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的状况评价

2016-05-14李立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编写者抗日历史

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等方面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涵盖古代、近代、现代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充分体现了选材的多元化,承载历史知识特点鲜明。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的特点

(一)承载历史知识具有阶梯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具有阶梯性,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表现在内容编排上由浅入深,表述形式上从简单到复杂。如同样是抗日历史,小学和初中在承载的内容和形式上就有区别,而且在小学的不同年龄段也不一样。小学低、中年级选编的是《王二小》、《小英雄雨来》这一类侧重于反映儿童英雄个体机智勇敢的抗日故事,比较符合中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思维模式。到了小学高年级,抗日英雄突破了英雄人物个体的范围,选编了《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这类体现英雄群体形象的篇目,这也符合小学生知识、智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保持他们学习和思维的兴趣。总体来说,小学阶段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来承载抗日历史,而且故事的内容浅显易懂,集中于对抗日英雄的歌颂。初中选编的是《南京大屠杀》,内容有对大屠杀场景的描写,有对当时新闻、书刊的叙述,有亲历日军的回忆,揭露、控诉了日本犯下的滔天罪行。很显然,初中不论是在内容选择上还是表达形式上,都比小学要复杂得多。

(二)承载历史知识多元化,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

现行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包括外交史、军事史、经济史、科技文化史,中国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等,内容庞杂、范围广袤,具有承载知识多元化的特点,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既包括语文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也包括思想素养。思想素养的目标是“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材主要通过中国史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如《海上英魂》邓世昌、《“两弹”元勋邓稼先》,爱国主义精神从古至今一直传承。语文教材还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人物及事件,宣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不畏强权、为官清廉的“包青天”,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蔺相如,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他们真善美的境界和高尚的人格,通过语文教材对中小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

二、中小学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一)选择题材意识形态浓,缺少开放性

一是忽视甚至无视不同意识形态的题材。这一倾向在选择抗日题材作品时相当明显,中小学语文教材载有抗日历史的课文,语文版9篇,人教版4篇,除《南京大屠杀》是揭露日寇的野兽行径外,其它都是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

其实,在民族存亡的时刻,国民党将士也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卫国篇章,留下了一串串英雄的名字,张自忠、孙立人、戴安澜、佟麟阁、赵登禹、郝梦龄……这些正面战场的英雄,也应该被铭记;抗日英魂安息的南岳忠烈祠,这座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唯一大型陵园,完全有资格走进语文教材。

二是忽视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文化。现行语文教材承载的中国史占绝大多数,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地位的倾向非常明显。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已经证明:外来文化的冲击虽然不断,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从来没动摇过,反而不断得到完善而强大,得以传承不息。

(二)认识历史片面,缺乏客观性

一是对中国被侵略历史的认识片面。语文教材承载这一段历史时,仅仅停留在控诉、谴责侵略者暴行,讴歌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层面,得到的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以为落后就是贫穷。其实不然,鸦片战争时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甲午战争时经济总量相当于日本的五六倍。笔者认为,落后主要在于思想的落后、体制的落后进而造成的科学技术的落后,而不在于GDP的落后,是农业文明败给了工业文明,是人治、专制的社会败给了法治、民主的社会,是锁国与愚昧败给了开放与科学。控诉、谴责,不会让侵略者放弃念头;抗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也并不足以拒侵略者于国门之外;唯GDP的经济也不堪一击。只有民主、法治、开放才能让我们进步,综合国力的提高才是真正的提高,不然还是落后,历史悲剧迟早会重演。二是对国民党历史的认识片面。以孙中山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在孙中山领导下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结束了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共同抗日,承担正面战场的战略任务,历经八年血战,在盟国的援助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的紧密配合下,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国民党在历史上留下的这些痕迹,都是历史事实。语文教材应抛开偏见和顾虑,否则,历史会被歪曲,语文教材“以史为镜,鉴知未来”的功能会大打折扣。

(三)承载知识有误,欠缺准确性

第一个例子是《艰苦的岁月》承载的主题有误。首先,它是一个虚构的作品,取材于雕塑家潘鹤创作于1956年的《艰苦岁月》;其次,它反映的是海南游击队琼崖纵队解放海南的艰苦岁月。当初被放进语文教材,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把它作为讴歌伟大长征的题材,被误解达半个世纪之久。

第二个例子与《飞夺泸定桥》有关。从文章的第一句话(“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和最后一句话(“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来看,承载历史知识有误。从这两句话得到的结论是红军长征是为北上抗日。事实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开始长征,到达陕北也是沿途不断调整战略目标而最终到达的目的地。同时,有一个细节问题:从红军开始长征直到胜利抵达陕北,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并没有开始。所以,语文教材混淆了“长征”与“抗日”的历史概念。

