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美术课程的改革研究
2016-05-14林晓龙
摘 要:在20世纪年代末21世纪初,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广,国内外形势的逐渐明朗化,我国在高校教育方面注入的精力明显较以前相比增加了许多,而在高校教育发展中,除了基础教育,比如英语、数学、政治思想教育等,各项专业的专业课教育显然逐渐与基础教育平起平坐了。高校大学生作为复合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要求严格,大学四年的课程中,思修、中国近现代史、毛概以及马哲的学习都是最基础的关于学生德智的教育;每年一次的体育测试是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保证和提升;而对于美、艺术这一项因素,是一个大学生今后基本眼光以及审美观念的基础,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是对于培养出一位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教育,以综合素质为中心,发展其个人素质的各个方面,是这个社会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部署。
关键词:新媒体;美术;艺术;改革
一、新媒体时代美术专业课程改革
与人才培养的互动关系
在20世纪年代末21世纪初,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广,国内外形势的逐渐明朗化,我国在高校教育方面注入的精力明显较以前相比增加了许多,而在高校教育发展中,除了基础教育,比如英语、数学、政治思想教育等,各项专业的专业课教育显然逐渐与基础教育平起平坐了。
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飞速进步的网络以及媒体称为日常生活中的主体,而高校中的美术专业课程也即将成为一种新鲜的教育元素,进而提升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为培养全能型人才提供养料。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中美术专业课程改革与社会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社会现行发展自然形成的联系,两者之间存在的互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能量。
二、当前高校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策略
(一)存在问题
1.教学方面
当前大部分高校对于美术课程的设置还存在许多纰漏,有的甚至并没有设置任何日常的美术教育课程,这对于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疏漏。在美术课程的教学方面,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讲授美术或者艺术史为主,通过对美术艺术历史的讲授是学生仅限于在知识上接收对于美术的认知,对于美术的实践方面并没有体验,这是相对片面的教授方式,无法彻底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性,这与新媒体时代对于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是背道而驰的,虽然可以增加学生的艺术素养,但是对于艺术意识的提高没有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2.师资队伍及学生反映方面
师资队伍:高校对于美术课程设置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建立应该引起重视,教师的资质和修养是课程有效与否的基本因素。应挑选在美术专业课程方面有一定工作资历,或者有一定成就的专业教师教授,即使是在教授其他与美术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时,也应保持这种专业的教师教授队伍,这样才可以保证该美术课程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另外,一般情况下,普通专业的高校学生对于艺术专业普遍存在一种期待向往的心理,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也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和实践的热情,从而达到主动学习、乐于实践的效果。
学生反映:经过调查,大部分高校学生反映,学校中开设的美术学习课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鉴赏,欣赏大家的佳作和艺术品,而学生们并没有彻底了解对于美术的具象解释,这就使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对牛弹琴”的局面,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甚至会对美术长生厌烦心理。另一方面,学生们对于课程的时间设置也提出了异议,大部分高校将美术课程最为公选课程设置在晚上,在进行了一天高强度的专业课学习之后,学生们不管在身体还是精神方面都达到疲惫的状态,学习效率也会降低不少,因此,他们更希望将这种调节压力的艺术课程安插在专业课之中,劳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二)改革发展策略
1.以综合素质为核心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至今天,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在各个领域领先的专业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各个领域之间游刃有余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社会的首要任务。
高校大学生作为复合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要求严格,大学四年的课程中,思修、中国近现代史、毛概以及马哲的学习都是最基础的关于学生德智的教育;每年一次的体育测试是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保证和提升;而对于美、艺术这一项因素,是一个大学生今后基本眼光以及审美观念的基础,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是对于培养出一位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教育,以综合素质为中心,发展其个人素质的各个方面,是这个社会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部署。
2.完善课程内容
对于上文中提到的关于美术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部分,需要强调的是,不是要以美术实践完全取缔美术史和美术鉴赏,而是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谓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适当增加美术课程中的实践行为是课程设置的突破性的一步,迈出这一步后,关于美术课程的改革算是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史论教授和佳作鉴赏,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自主实践,创作艺术作品或者在大家的名作中感受情感和情绪。完善美术课程的趣味性设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是他们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感受艺术,在创作中升华自己。
