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2016-05-14胡存福
胡存福
摘要 现代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比较高,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各项教学活动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当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可以在实际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尝试。
关键词 学生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20-0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整个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进行相关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初中物理教学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实际特性,采用积极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在实际中发挥有效的作用,是提升整个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课堂教学要注重生活实例
在当前新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是在课堂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类型的教学都要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物理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生活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学生的各方面需求出发以此实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在《物态变化》一节中,传统教学是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好,因此要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应用模式,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实践生活服务,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物理教学也是一种从实践引导出来的课程,因此在整体课堂教学中要采用一种灵活性的教学案例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单一化的知识讲述带来的负面影响。物理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注重到了在每章、每节的开始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在《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并不是非常了解,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适当地引用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晒衣服的问题,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与日常的生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改变了传统的认知,认识到一种具体物质——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案例的引用尽量生活化,避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吸引学生的实际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推动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在课堂中自主学习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教师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体验情景,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引方向。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从各种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自主操作、自主发现。在相关问题的引导下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是探索当前教学体制改进的有效方式之一。当前的教学中很多学生缺乏一种问题思考意识,因而在实际中难以起到良好的教学目的,要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改变,避免单一性的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生从他的实验结果或者从熔化图像上很难看出比较明显的熔化过程,或者可能会发现海波由于过热而不凝固这样的问题。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专题研究。在进行专题研究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学生之中,在研究方案的确定、如何查找资料、安全操作措施的防范等方面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三、在课堂中积极利用分组教学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以创设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探疑和解疑应该成为教学工作的主轴。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按照学生座位的原始分组,采用小组比赛的方法,由四个小组的学生抢答问题并给予累积奖分,最后根据得分高低评出最佳小组和最佳答题手各一个。在讲授欧姆定律的一节中,根据研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激烈讨论,明确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必须设法控制其中一个量不变,才能研究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即控制变量法。学生讨论之后提出本实验必须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保持R不变,研究I与U的关系;第二步,保持U不变,研究I与R的关系。对于第一步,改变U,观察I,且电压的调节可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来实现,或者通过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移动变阻器滑片来实现。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比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方案要好,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学生个人设计,然后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个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分析方案的好处和不足。之后学生进一步讨论,对于第二步,要研究I与R的关系,首先要改变图中R的值,可用5Ω、10Ω、15Ω的电阻。要保持U不变,可调节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不变,这样一来可以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认识到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相应的优化分析可以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提升我国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尝试。初中学生在各方面需求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采用积极的教学管理方式才能适应教学改革发展需求,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起到适应当前物流教学发展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探索。
(责任编辑 曾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