三是《爱迪生救妈妈》承载的故事虚构。浙江“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对课文的真实性进行了考证,发现美国所有爱迪生的文献都没有关于这一事情的记载,医学史上对于阑尾炎手术的最早论述是在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说当爱迪生7岁时,根本不会有阑尾炎手术,而且油灯反射属于“有影灯”,这样的条件是根本无法进行阑尾炎手术的。课文突出了爱迪生的聪明好学,意在以爱迪生为榜样,激励学生从小善于动脑、善于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好题材,但把虚构的故事编入教材,用谎言来教育学生,这反而与教育弘扬真善美的目标背道而驰了。

三、中小学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状况改变的建议

改善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的状况,关键在于严格遵守编写教材的科学原则。

(一)编写教材应遵循的史学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编写者在选择题材时应解放思想,解除所谓的历史禁区,不要被意识形态所禁锢。《语文课程标准》说得非常明确:“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教育要造就有开放视野的人才,首先语文教材就必须具有开放性。一方面要用宽容恢宏的视野来承载国内历史,另一方面要用兼容大气的眼光来对待全球历史,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全球化的文化视野和吸纳人类先进文化的态度与意识。

2.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教材要忠于历史事实,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承载历史知识。遵循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既不美化,也不丑化,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不能为了现实需要歪曲历史事实,掩饰历史的本来面目,或用以今非古、颂古非今来误导学生。

3.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是指教材要准确地承载历史,所承载的历史知识必须正确,真实可靠。知识的准确性、可靠性是教材的第一要求,语文教材在承载历史知识时,也必须做到知识的准确无误,不然会以讹传讹,贻害深远。语文教育追求真、善、美,首先是求真,然后才是求善、求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必须严格遵循历史事实本身,传承准确的历史知识。

(二)史学原则指导下的编写建议

1.解放思想选题材

一要有宽宏的气魄,不要让狭隘的政治偏见阻碍历史的传承。“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材承载历史应该向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群体开放。尤其在选择中国现代史时,更应解放思想,要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度,全面真实地反映这一段历史。二要有通达的眼光,用全球视野引领历史知识的承载。历史中不缺题材,也不缺营养。《大国崛起》就是一部很好的题材,不论是“海上马车夫”荷兰、工业兴国的英国,还是科教强国的德国、善于学习的日本,每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崛起故事都可以进入语文教材,供我们借鉴、学习。

2.实事求是载历史

教材编写者应该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用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和唯物史观来承载、评价历史。

一要用求真精神承载历史。历史要真正起到“资治”的作用,就必须是真历史。历史是一面多棱镜,只展示其中的某一面必然会造成历史的歪曲。如火烧圆明园,直接的导火线是清政府违反国际法,逮捕、拘禁、虐杀英法外交官,于是英法作为报复火烧了这座皇家园林。但以往的历史,却把所有的责任推给了英法,这就不是真实的历史。中国被侵略历史的建构,事关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民族性格的养成,教材更应该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承载。

二要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如对国民党不能言必称“国民党反动派”,不能抹杀了它应有的历史地位。国民党主导了两次国共合作,第一次结束内乱统一了全中国,第二次领导抗日胜利,捍卫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这是历史贡献,应给国民党一个公正的评价。

3.准确无误重史学

历史知识是否正确的关键在于史料的真伪,所以,教材编写者应学会对史料进行辨伪存真。语文教材中不需要对史料辨别的文本有三类:第一类是史书文本,如节选自《史记》、《资治通鉴》等的作品。此类文本中史料的真伪,是历史学家研究的范围,是教材编写者力所不能及的。第二类是新闻报道,如《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由于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其真实性已经过当时的检验,也用不着再去辨材料的真伪。第三类为传记,是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不允许虚构,如《蔡伦造纸》、《张骞与丝绸之路》。此外,其它文本承载的史料就需要辨真伪了。“治史为求鉴戒;欲得鉴戒之用,必求真知。”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要以务实求真的态度,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对这些史料进行认真地考究。而史料的辨伪存真,是需要历史知识功底的,所以,教材编写者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丹彤.<艰苦的岁月>反映长征?错![N].广州日报,2008.

[3]来扬,沈青彧. 民间会诊小学语文教材好些课文存在常识性错误[N].中国青年报,2010.

[4]郭世佑.记问沉浮:近代史的求真之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李立华 湖南常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415000)

猜你喜欢

编写者抗日历史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