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梦龙《愚公移山》课例提问艺术浅析

2016-05-14王剑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钱梦龙愚公移山提问艺术

王剑

内容摘要:钱梦龙《愚公移山》课例提问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一、点拨诱导,启发思维。二、此意在彼,直题曲问。三、巧选角度,变中求异。四、低起点,逐渐深入。

关键词:钱梦龙 《愚公移山》课例 提问艺术

钱梦龙是我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是语文“导读法”教学的倡导者。他的“导读”讲究“三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具体到课堂中,强烈的问题意识、灵动的发问技巧、务实的训练方式是其语文教学的精华。《愚公移山》课例充分体现了钱梦龙“三主”导读法教学的特点,是其最成功和影响最大的课例之一。该课例是钱梦龙1981年4月初在杭州参加“西湖笔会”时,借用学军中学初一学生上的一次“尝试课”,这是他第一次借班上课,也是第一次在一个陌生的班级中验证他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课获得了巨大成功,并产生了广泛影响。该课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至今还很少看到有超越他《愚公移山》的文言教学课的。通过该课例的教学实录,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文言教学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整体阅读中培养情趣,以情趣带字词,以字词促升华,情意趣智,听说读写辩论融为一体,学生潇潇洒洒走进文言文天地,痛痛快快的感受文言魅力。整个课堂气氛是十分活跃的,而激活这课堂气氛的无疑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巧妙提问。下面对该课例的提问艺术作一浅析。

钱梦龙《愚公移山》课例中的提问具有以下艺术特点:

一.点拨诱导,启发思维。

点拨诱导,启发思维是该课例提问的一大艺术特点,这既是钱梦龙的教学理念,也是由“导读法”的特点所决定。“‘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经这样一点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寻找文章里另外的例子,加深了学生的听课印象,巩固了“以”作“凭”讲的语文知识,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类似提问在该课例中比比皆是,如“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那么不倒装应该怎么说呢?”“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你们看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等等。

二.此意在彼,直题曲问。

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该课例将曲问艺术应用的非常巧妙。如“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提问的目的并不要让学生回答愚公的年龄,而要让学生掌握“年且九十”中“且”字的词义。又如,“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孀妻”、“遗男”两个词的词义。曲问的例子还有“智叟是年轻人吗?”曲问是将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该课例中的许多提问角度选得很巧妙,使问题具有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文章里愚公妻和智叟两个人讲的话咋一看差不多,但仔细一分析,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由于问题角度选的好,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样的提问还有“愚公究竟笨不笨?”“智叟这个聪明老头聪明吗?”都是从新的角席巧妙切入,起到了变中求异的效果。

四.低起点,逐渐深入。

将问题设计成不同层次,由近及远,由易及难,逐渐深入,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如“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回答“七八岁”。教师接着又问“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这样一问根据学生的回答可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龀”字的意思,达到了知其所以然的程度。此类提问还有“你们觉得这段话讲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这样的提问起点低,逐渐深入,通过不断追问,逐渐达到了化难为易的目的。

该课例的提问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所提问题太多。该课例教学时间为两课时,按每课时45分钟计算共90分钟,据不完全统计课例中的提问多达120个,平均每分钟1.3个。这样多的提问,容易使学生思维高度紧张,在上课时产生疲劳。二是问题分布层次、难度比例不够平衡。据统计,知识水平的提问58个,占48%;领会水平的提问44个,占37%;分析水平的提问18个,占15%。通过统计比较可知分析水平的提问偏少。三是有的提问的必要性值得商榷。如前面已经问过“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后面又问“可他年纪已经多大了?”似乎没有必要。又如“请你解释一下,好吗?”这样的问题也似乎没有必要,可直接说“请你解释一下”就行。

综上所述,钱梦龙《愚公移山》课例中的提问具有多方面的鲜明特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虽也有不足,但瑕不掩瑜,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

(作者单位:山东青州市谭坊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钱梦龙愚公移山提问艺术
做转化后进生的高手
影像艺术家杨福东与劳斯莱斯汽车合作艺术短片《愚公移山》上海全球首映
《愚公移山》——杨福东影像新展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探讨
试论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教学思想
浅谈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教育思想当今的意义
试论钱梦龙“主体—主导”说的正确理解与运用
《愚公移山》一课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