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丁风景画的表现主义艺术风格解读

2016-05-14王铃灵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表现主义风景画

王铃灵

摘 要:柴姆·苏丁是巴黎画派中一位杰出的、独特的画家,他的绘画对于巴黎表现主义绘画思潮有很大的贡献,他处于现代主义时期,但又不随波逐流,他的作品既吸收了现代主义艺术的优点,同时还汲取了传统艺术中好的方面,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绘画风格。通过论述苏丁风景画的表现主义艺术风格,从苏丁的生平经历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到探索苏丁绘画的技巧,主要包括苏丁绘画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等,详细说明了苏丁的表现主义艺术风格,最后总结苏丁绘画艺术的特点及其对当代艺术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苏丁;风景画;表现主义;风格解读

一、引言

在多种艺术并存的时代下,苏丁通过汲取当代与前人的绘画艺术特点,并通过自身努力创造了独特的绘画特点和艺术语言,影响和启迪了后来众多的艺术家。他所作的画作不受任何形式的拘束,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直接注入到所作的绘画作品中,在他的画笔下,笔触强烈、色彩鲜艳、构图大胆、造型夸张,每一个事物都充满着激情与疯狂,正是当时社会不安与躁动的最真实体现。他的画作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不盲目模仿前人,但同时又汲取了前人的优点,是值得研究的艺术。

二、苏丁的生平经历

柴姆·苏丁是巴黎画派的代表画家,参与新艺术运动,并成为新艺术运动中杰出的代表人物。苏丁出生于俄国的一个犹太家庭,家境并不富裕的他是家中的第十一个孩子。他从小就很喜欢绘画,为了更好地生活,他来到威尔诺,一边在当地一家照相馆打工,一边在美术学校学习,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一位医生慧眼识才,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帮助他来到世界艺术大都会巴黎。在这里他默默地苦学,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绘画知识并借鉴其他艺术大师的绘画技巧。于1919年他又辗转来到达塞雷并在此地待了三年,在这里,他的绘画技术得到了提升,画面的颜色开始活跃起来,明亮起来,变得富有生气,线条也逐渐活跃起来。但是他对自己的画作总是不满意,为了追求心中的完美,他不断地重复画一个题材,并无情地的摧毁不符合他要求的画作。正是在这样的坚持下,他才能创作出更好的、更完美的绘画出来。1923年,他来到卡涅,这一段时间,是他作品的成熟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多的艺术出现,但是此时苏丁没有随波逐流,淹没在新的艺术形式中,他始终在坚持自己的艺术特点,坚持自身的艺术追求。1940年德国占领期间,他再次经历了痛苦的考验,躲避到杜莱纳的小村。尽管受到威胁,他仍然画出了一些令人赞叹不已的风景。在1943年,苏丁因病逝于巴黎。

三、直观的表现形式

苏丁的风景画是苏丁作品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风景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渴望,同时也能看出他生命中的经历。他的风景画别具一格、不落俗套,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位大师,学习其绘画技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动感十足的构图

在苏丁的风景画作品中,画面充满不稳定性和动感。构图打破水平与垂直构图的模式,通过一些水平线的变动、倾斜及左右对角线的伸展及其在画面中位置的偏离,通过倾斜或近似倾斜来营造一种动感和不稳定感。画面中各景物相互交织,相互间动势的组织形式,使画面产生一种向外扩张的力量,创造一种流动的空间感。画中的树是舞动的,房子也是舞动的,整个世界都好像是舞动的,因此在他的画中能体会到苏丁强烈的情感及其对生命的渴望,还能体会到他内心的紧张、恐惧。

(二)夸张独特的造型

苏丁作品中的事物造型夸张,不拘泥于细节,给人一种紧张、扭曲的感觉。在苏丁的绘画中,很多时候我们能体会到生命的律动感,又能体会到一种紧张的节奏感,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苏丁的作品向我们传递一种真实,没有镇静、严肃的感觉,好像是随心所欲画出来的画作。我们能够在他的作品中读出一种流动的美感,富于张力和表现力。苏丁的风景画有一种呼之欲出的震撼力,能够带动人心,在《带红屋顶的风景》中,苏丁就运用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画中,他向我们展示了树和房子欢悦的景象,画面中的树和房子就好像是被风快要吹倒了一样,向一边倾斜,但是在这样的场景下,却没有向我们传输一种生命即将逝去的灾难感,反而能让我们觉得树和房子在扭动,在欢呼,在肆无忌惮地跳舞,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生命的律动感,随着眼球的转移,我们更能体会到画面带给我们的起伏,让人有很多的联想空间。

