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人合一思想下对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思考
2016-05-14缪然
摘 要:城市的急速发展,伴随着景观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城市景观环境的再生设计,已然成为此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解读,将因地制宜、效法自然和天人协调的理念贯穿于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对当下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思考。
关键词:天人合一思想;城市景观;再生设计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加深。除必要的工业及农业设施外,房地产业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正是因此造成了一系列的景观环境及生态破坏问题。从全球环境的角度来看,如温室效应、酸雨危害等大环境问题;从城市角度来看,如工业建筑对城市风貌影响问题;建设废弃迹地问题;城市环境维护与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1]。这些问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影响也逐步加大。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时尚诉求和对景观审美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使得旧时的景观工程成为了城市中不和谐的视觉因素,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形象。这时对于城市废弃地的后期规划、生态景观恢复,以及景观再生设计对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自然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当下在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有些设计不仅在视觉形态层面上无法产生形式美感,更无法在原有景观与后期再生景观中找到平衡点,同时他们大多把设计的重点放在改造自然使其更符合人类的需求上,从而忽略自然的规则,导致生态的破坏和失衡,更是欠缺对历史应有的尊重,无法正确地处理人、自然及历史的关系。我们亟需一种方法一种思想来给予启发,而此时往往能从古代先贤的众多理论思想中得到启示。
二、天人合一思想与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关系
(一)天人合一思想
古代人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中国哲学最突出的特点。所谓“天”,即指无所不包的“自然”,天、地、人合一就是人需要融于自然才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说,其中心在于注重顺应自然。他认为天地万物皆由道而生,天与人是统一的,只有尊重自然的本性,遵守天地间自然的轮回之道,才能把握住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最普遍原则,由此也可看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而继老子之后春秋末年,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以道德伦理为核心,提出了“人与天一”,强调人应当顺应天命。[2]此后儒家荀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则着重天人关系,通过“天人相分”论证“天人合一”,使“天”与“人”在较高水平上和谐统一。儒家学说坚持有所为,肯定人的同时即肯定了人为,要求通过人的社会实践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除了道、儒两家对其进行解释,在中国古代传统风水学中也对“天人合一”进行了阐述。在古代堪舆家眼里,“天人合一”的实质就是人要最有效地利用环境,按照天道运行的方式生活,寻找最好的自然条件或改造得最为协调,以到达人与自然融合的境地。他们认为对人类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居住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和发展。所以古人在选择地形时,通常要讲究“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符合“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才会产生“地灵人杰”的风水效益。
道家、儒家及传统风水学中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来阐释和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支持下,人们关注人与景观、环境的关系,使之达到虚实相生、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缓解城市景观环境带来的人与自然规律的矛盾。
(二)城市景观再生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1.因地制宜
景观再生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就在于尊重自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从而节省资源的消耗,使得城市环境及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因地制宜即满足了这些要求,它既是根据客观的自然环境及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从而使其变成适宜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并达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建筑环境和谐统一,使其景观环境可以形成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效果。同时对于那些地方特色浓郁、场地条件复杂的区域,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既可以节约资源的消耗,又可以创作出具有特色的景观空间效果。自然在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因地制宜更是必然之举,任何的景观再生都有保留原有景观的必要。我们必须做到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即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改造,从而达到在保证功能的同时又不破坏原有自然资源,很好地做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原理。
2.效法自然
