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孤岛”走向城市

2016-05-14曾橙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城市建筑联系孤岛

摘 要:城市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并不是新生事物,但最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化出现新的特点。从当下“建筑城市化”的定义和目标,梳理出在这一背景下的建筑空间设计策略,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总结。

关键词:建筑城市化;城市建筑;空间;联系

一、背景

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说道:“人们为了生活来到这个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居留于这个城市。”可以说这段话准确地形容了城市化的实质内容和具体过程。无论是从时间层面还是空间层面上来说,所谓城市化,其本质就是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人类所呈现出的一种可能的居住模式[1]。

建筑作为社会的产物,决定了它在文明进程中特殊的身份,透过建筑这一直观的视觉载体,我们可以窥见社会的物质结构,而城市却创造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文明。因此,在当前城市化的复杂背景下,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不再是前者决定后者抑或后者决定前者的单一模式,而是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当下的建筑要成为“城市的建筑”,而非不考虑城市空间的“建筑的建筑”,设计者应该在建筑设计中树立城市观[2]。

二、建筑城市化的目标

随着城市与建筑二者的相互促进与发展,当前建筑设计的内容日趋复杂,建筑城市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此外,越来越多的大型城市也要求一种能够串联城市各主要功能要素的复合结构。城市发展对建筑提出的新要求就是对传统建筑类型和功能单元的叠合重组,实现多种功能交叉并存的综合体系统[3]。对于建筑、城市的一体化,可以预测的是未来建筑设计的概念将不仅仅再局限于单体建筑设计的层面,其设计范围将不断扩大,甚至扩张至城市的整体尺度。

建筑城市化的目标是重新组合建筑内部功能与城市基本功能,在二者相互交融与渗透的过程中提高整体功能效率:空间上高效化,整体功能最优化;形态上集约化,建筑形体最大化利用;环境上满足城市的功能需求、情感需求、审美需求以及文化内涵等多种附加目标。强化建筑与城市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从而保持城市特有的地域场所性和文化多元性。

总之,建筑城市化将是未来建筑设计突破自身局限并且寻求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三、建筑城市化背景下的空间设计策略

(一)强化建筑和用地的开放性

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提道:“建筑没有什么不同的‘种类,只有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藉以满足人生在实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4]。”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城市综合体建筑应该提高“公众化”程度,大幅增加其开放性,营造出具有不同属性的室内或者半室内空间,强化建筑与城市的有机结合,使其能够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延续,从而供公众使用。通过这样的设计策略,各种大小不同、造型各异、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将会模糊其自然属性。这些区域与人行过街天桥、公共花园、城市街道等其他的城市关键性部位有机地融为一体,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城市界面的连续性,从而形成连续通畅的城市整体外部环境。

香港极端的地理条件,高密度的人口,迫使这座城市不得不急切地向上发展。正是香港的这种规模,与多数其他生存环境完全不同,并提供了一种与所有垂直城市相类似的生活方式图景:高层建筑以一种相对独立的姿态,将周围的环境排斥在外,变成一个缺乏与外界联系的城市孤岛。然而,香港之所以演变成今天立体城市的典型代表,是因为在地形的限制下,建筑摆脱了对地面的依赖,重新定义了地面的多种形式,以积极的姿态向城市开放,模糊室内外界限,以多层次的地面层、立体的交通体系,将城市建筑串联在同一个维度上,从而形成了开放、立体的香港城市化。

从香港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开放性在建筑与城市的良性互动之间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把城市引入到建筑内部空间,将建筑空间融入到城市之中,建立一个整体性、开放性、复合性、效率性、舒适性、标志性的公共空间,分担城市的部分公共功能,是建筑城市化的目标。在塑造城市整体公共空间的同时,也是实现城市生活一体化的目标[5]。

(二) 增加建筑和用地的可达性

“可达性”这一概念最初在城市交通规划领域被提出,用以描述某一场所和周边其他场所的相对接近或者分离情况,进而反映出这一场所满足人们对某种活动需求的难易程度[6]。正是得益于这种“可达性”,特定的场所才能够获得满足潜在的经济和社会交往活动的可能性以及现代社会人们对各种公共活动的需求,从而吸引人们来到这一空间并积极地参与所提供的各种公共活动。

