).
[9]武晓芬,孙燕云.我国西南地区村镇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2):119-123.
[10]葛永波,周倬君,马云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透视[J].农业经济问题,2011(12):48-54.
[11]马元月.借鉴国际经验促进我国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J].国际金融,2009(12):54-58.
[12]蔡高明.区域经济下村镇银行发展模式初探——以福建建瓯石狮村镇银行为例,蔡高明[J].金融纵论,2009(12)16-17.
[13]陈隆建,吴照云.权利、制度与组织视角下村镇银行的产生与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1(06):220-224.
[14]赵燕.探索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之路[N].金融时报2013(010).
[15]史纪良.稳妥推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N].金融时报2013(012).
[16]曾之明.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策略抉择[N].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02):83-87.
[17]葛倩倩.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05):81-84.
[18]罗石军.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思路探究——以村镇银行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01-102.
[19]李海艳,周孟亮,欧文静.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焦点是空,2009(09):9-10.
[20]蒋玉敏.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为例[J].货币银行,2011(05):43-46.
[21]田光武.村镇银行经营困境与可持续发展——来自我国第一家外资村镇银行的调查[J].农村金融,2009(09):48-49.
[22]屈魁.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金融时报,2013(010).
[23]叶文辉.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以铜陵铜源村镇银行为例[J].基层论坛,2011(08):76-80.
[24]李永乐.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12):229.
[25]车晓军,张国春.村镇银行支农效应分析——宁城县个案[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08):33-35.
[26]林佳蓉.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模式探究——来自美国社区银行的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328-329.
[27]周才云,张毓卿.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及解决思路[J].征信,2014(01):74-77.
[28]孙飞霞,郭雪萌,史文冲.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师,2015(02):11-14.
[29]郑黎霞,赵璐,陆智强.主发起人对村镇银行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某辖区的4家村镇银行为例[J].科技与管理,2014(06):111-115.
[30]韦明升,刘作珍.广西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4(23):68-70.
[31]吴海涛.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对策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5(01):118-123.
[32]王曙光.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内涵与未来农村金融改革趋势[N].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06):30-31.
[33]张晓曦.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模式分析[J]. 商,2014:209.
[34]高晓光,谷连杰.村镇银行发展优势探析[N]. 吉林日报,2015(008).
[35]何飞.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路径[J].中国金融,2015(04).
[36]刘佳,刘科,金师.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经济论坛,2014(07):84-87.
[37]张天强.改革创新,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J].当代农村财经,2014(11):1-4.
[38]李申申.浅析河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的优劣势[J].时代金融,2014(08):68.
作者简介:徐敏喆(1992-),女,安徽马鞍山人,广西大学商学院金融保险系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区域金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