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性”到“诗性人格”
2016-05-14侯玉东
当下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谓的人格包括性格和气质,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人的素质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健全的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而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当下学生的人格培养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的人格建构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目前学生人格建构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应试教育的长期盛行,给老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有句所谓的学生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在校园和学生中广为流传,甚至在不少学校被老师作为励志名言赫然悬挂于教室的正墙之上。这类现象充分说明,教育制度的功利性,导致了学生竞争行为的异化,造就了部分学生视他人为对手、视他人为敌人的自私性和利己主义特征。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和飞速发展,青少年的读书已然成了一种奢侈。公交上、地铁里、校园里、家庭中,曾经手不释卷的读书身影,已被头戴耳机、低头刷屏的身影所代替。刷屏手游成为时尚,读书思考与我们渐行渐远。与这些现象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精神变得空虚,信仰变得越来越虚无。由于社会文化、时代思潮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现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学生在心理和行为的发育成长中呈现出快餐化和扁平化特征,思维变得僵化平板、无聊散碎,对人对事的态度显得中性而消极,价值和观念趋向浅俗与庸常。
如何纠正这种发展畸向,笔者以为,涵育诗性人格乃是唯一的突破口。
二、诗性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一部泱泱大国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煌煌的诗歌发展史。上下五千年,佳作巨制数以万计,大家巨擘层出不穷。伟大的人格催生了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涵育了同时与后世更多文人们的心性。而当这种文人心性逐渐深入并集中到了人性伦理和文化审美领域,凸显在了强有力的感受和想象层面时,诗性就此诞生了。诗性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独特的人性和品格,这种人格内涵突出表现为重形象而不重理性,具有强旺的感受力和异常生动的想象力。以“诗言志”为表现宗旨,注重精神价值的开掘和生命意义的超越。以“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创作原则,注重现实参与和理想追索。追求精神层面的风骨与襟怀,在讲求情景交融与情理交融的境界营造基础上,更加崇尚含蓄、蕴藉、隽永的审美旨趣。尤其是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时空、现实适应与理想追求等诸多关系的处理上深刻地秉持和谐、平衡的态度,践行了出入方圆、有无虚实、美善等哲学主张。最为可贵的是诗性人格标举生生之美,崇尚真情、个性、韵味,弘扬人性良善和诗性真美,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而始终从具体鲜活的生活中去创化体味身心的怡悦与精神的自由,倡导在最痛苦、最艰难的生活中品出人生的甘美和诗意,从而将人的心灵和精神导向现实践履与诗性超越相贯通、相统一的既热烈执着又高洁高远的至美境界。这种以“本真、唯美与超然”为核心特征的人格,充分尊重和发展了美好人性,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对生命情韵的崇尚与创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超越,使人内心丰富而强大,使人生活得既简单而又快乐自由。这种诗性人格是一种高尚的纯粹的理想的人格。
三、涵咀诗性是必由之路
怎样涵育诗性人格,笔者以为,对诗性内涵的深入挖掘与深度解读是主要的途径和切实可行的抓手。
诗性是诗歌作品的精魂,所以,对诗性的品悟应当是古诗词教学的要务。诗性是诗歌作品的深蕴内涵,既是古人“慢炖思维”的智慧结晶,又是作者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的精华积淀,所以,品悟诗性必须注重涵咀,不断反刍,推求体味,方能得个中三味。诗性内涵庞然深邃,对诗性的涵咀,既要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哲思底蕴、审美韵致和诗意情调,从而触及到作品所描绘的鲜活的生命、丰富的生活、广阔的人生,又要从微观上透析作品的境、趣、骨、韵、味、格等深蕴内容,力求触摸到作者真实的心路历程,让学习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体认。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高尚人格的崇仰
这类作品或抒写爱国情怀、或表现民族气节、或讴歌牺牲精神、或礼赞人格正气,体现了古人对高尚人物的尊崇和对高洁人格的敬仰。如于谦的《石灰吟》、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
2.对自然万物的亲和
这类作品,不以人类为世间主宰,而是视天地万物为生命存在,亲近自然,聆听天籁,品山鉴水,悦鸟怡花,融身心于自然,置生命于宇宙,涵育情怀,体悟旨趣,体现了古人和谐与平衡的深邃哲学以及融情于物的自然态度。如李白视敬亭山为知友,对坐静望;王维以春山之静隐味人心之静等。古人的山水田园诗,几乎篇篇都是这方面的佳品。
3.对百态人生的积极关注和参与
这类作品,不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人世,而是以一种平等的积极入世态度来关注世间百态,参与凡俗生活,反映普通人的诸般诉求。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反映战乱中普通百姓的苦难遭际,表现作者推己及人的忧患之情。
4.对人生理想的价值体认和升华
这类作品,摒弃物质享受,远离横流物欲,注重精神层面的建构与发展,将追求人生理想过程中的心灵触动和精神体认诉诸于诗歌曲赋,体现了古人思想和行为正道。如李白的《行路难》、陆游的《诉衷情》、苏轼的《定风波》等,临挫折而不馁,遭贬抑终不悔,着实令人感佩。
习总书记明确指出:“砥砺品德、陶冶情操必须从小做起,从青少年学生做起。教育和帮助他们珍惜美好时光,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担当、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其自身成长成才的美好愿望。”
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理想的人格基础,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而通过涵咀诗性来实现涵育人格的教育目标,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培德方法,应当成为古诗词教学的第一要务。总之,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因其彰显的艺术才华和深蕴的精神价值,千百年来始终受到人们的喜爱。热爱这些作品,经常性地涵咀这些作品,定能对人心的洗涤和人性的砥砺起到巨大的震撼作用和深远的积极影响。
(侯玉东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 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