3.加强课程比重
高校中对于美术课程在全部学习科目中所占的比重要引起重视,作为非专业的课程,美术在大多数专业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辅助学习的作用,因而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在对于新媒体时代美术课程的改革上,加强其课程比重是实现改革的基本措施,重视美术乃至艺术对于广大高校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拓展者来说已经变成一件基础知识的普及,通过主动的增加美术课程比重的行为,展现高校对于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复合型人才的决心和势在必得。
三、新媒体时代对高校美术课程的改革要求
我们现在已然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何为新媒体?即一个新的概念,是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发展到今天形成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相对便捷,覆盖面更佳广泛的技术。新媒体自发展以来从未有过消退的迹象,也不可能在近期失去其地位和重要性,生活在新媒体时代的当代大学生,不仅要熟知新媒体的意识形态,更要通过方法论来实现对于新媒体环境的分析,从全面的角度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美术课程与新媒体的关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提到新媒体不免会联系到各种形态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这些设计的意识来源于哪里呢?无非就是人脑中通过反复试验获得的有意识的、有创造性的结论,这在拥有基本艺术素养的人才看来是唾手可得的小事,而对于部分在艺术方面造诣不深的大学生来说,学习这门美术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食物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对于美术改革的要求也就愈加严格,不仅要做到与时俱进,也要做到拥有预见新媒体未来发展走向的能力,这才是进行美术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
四、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美术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强化课程资源的整合优化
解决了基础性的师资问题和课程设置问题后,对于美术课程改革的强化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授课内容太过单一乏味,有的甚至直接延用一套教学课程,从不做更新和替换,这对于在新媒体这个大环境下生活和学习的高校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课程资源不仅仅是书本上提供的数据、消息、佳作等具象的形态,也应该有精神层面的东西存在,将这些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有助于教授者制定一套更加成熟有效的教育体系。在新媒体时代中,课程资源的搜寻到不是件难事,真正难的是对这些得到的资源进行筛选和分类,从而做到强化课程的作用,使高校大学生意识到改革的严谨性和课程设置的用心。
(二)完善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设置的改革是在新媒体时代这个大背景下实现的,所谓课程改革,就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强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现代的学习方式是主动性、独特性、依赖性和问题行,而对于美术课程设置来说,遵循这四点学习方式来进行改革是最明智的选择,这使得课程设置更加准确完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新媒体时代的今天输送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新媒体时代的进步,
(三)教学方法与新媒体相结合
在教授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新媒体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扩展课教学的空间,丰富了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新媒体的帮助之下,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传输传送都可以便捷有效的传递给每一位高校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授课的教学方法在改革美术基础课程中是属于比较新鲜的血液,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这就要说到教学方法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施教可以是教师更直观更容易看到高校学生的总体艺术素养,有助于教师制定合适有效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对于生活在新媒体时代大背景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可以按照自己制定的进度来学习,有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谢雾.当前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策略[J].理论研讨, 2013年6月, 522(36):32-42.
[2]向宏年.高校美术课程资源整合优化的策略与实践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7月, 34(7):32-42.
[3]舒锦宏.关于信息技术与高校美术课程整合的思考[J].丽水学院学报, 2005年02月, 27(1):32-42.
[4]李维.跨界融合-广州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课程改革[J].跨界融合, 2005年02月, 27(1):32-42.
[5]钱默.论新媒体时代高校培养美术编辑人才应遵循的原则[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1月, 30(21):32-42.
[6]李森,刘淑娟.美术新课程改革背景的高师美术的职业特色[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6月, 30(21):32-42.
作者简介:
林晓龙,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广告设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