上述说到对于城市的景观再生,我们不仅要做到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同时要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学会效法自然。人类的所有活动都与自然密不可分,设计也不能例外,景观设计更是如此,它是在自然环境下的设计。因此我们在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尤其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做到既不破坏自然又不屈从于自然。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学会如何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真正的智慧,不管是从科学上还是从美学上,自然都可以成为我们设计的思想之源。我们取材于自然的同时也受限于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适应自然[3]。而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寻求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在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效法自然不仅仅是对自然形态的单一模仿,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建立起人与自然共存的环境模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城市景观空间本身的优势,达到景观的再生目的。
3.天人协调
当然仅仅只是因地制宜、效法自然是无法做到真正使城市景观再生设计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效果[4],此时我们还需要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和谐统一起来,即要遵循天人协调的思想,使人文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在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丽江悦榕庄的景观设计上,诠释了天人协调的思想,在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再生上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设计。同时设计师又巧妙地运用了景观空间的借景手法,将壮丽秀美的玉龙雪山与酒店景观内庭完美融合,使其达到与自然融合的视觉效果。
天人协调是人类主动在人定胜天的基础上更高层次地同大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思维取向归根到底来源于天人合一。
三、天人合一思想对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启示
(一)视觉形态层面
景观之所以被称之为景观,它在形式美感与视觉感受上的特性是必不可少的。形式、色彩、质感、肌理甚至是光影,都可以赋予景观不同的灵性和美感。自然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首要目的就是景观视觉形态上的重新生成。当然这种重新生成的形式美不单是指一个静止的形象,它也是一个动态平衡协调的结果。同时在天人合一思想中认为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仅要遵循自然本身的美学规律使之达到淳朴的自然之美,也要做到人与景观、自然的协调平衡。城市景观再生设计即是可以借鉴这一思想所提炼出的诸多要素,以广州珠江后航道的景观再生设计为例,其在保留可用的景观和建筑、以起到最大限度利用周边环境的同时,又在视觉层面上使所保留的景观成为新景观的“图形”背景,让旧景与新景趋向融合。这种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改造手法,既达到了节省资源消耗的目的,同时在形式美上又符合人们对于景观在视觉层面上的需求。
(二)自然生态层面
继在视觉层面上对景观空间进行再生之后,城市景观再生在自然生态层面上的恢复,又涉及到城市环境的安全与健康问题,同时也涉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问题。其最基本的原则是肯定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两者密不可分,人们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改造大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在设计的同时考虑到因地制宜、天人协调等观念,可以有效地缓解生态环境的恶化、基础损耗居高不下、资源枯竭、景观环境质量下降等生态问题。最为典型的事例便是上海后滩公园的建造,它建造在原工业场址的棕色地带上,是上海黄浦江畔的一处再生生态景观。公园设计包括湿地、生态防洪、回收工业建筑和材料、城市农业等策略,能处理污染的河水,恢复河畔景色[5]。在设计上不仅保留了原河滩的自然地基,还将防洪堤与田谷堤岸融为一体,在保证功能的同时又不破坏原有自然资源,很好地做到了“天人合一”思想中因地制宜与效法自然的理念。
(三)人文历史层面
当然仅仅只是在视觉层面及生态层面上给予满足,并不算完整的景观再生设计。景观的再生不仅是形式上的再生,同时也意味着对传统地域文脉的一种延续。而城市景观在历史人文层面上的再生,即是唤醒城市过去的“记忆”。在广州黄埔长洲码头江岸改造的设计中,秉承对环境历史变迁的尊重,对变迁过程中人们逐渐产生的场所认同和场所记忆的尊重,在解决生态护岸、植被缓冲等基本问题的同时,其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再生做出了突出的设计。它保留了原来的旧船厂区,并对其进行保护及更新,使其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及文化传承效果,遵循天人协调的观念使景观在过去与现状之间产生平衡点,让新生成的景观成为这个城市历史文脉的一部分。从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各个方面来看,我们要了解视觉形态及自然生态的平衡是其设计的基础,而只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保持城市景观系统的健康运行,所以说文化的再生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四、 结语
城市景观环境的再生设计既是对空间场所环境的重新生成,同时也是对城市景观环境中生态系统的调节,更是对其所在地的传统文脉的保护以及延续。对于当下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无形式美感、对历史人文缺少尊重等。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中找到相辅相成解决之道,将因地制宜、效法自然和天人协调的理念贯穿于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
参考文献:
[1]尼尔·科克伍德、申为军.后工业景观——当代有关产业遗址、场地改造和景观再生的问题与策略[J].城市环境设计,2007,(05):10.
[2]孟兆祯. 师法自然天人合一——论中国特色的城市景观[J].建设科技,2003,(01):89.
[3]刘福智.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理论及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6.
[4]于海龙.风水学理论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3.6.
[5]曾丽娟.城市河岸景观再生设计探析——以广州黄埔长洲码头江岸为例[J].美术学报,2013,(06):105.
作者简介:
缪然,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及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