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思考

2016-05-14王兴勇

时代金融 2016年5期
关键词:绩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王兴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已不仅仅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公共资源,而是要跟随经济腾飞的脚步谋求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评价工作已经成为当下事业单位必须落实的工作项目。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问题而总结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绩效 策略

一、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在财务管理中对于资金使用效率等的要求不如企业严谨。国家的相关部门对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质量上的指标约束较少,管理也相对宽松。由于事业单位是公益性的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国家财政负责单位的资金供给,所以事业单位在资金往来上没有自负盈亏的压力。这会造成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上不需过多考虑经济上的收益,会造成事业单位人员对财务管理的忽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体制上没有就充分的重视,对自身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不及时、不正规,会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在财务管理的体制上,没有良好的设计环节,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缺乏考核标准和监督机制。这会造成对资金的滥用,进而引起一些腐败现象。

(二)绩效评价不健全

事业单位的领导缺乏绩效管理意识,对财务绩效考核评价重视度不足。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制和思路尚不成熟,缺乏行之有效并有参考价值的绩效管理范本。各单位在执行绩效管理工作时有的只是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并没有真正理解绩效管理的作用和方法。部分事业单位还处于原本的以提升GDP为经济目标,只顾及本单位内部的职能,缺乏创新意识。目前事业单位在绩效评价上往往以专项资金的使用为主要评价对象,对其他财务数据的评价较少。在实际的操作中,对于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应建立一条完整、系统的评价体系。财政支出的结构是复杂而又涉及广泛的,但事业单位对财政支出的评价工作落实不到位。对财政投入和支出的分析比较、资金的使用效率等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绩效评价人才,在指标设定上只是遵照上级部门的指示,缺乏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结合。在绩效的执行上,仅仅是从绩效指标表面上反应了单位的达标情况,没有对指标进行深度的挖掘。这会导致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仅仅是上级部门绩效考核的简单重复,没有真正为单位的日常管理提供监督和评价的作用。

(三)财务绩效指标不科学

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的目标严重缺乏。大部分事业单位缺乏一套完整的定量目标,对一些重要的指标设置也过于笼统,没有经过细化和量化。在单位的管理上,往往是以完成单位的年度目标为主,而对完成目标的方法、时间、计划等都没有足够的限制。在目标的评价上,通常是从整体的角度考量,并未针对每一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与分析。这会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考核评价过于主观,不够客观。事业单位的整个绩效评价体系存在制度上的空隙,能通过人为手段决定评价结果。这不利于绩效工作的开展,财务绩效评价流于形式,不能作为工作质量的参考。财务绩效指标的失真,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掌握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也不利于决策的制定,影响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另外,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非财务指标所占比重偏大。由于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性的组织,主要强调服务的质量,在对事业单位的工作进行整体评价时会着重突出服务型的指标。这些服务型的指标通常是以非货币非财务的形式体现,没有完整的量化标准。这会导致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考核评价时缺乏足够的财务数据,财务绩效考核结果不够科学、可用性不高。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事业单位应从财务管理体制入手,提高财务绩效考核评价的源头工作质量。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从以往的“管好账”、保障国家公共财产安全升华到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保障公共服务质量的同时,要保障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单位的财务管理岗位和人员。可以借鉴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突出成果的单位的优秀经验,结合本单位实际,让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满足单位的经营需求。规范财务报告的编制标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使财务报告能够完整的反应单位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情况。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审批制度,对财务数据的登记、入账要经过主管领导的签字同意。财务人员的任用要符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相关回避政策和资格要求,必须保证所有财务人员都取得了所在岗位的从业资格。

(二)加强资金管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部分是资金的管理,在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支付改革后,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的到了保证,但对具体的资金使用还需单位加以关注。首先,要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在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要考核单位开设账户情况。在建立了零余额账户、基本建设账户以外,要考察另外的账户是否经过了有关财政部门的批准。若事业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而私自建立,要在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给予扣分。其次,要看银行账户的资金往来。保证每一笔银行资金往来都取得了有关的凭证,有具体经济事项作为依据。不能提供有效证明的,要予以扣分。最后,也要关注事业单位库存现金情况,保障库存现金在限额以下,对存在超出限额留用库存现金的情况要予以扣分。

(三)强化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要重点考核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事业单位要强化预算管理。对预算存在执行不到位和偏离的情况,要针对偏离程度设置评价指标。在编制预算方案时,要把每个经济事项进行量化和细化,以便在对预算进行评价时可以有可以计算的数据基础。计算偏离情况占预算项目总数的程度,对偏离情况进行扣分。对每个预算指标要设置偏离的范围,若偏离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不扣分。对偏离严重的在给予扣分的同时要提供相关说明。另外,要注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将其引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中。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要有长远目光,不能只注重短期效果。

(四)注重指标结合

指标的结合首先表现为个性指标和共性指标的结合。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时,要结合广大事业单位的普遍特点和上级部门的要求设置共性指标,反应作为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能完成情况。与此同时,要是指针对于本单位和本行业的个性指标,设定独有的评价方法,使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单位的特色,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准确。其次要注重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结合。对事业单位的整体财务目标和财务管理模式,可以定性评价,通过文字材料等反应成果,但对于一些设计数据的指标要充分的量化。定量和定性的互相补充可以弥补彼此在评价方法生的不足,并且使评价更有弹性。

(五)推动单位改革

在市场化发展的格局下,事业单位要推动自身的改革,寻求发展的道路,构建核心竞争力。强化事业单位主流技术的研发,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单位内部的人员设置,精简编制。培养优秀的财务管理和绩效评价人才,保证财务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开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要重点关注大内在节约资源、服务公益方面的指标,让事业单位成为真正能服务社会又节省成本的部门。

参考文献

[1]夏晨光.略论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会计师.2007(7).

[2]陈红利.探析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现代商业.2015(4).

猜你喜欢

绩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