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本质浅析
2016-05-14赵兰珍
最近看到李华平教授与潘新和教授就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争论文章。李教授对潘新和教授的写作本位教学提出批评。他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对此,笔者是不敢苟同的。我们且不管语文教学是以写作为本位还是以阅读为本位,单就语文教学的现状来说,语文教学的目标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写作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恰恰是因为我们太重视阅读教学,将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把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为阅读理解文本,而没有从写作这个角度来审视文本,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斥着一种陈腐的、酸涩的气息,语文教学既不能接地气,感悟到作家所描写的生活,也不能接人气,感悟到作家的思想情感,触摸不到作家的写作思路。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非常迟钝,自然也就激发不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阅读教学的目标来说,阅读的目的是什么?阅读教学的目的又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多年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只是在讲解课文、分析课文上下功夫,但是,语文教学的效果又如何呢?我们的学生学习了多年的语文,到最后还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我们培养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不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写起文章来词不达意,语言干瘪,思路不畅,逻辑混乱,这样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有多大的意义和作用呢?当前,我们都在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那么,语文的有效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仅仅是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吗?如果是这样,我想,我们语文教学的层次也太低了。就新课标来说,语文课程是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显然,仅仅靠阅读是难以奏效的。有效的语文教学必然是学生对文本写作思路的充分体验和感悟,是对作家生活的体验、感悟和认识,没有这些,阅读教学就是不充分的,也是浮在表面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阅读教学不是指向写作,我们的学生如何才能真正深入理解文本,体会文本的写作手法,如何才能提取文本的信息?显然这只是一句空话。
一、重新确立目标,从写作角度进行阅读教学
就阅读教学的目标来说,阅读要提取信息,而要真正做到这些,没有对作家思想认识的切身写作体会是不行的。多年来,我们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把阅读教学的目的仅仅作为一种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将阅读的目的定位为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而这信息更多地又是文本的内容,我们没有从写作的角度来进行阅读教学。为阅读而阅读,因为没有对作者写作思路的理解与体会,文本始终与学生隔着一层,这样就很难培养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提取文本的信息来说,高深的科技说明文如果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我们知道的仅仅是皮毛,知道的仅仅是一些信息,这些东西一般的读者都会做到。而要真正理解文本,我们必须要从作者的写作思路上来理解,知道作者为什么要从这个方面开头,知道作者是怎么说明这个科学道理或者科学原理的。就议论文来看,论点、论据、论证,真正让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论点,也不是论据,而是作者论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别的,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如果没有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只是停留在对观点的认识上,这样的语文教学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对作者论证的事物的深刻认识,又怎么能深刻认识文本的观点。现实是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还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还没有透过语言文字真正来提高学生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学生没有对生活的切身的感受和认识,是很难真正从文本中提取出所谓的信息的。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根本,有没有这个能力是衡量语文水平的根本标志之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不起来,写作能力也不会得到提高。
二、深入文本,探究文本写作思路
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提取信息层面,还需要深入文本内部,探究文本的写作思路,从中获取写作等信息,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如果我们承认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的观点,那么,我们就不能不说,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是不错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阅读,仅仅有了阅读真的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我看未必。现在有许多教师主张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条件。的确,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他们虽然阅读纸质书的时间不多,但是他们阅读电子书或者从网上阅读的机会很大。我们且不说这样的阅读对学生有多大的作用,单是在时间方面来看学生就不可能这样做。而且大量地阅读也不一定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鲁迅先生批判旧式教育时说,如一条暗胡同至于怎么写的,教师并不说明,学生就像无头的苍蝇,胡乱碰撞。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教师能够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通过阅读反观他们自身的生活,反思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对他们生活的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通过这个例子,达到让学生举一反三的目的。”这个“一”的效果如何才能出来,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存在的价值所在。如果将语文教学仅仅定位在阅读教学层面,学生学不到语言表达的技巧,不会使用语言文字去传情达意,不会使用语言文字去说明事物事理,那么,语文教学的价值又在哪儿呢?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仅仅是一个读者,仅仅会阅读,这样的教学层次是不是太低级了呢?
三、结合生活实际,将学习语言与使用语言相结合
就语言的特点来说,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决定了语文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确,语文教学不培养作家,但是,语文教学却需要培养会使用语言文字的工作者,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这种语言文字能力都是需要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工具,新课标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说到工具,我们常常就认为又回到传统语文的工具性上去了。其实,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它都存在。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一门工具,并没有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工具性是后来人们强加给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的工具性是与语言的学习分不开的,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要真正掌握语言这一工具,除了要学习外在于我们的语言符号之外,更主要的是要内在于我们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学习》杂志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语言与生活的关系是多么密切。现代主义的语言学观点也认为,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之中,语言是人的宿命,我思故我在,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语言的思维性。因此,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不能仅仅依靠语言,还要从语言反映的生活背后去寻找语言学习和使用的根。没有这个根,语言的学习就失去了依托。
因此,无论是从语文课程的性质上来说还是从语文教学目标上来说,或者是从语言的学习上来说,阅读教学都应该指向学生的写作,都应该是为学生的写作服务的。只有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只有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探求到文本的内核,也只有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起他们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提高到写作这个高度来进行,才能使语文教学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
(赵兰珍 甘肃省山丹县清泉中心校 7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