在处理其主要公共功能部分时,建筑单体设计要尽可能多地与城市内部的其他元素建立必要的潜在联系。只有通过这一设计策略才能达到这种可达性,从而为大众提供可自由选择和活动的在建筑内部得到延续的城市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因人而异,可能在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也有可能是在屋顶花园或者连廊等不同的区域节点。

亚历山大在他的同名著作中认为“城市并非树形”,而是多层次叠加的半网络模式,演示了城市活动之间关系的本质。他论证的主要观点是:城市服务和设施是共生的,它们不可能彼此孤立地存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建筑中,各要素由于邻近之利以及连接并导向它们的空间形态,它们相互作用。

一个建筑或环境,一旦当它与城市之间建立了某种紧密的联系之后,就会成为一个区域的公众核心,吸引更多的市民或参观者,从而进一步加强城市与人的关系[7]。

(三)增强建筑设计过程的大众性

建筑活动可以看作一种大众参与性的活动,建筑本身除了给公众提供生存活动的实体空间和形态上的视觉观感以外,还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所以,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通过建筑这个媒介就与另一部分人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传递着关于建筑物所承载的生活方式、审美方式、文化特征等信息内容[8]。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建筑,实际上研究的是另一种视角下的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筑师应该更多地了解生活,深入到大众当中去,让每一个即将诞生的新的建筑都在一个完整的健康的关系中诞生出来,成为大众与城市生活之间鲜活的媒介,建筑则应该更多地以人为本,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即建筑的大众性情感。

这就对城市设计者以及建筑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做到设身处地为用户群体的使用需求、生活习俗和情感归属着想,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主动向社会学习,做到真正的公众参与设计[9]。公众参与的意义在于,它关注的是城市建设中最没有发言权、同时又是直接指向设计对象的普通大众,我们不能抹杀每一个公民表达自己意图和想法的同等权力。只有做到了真正的大众参与,才有可能改变目前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给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设计过程注入新鲜的血液。

(四)建筑内部空间功能的混合性

功能主义建筑出现之初是为了摆脱建筑形式的束缚,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认为建筑设计应该由内而外,且必须反映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的一致性。但是从当前建筑城市化的背景来看,严格的功能分区满足不了大众追求一站式体验的生活方式。人们需要的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功能空间,而是一种由不同规模的节点组成的相互辐射的复杂系统。两个及以上的活动所构成的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依赖于彼此之间积极的联系,例如,我们都看到过书店、DVD商店、咖啡店和电影院之间成功的相互作用。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以其敏锐的观察视角,详细论述了城市功能差异性及多样性在激发城市活力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且指出“城市的多样性以混合用途为基础”。雅各布斯认为城市是由各种物质和社会元素整合在一起的,她主张一种混合开发的模式。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的建筑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同样需要有尽可能多的错综复杂的功能相互混合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10]。

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建筑的功能混合,这也会是未来城市建设者们必须要面临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积极的姿态迎合这一必然潮流,挖掘出这种多层次复合功能的建筑背后所蕴含着的巨大潜力以及其对城市发展与公共生活的积极影响,这是今后建筑师与城市设计者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四、结语

综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引导建筑设计由满足基本的功能向多层次复合的城市化转变,是当前城市建设中急需考虑的一个问题。从国内外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将建筑放在城市的背景下去考虑,以城市建设为操作指引,才能创造出丰富的室内外一体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

所以,建筑的城市化是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建筑将不再是城市中一个个独立的“孤岛”,建筑设计者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设计观,在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前提下,重新树立建筑中的城市观,才能让建筑真正地走向城市。

参考文献:

[1]叶强.中国快速城市化对建筑发展的影响[J].建筑师,2006,(02).

[2]齐康.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许剑峰.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协同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2.

[4]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李鼎宇,唐铮铮.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城市化设计倾向探析[J].中外建筑,2006,(05).

[6]张烨.图论可达性[J].建筑学报,2012,(09).

[7]王家立.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思考[J].广东建材,2005,(10).

[8]李娅.传播学理论对建筑设计发展的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9]罗朝阳.“内城作为居住场所”——现代欧洲中心城区住宅设计的特点与启示[D].同济大学,2005.

[10]彭怡敏.场所营造的多样性研究——以混合用途为基础[J].华中建筑,2009,(11).

作者简介:

曾橙,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学建筑设计。

猜你喜欢

城市建筑联系孤岛
不再是孤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孤岛求生记
城市建筑暖通设计新理念的探析
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与环境保护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防雷研究
互联互通破“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