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促进经责审计结果运用和抵御审计风险的再探讨

2016-05-14黄太华

时代金融 2016年5期

黄太华

【摘要】本文中对如何促进经责审计结果运用和抵御审计风险进行详细的探究和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经责审计 结果运用 抵御审计风险

一、审计结果运用和审计风险存在的现状及根源

(一)经济审计结果和风险受到审计工作模式的影响

这些年来,经济责任审计的模式通常是以下两种,即先离任后审计和批量审计(集中审计),而这两种审计模式产生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其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并满足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所以其存在较多的局限性,阻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加大了审计风险出现的概率。

先离任后审计,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事后审计,这样就决定了其在预防问题出现、做好审计监督以及为决策提供依据等诸多方面无法发挥重大作用和支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被审计对象早已离任,同时新上任的领导不是十分的重视审计工作,他们一部分人抱着审不审计无伤大雅的看法,将审计工作停留在口头的宣传之上,没有付诸实践,不能实现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对象之间的良好配合,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被审计的对象已经去到另一个单位工作,而且有一部人在新的单位已经有了具体的职责并被分配了重要任务,如果被审计对象没有什么太大的经济责任,而这个时候一再对其进行调查与询问,将会起不到任何的效果,更严重的是违背上级党委组织的意愿。第三,有些被审对象确实犯了较大的错误,但是时隔多年再提及也已经于事无补。

批量审计,在十分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大的任务量,出现流于表面形式的缺陷,不能发挥和实现审计工作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增加了审计风险。对重大线索的追查以及对于严重问题的发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为了完成上级党政机关安排的任务,审计机关只能走表面程序,审计工作瞬间变质,不能发挥其监督和服务工作,甚至由此而产生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不良现象。

(二)能否很好的运用审计结果并降低审计风险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审计质量状况的影响

审计质量的高低和审计效果的好坏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的相关关系,二者相互影响而相互制约。但是目前的状况表明二者之间呈现相互制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难披露。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其一是不能很好地发现、找出问题,以上两种审计模式都存在难以找出问题的缺陷,先离任后审计使有关人员认为离任之后进行审计毫无必要,在此想法之下便降低了主动发现问题的积极性;而批量审计的主要问题在于审计时间较短而任务繁重,即使能够发现问题也难以进行彻底有效的处理。

评价难表述。对于先离任后审计这种审计模式来说,审计机关很难开展评价。因为既然被审计对象已经被上级委任到其他部门并担负了重大的责任,这个时候再对其进行无休止的审计将会显得有心和上级组织对着干,审计机关进行评价的时候甚至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辞,言辞不能过于犀利也不能过多。由此可知,审计之后评价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导致审计工作丧失其原有作用。

处理难到位。如果被审计的对象已经离开原来所在的单位,这个时候即使发现其存在经济责任等其他问题也成为昔日往事,一方面对其进行责任的追究显得没有什么必要,另一方面,已经造成的损失也已经难以挽回。而如若非追究其责任不可还必须依赖于现任领导的配合,但是由于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甚至会对自己造成不利影响,现任领导并不配合。

整改难落实。审计整改要求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即一旦发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予以整改,这才能实现整改的作用。而事后审计的主要弊端在于决策失误早已形成,造成的仅仅是损失和浪费,无法发挥整改的作用。

风险难摆脱。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一方面未能对问题进行暴露和发现,另一方面又无法精准的评价责任人,同时不能及时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最终导致审计报告的质量极其低下,这些都是极大的审计风险。

(三)上级党政领导是否足够重视审计工作的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计结果运用和产生的审计风险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必要基础和重要前提,上级领导高度重视责任审计,审计机关就会尽职尽责的开展审计,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审计质量;而反之审计机关则会在开展责任审计的时候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审计质量极其低下。

二、促进审计结果运用和防范审计风险对策

(一)改进审计工作模式

首先,对任中审计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先离任后审计的审计模式不同,任中审计可以更好地在审计中发现问题并予以及时的解决,防止决策方面的失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将一切责任性的问题扼杀在摇篮当中,同时可以实现对于干部的良好保护。其次,杜绝批量审计,批量审计的审计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审计效果,如果能够避免这种审计模式将会为审计工作提供更加充足的时间。最后,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建立机制,让机制对这项工作进行制约,并发挥审计工作对于领导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二)强化审计工作质量

第一,加强对于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丰富其审计知识,强化其审计技能,增强其审计经验,不断地学习新型的、先进的审计方法,这样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第二,对于审计出的问题要进行严肃的处理,在报告中将所有问题一概反映出来,并彻查问题根源,确保下次不会出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第三,对问题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改,特别要高度重视那些常见并且关系重大的问题,遵循预防分析、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将问题的苗头遏制住,防止被事态进一步扩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难以挽回的后果。

(三)加强审计工作沟通

首先,审计机关应该和上级党政机关进行交流,争取得到上级的支持,特别是关系重大的事件,一定要向领导单独汇报,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对策;其次还应该和有关的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部门之间实现相互的配合与协作,例如交通部门、人事部门、发改委等部门,对社会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熟知和把握,以便于更好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四)加大审计宣传力度

为了提高有关人员对于做好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应该不断地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和宣传,文职人员要着力于撰写审计宣传方面的稿件,对开展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和成功案例进行宣传与报道,让人们主动自觉地投入到经济责任审计中来;进行政务公开,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公开,并让人们知晓处理方式和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与后果;此外,要在建立健全审计系统的基础上强化审计机关内部机构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在交流之下会实现共同的进步,为提高审计水平、做好审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和铺垫。

参考文献

[1]黄宏.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分析[J].中国市场. 2015(52).

[2]彭文.对经济责任审计先进经验的几点思考[J].审计与理财.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