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问题探讨”研究
2016-05-14陈静
摘 要:问题探讨作为人类社会活动行为由来已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怎么教”与“怎么学”的问题,问题探讨成功与否甚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苏教版语文课程教材在有些篇章后面设置了“问题探讨”栏目,为重新审视课文提供了路径,当前对它的系统研究甚少,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操作中问题探讨也至关重要。本研究拟在分析该栏目的设计思路、使用价值、实施情况、实践效能、优化发展等,以期更好地解读编者的编排企图与其实践操作的价值。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问题探讨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问题探讨”的内涵
(一)问题探讨的内涵
“问题”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对其有四种解释,与问题探讨相关的有三点: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才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法。问题是通向更加深入的变革和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迈克尔·富兰语)。通过问题,可以启迪学生思考,引导教师的教学目标策略方向,它本身亦是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研读范文的路径,为课文阅读完毕后重新审视课文提供了风向标。通过探讨,解决了问题,师生完成了课文再梳理与疑难点的解释与理解,也提供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途径,这些问题自然是关键点或重要之点,需要学生解答,矛盾、疑难之处则需师生共同合作探讨。
探讨既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实践过程,它反映了学生看待问题时的个性心理特质,掺杂了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认知事物,评价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关系到个体的记忆内容、思维品质。作为实践过程,它既具有合作性质,也具有个体独立操作实践性质,前提是个体的思维成果付诸实践,外化为一种行为结果,由概念→判断→推理→决策,最终要由决策结果与方案的生成,然后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被他者所接收。因而是一种隐蔽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活动。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问题探讨的内涵
问题探讨以语言或文字为载体,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咿呀学语时最简单的探索讨论,但在我国语文教材上作为一个栏目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叶圣陶和夏丏尊编著、1935年“开明”出版的《国文百八课》的四项之一“习问”(其余三项乃“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
丁帆和杨九俊主编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将“问题探讨”与“文本研习”“活动体验”三个栏目并列,追加在文本后面,成了除“积累与应用”之外新的教学呈现方式之一。从学生“学什么”来说,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它指向问题行为,并最终催生问题策略,引导问题解决。从教师“教什么”来说,启疑才能解惑,指导学生探讨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更重要“开而弗达”。同样,教师需要有疑问才能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而学生需要探讨才能形成对策。学生与教师,问题与探讨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生是问题探讨的主体,教师是主导,问题是关键,探讨是手段,解决是最终目的,只有达到中国传统的阴阳相调才能和谐共生。
二、问题探讨的设计思路
(一)问题探讨的编排布局
如表格所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有六个专题专门设置有“问题探讨”栏目,可见编者对此种学习方式的看重。问题探讨一般由三个问题构成,多则四个,以板块为单位设置题目,如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该专题设置有两个板块,“审视传统”和“认识和沟通”。“审视传统”设有《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文章一篇,该板块的问题探讨栏目围绕这一篇文章展开,“认识和沟通”设有《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两篇,该板块问题探讨围绕这两篇文章展开,其中的问题有针对单篇的,也有将两篇对比结合探究的。
(二)问题探讨的主要特征
(1)目的性
语文教材的问题探讨之所以放在课文的后面,而不是像生物或其他课程一样放在导入前面,是因为它们的目的不一样,语文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之后带着问题回到课文,重新审视课文。这三个问题一般都指向课文主旨的表达,是理解课文中心思想的核心所在,因此目的性很强。
(2)明确性
问题探讨中问题意识明确,所设置的几个关键问题条理清晰,层次清楚,难度或平行或逐层推进,步步启迪,一环接一环将学生带到思想境界的最高层,可谓“春风化雨”,编者的问题设置不模棱两可,而是十分清楚,用词用语如“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论述彼此的差异?”“怎样总结出形成差异的原因的?”,问题指向明确。
(3)启发性
问题探讨注重学生探讨该问题,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对待学生要“道而弗议”“强而弗牵”,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及个性特点,问题由易到难,逐层推进,符合不同层级学生的智力需求,并且由提示阶段过渡到问题阶段,如必修三“文明的对话”专题,“认识和沟通”板块,问题四,在提出“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比较将道理阐述清楚的”之前仔细说明了什么是比较,比较的作用,这样可给一头雾水的同学在思维上提供一个跳板或缓冲带,问题问得颇具启发性或者说艺术性。
(4)量力性
问题探讨的题目内容中规中矩,无超出学生智力的超难问题,总体上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题目探讨方式有个人独立思考的,也有讨论的,甚而小组交流的,点线面结合具有丰富性特征。如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人生选择”板块,问题一,先翻译一段,“根据司马迁和屈原的人生选择,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易操作。问题二和问题三涉及到“两者的人生选择为何不同”与“人物内心复杂心情”就偏难,但适合高智商、高情商的学生。各个层次的孩子都有游刃有余的问题环节。
(5)实践性
问题探讨既可以是隐蔽的个人内心活动,也可以以外在性的讨论形式展开,集众多智慧火花于一处。编者多次使用“讨论”“小组交流”等词汇,意在强调本活动的操作实践性。有的问题“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将问题与个人过往活动经历相结合,不再是机械学习或接受性学习,而是自主性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