(三)厚重绚丽的色彩

在苏丁的绘画作品中,色彩是一个亮点。他喜欢用很厚的、未经调和的颜色和近乎疯狂的笔触进行创作。他用色大胆、直接,并且善于调和色彩,它能够将红色、黄色、绿色大胆地用在一起,但是这样鲜艳的颜色在他的画面里并不会让人感到唐突,反而就好像具有了生命一样,和谐而不失单调。互补色在他的画中时而和谐,时而对立,给观看者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限遐想空间。在他的作品《带尖顶的房舍》中,红、黄、绿三色相互渲染,色彩鲜艳亮丽,同时加上苏丁特有的使用颜料的习惯和笔触,厚重的颜色成就了一番美感。在这幅画中,房屋歪歪扭扭,和房屋周围的树缠到了一起,好像在狂欢,在跳舞,在不断地颤动。纯度、饱和度极高的红、黄、绿搅和到一起,给我们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力,引起观看者的共鸣。

(四)强劲有力的笔触

绘画中,笔触就好像是舞蹈者的肢体语言,向我们传达出整幅画作的思想。一个能够很好地掌握笔触、运用笔触来向观者传达自身感受的画家,一定是一个好画家。笔触可以帮助画家很好地展现自身的修养、技术水平,向观看者传达艺术家所表达的感情。苏丁的笔触给人的感受是强劲有力、动感十足。不论是风景画,还是人物画,在苏丁的笔下就好像是被赋予生命一样,有生机、有活力。一个画家的用笔用色的习惯会随着时间、环境、心境的改变而不断改变,苏丁也是这样,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用笔。塞雷时期苏丁的风景画很具有特点,这个时期他的用笔也有自身的特色。这个时期,苏丁每天靠别人的资助才能生存下来,再加上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无法与他人和外界正常交流,还经常因为交不起房租而不断地更换住所,这使得苏丁非常落寞,所以他将自己的感情都寄托在画中。此时的苏丁喜欢用厚厚的未经调和的颜料直接涂抹到画布上,利用笔触的旋转、切割,创造出不同的肌理和厚度,整体看来,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苏丁为了达到自身想要的效果,经常用厚厚的笔触将原本的布纹覆盖,在覆盖的过程中,又会有些遗漏的地方,这样就留下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也形成了苏丁独特的笔触风格。通过这样的绘画,向读者传递一种对生命的渴望、对自然坚强、勇敢的信念。

四、结语

苏丁在各种文化不断繁衍生长的时期仍然能够坚持自身的特点,坚持自身的风格,将自己的感情饱满地表达在自己的画作中,直面自身的感受,既具有巴黎画派的共同特征,又有自身的特点,他的画作同时具备古典、现实、浪漫、印象和表现主义的特点,是不可多得的天才。研究苏丁的绘画有利于加深对欧洲表现主义绘画的了解,对其表现技法的研究对创作实践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刘立梅.疯狂的执着——论柴姆·苏丁的绘画表现艺术[D].山东建筑大学,2013.

[2]王家富.苏丁及其影响下的当代艺术家[D].中国美术学院,2011.

[3]王东春.痛苦的历程——苏丁艺术风格探究油画研究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

[4]景欣.对生命的思考——奥德·纳德鲁姆画作中的母婴题[J].大众文艺,2012,(05):44-45.

[5]丁志平.蚕丝宣纸书画扇面的品鉴及文化价值[J].江苏丝绸,2014,(05).

[6]陈国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守望—奥尔巴赫艺术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3.

作者单位:

云南美术馆

猜你喜欢

表现主义风景画
一代宗师华崇锋华派风景画作品选
风景画
木质风景画
浅析表现主义舞台的特点
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试析希区柯克与表现主义
从德国表演主义电影《大都会》看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评《琼斯皇》中20次鼓声对人物命运不同程度的影响
智力大冲浪
名画家的聊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