(6)联系性
问题探讨紧扣文本,如“从文中”“类似的词”“这三篇文章”“结合本专题文章”等,问题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围绕课文、问之有据、问之有度。
三、问题探讨的使用价值
(一)激发动机,迁移发散
该栏目贴近学生实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个体有主动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这种动机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提供了推动力。若没有问题设置,学生脑中形成不了相关的问题意识,没有克服障碍的动机,便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趋向。问题分为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多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温故知新,耳目一新
依托问题探讨,提供温故机会,有助于学生重审课文,在学习上进行旧的总结与新的生成。既能温习旧有的知识,又能在新的理解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个性特征,独到见解,触摸思想的火花。
(三)自主学习,生态课堂
问题探讨对于具有学习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无疑于一把预习的金钥匙,靠它打开思路,支持学习系统。同时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教师改变角色扮演,由知识的灌输者成为问题的引导者,组织课堂展开有效讨论,改变课堂的生态格局,塑造一个积极开放、合作探究的生态课堂。
四、问题探讨的实施情况
本研究采取从互联网收集资料的方式,随机抽取了12节苏教版高中必修语文课程的教学实录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收束时长,学生是否参与,教师是否使用问题探讨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收束时长最长为5分12秒,最短为3秒,由于高中阶段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许多课堂缺失收束部分的精彩呈现,没有重视最后的问题探讨,美国卡罗尔的时间管理概念认为:“时间是影响学校教学成败的中心变量。”[1]收束部分与问题结合的时间有待规范。
在这12节课中,涉及到问题探讨这一栏目的仅有两节,而学生参与该栏目的只有一节,归咎其原因:
1.教师不重视
对于编者的设计意图,教师自身没有明确,在没有仔细考虑该栏目的价值,重视该栏目的意义的情况下,忽略了问题探讨。第二,教师已经找到了好的替代方案,在教学中或多或少地提到问题探讨的有关内容,并且在课堂中已经解决了,并非要放在教学最后为宜。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讲解时间过长,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为探讨,主体地位或讲解过于简单,未能深入透辟地解决问题。
2.学生不参与
学生本身的积极性不够,没有加入到课堂探讨或小组交流中来,即使课堂热热闹闹的,但讨论的根本就不是相关问题,而是闲话碎语,编者的意图仍未达成。
即使该栏目实施,实践效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教师的提问艺术性不够,未能引起学生有效思考。
虽然问题探讨设计有现成的问题,但实际操作起来,教师不能全盘照搬,一字不漏地照着读,否则未能超出学生的学习预见,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思考,深化学习。
4.在进行分组协作讨论时,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经验不足。
教师在设计该步骤时在带领学生讨论探究时的技能有待提高。
5.未能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一言堂,未能设置一个更为宽松和全面的评价机制。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孩子在不同领域有各自擅长之处,教师不能盖棺定论,而要激发他们的特长,有的孩子发散思维好,就让他们回答想象力丰富的问题,有的学生聚合思维好,就让他们回答逻辑缜密的总结性问题。
五、问题探讨的优化发展
1.制定目标,积极参与
针对教师不重视问题探讨栏目的情况,要制定目标,从根本上利用好该栏目,不负编者的编写意图,让师生积极参与,积极利用。
2.认真备课,艺术提问
布鲁姆感知有六个水平,分别是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创意,教师要在前五个感知水平的基础上,达到艺术提问,有创意地利用好问题探讨,在提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波澜、有起伏,营造好问题氛围,认真备课,才会有出彩的教学机制。
3.支持动机,自我评价
“由于各个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理论依据和教学价值追求,有着不同的操作程序和策略方法,因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不一样,每种教学模式都有适合自己特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2]奥苏泊尔将学习按两个维度分为接收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考虑到现行评价标准与机制的不完善,以老师的评价为主,成了一言堂,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到问题探讨的评价中来,自我评价和其他同学评价相结合,支持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发现学习和自我学习,让他们在问题探讨的自我评价中形成有意义学习。
4.合理分配,安排得宜
在问题探讨环节,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分配比例合理,知识能力问题与情感态度问题分配比例合理,师生共同活动与学生独立活动分配比例合理,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分配比例合理,重点与非重点所占时间分配合理。
5.删繁就简,去粗取精
教师在使用教科书问题探讨栏目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供一些补充材料,如实例性材料、对比性材料、佐证性材料、拓展性材料等。遇到基础较差,接受有困难的情况,也可做一些删减和变通。这当然是建立在教师了解学生,“特别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3]的基础上。
结语:苏教版必修高中语文问题探讨栏目对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总之,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创新开放,去粗取精,利用教学机智适时做一些变通,艺术提问,引导学生利用好问题探讨,不负编者意图。
注释:
[1]Carroll J.B. A Model of School Learning 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63,P723-733.
[2]薛晓阳,蔡澄,马兰芳主编:《教育原理与策略》,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4页。
[3]顾黄初主编:《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9页。
(陈静 江苏扬州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