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解大考

2016-05-14赵方忠何佳艳

投资北京 2016年5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北京市

赵方忠 何佳艳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明确“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并作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来,北京市始终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拓展和深化与津冀的合作,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向前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正在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向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阶段迈进。

2016年,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有哪些新的动作和亮点?

2016,重在项目

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海臣介绍,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推进过程中,2014年北京主要是控增量,制定了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严把产业准入关;2015年主要是加大“控”的力度,提高准入门槛,同步启动存量疏解,先行推进了一批疏解示范项目。

为确保2017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必须在项目推进上取得更多突破,特别是在体制机制上推动更大改革创新。

为此,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单位日前发布了《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年重点项目》。2016年重点项目共安排了8大类45项任务,在内容上既突出了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也明确了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转移对接等3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任务。

王海臣介绍,此次发布的重点任务包括:有序有效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大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力度;加强产业转移和对接协作;加快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内生动力;切实加强组织实施等。

关于2016年重点项目的推出背景,王海臣谈到,2016年重点项目,是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年工作要点及北京市2015-2017三年工作要点研究制定的,与本市已出台的贯彻意见、三年工作要点和即将发布的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共同构成本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揽子政策文件,形成了当前(2016年)有重点项目、近期(2017年)有工作要点、中期(2020年)有五年规划、远期(2030年)有贯彻意见的一揽子推进体系。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一项没有经验可循的创新性系统工程。无论是从产业、公共服务、人口规模、建设用地等方面加大严控增量力度,还是从城市功能重组、健全倒逼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引导存量疏解,都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目前,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的推力和津冀两地的拉力正在汇聚形成强大的合力,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今年,北京市将按照市区统筹、形成合力,区域联动、系统研究,破解难题、取得实效的思路,突出“三个聚焦”,确保非首都功能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三个聚焦精准疏解

疏解并非一疏了之,而是让北京的优质资源配置到河北、天津后产生更大的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很显然,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地疏解,已经不足以解决一个区域的问题。需要从一个点出发,对一个片区统筹考虑,实现重点区域集中连片疏解。

为此,北京市提出“三个聚集”。

一是要聚焦重点区域,选好点。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在疏解统筹上,今年市级层面将强化机制、政策和区域统筹,各区也将系统谋划,抓住1-2个重点区域集中突破,整体提升,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据介绍,目前,北京城六区政府正在研究制定重点区域疏解治理、以重点突破带动区域整体疏解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意见,其中东城区研究提出故宫周边地区业态疏解转型升级的意见,西城区研究提出动物园地区统筹疏解治理和产业升级的意见,朝阳区研究提出“一绿”范围内6个乡区域统筹治理和产业升级的意见,海淀区研究提出中关村大街整治及锦绣大地批发市场疏解升级的意见,丰台区研究提出南苑地区统筹疏解治理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同时,市京津冀协同办正在抓紧研究促进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和实施路径。努力做好功能疏解与人口调控、城市管理、产业提升的结合,实现疏解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

集中连片的疏解为产业转移到津冀后形成集聚效益奠定了基础。

二是聚焦重点平台,对好表。

对市域内,北京研究制定疏解腾退空间管理和使用意见,管住并用好腾退空间,防止功能疏解之后人口再聚集;

对市域外,北京会同天津、河北研究制定产业转移对接合作平台规划建设意见,围绕集中构建“4+N”产业合作格局,加强承接载体的统筹规划和布局,引导企业向具有专业优势的平台集聚,实现精准对接,精准疏解。

目前,河北省围绕自身功能定位正在研究出台相关规划,天津也开展了相关研究论证,为指导意见的制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为保证承接平台能够接得住、留得下转移企业,北京将会同天津、河北进一步加快承接地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高承接地承接能力,共同建设优势专业化承接平台。

三是聚焦重点政策,逐个突破。

目前,北京市已经制定出台了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分享实施办法、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完善差别电价政策、非居民用气和用热分区域差别价格政策、规范落实企业搬迁政策等5项政策,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撑。

为进一步调动疏解单位外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北京正在研究制定控增量、疏存量两个政策意见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配套政策、推动调整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涉及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加快推进非居民用水、用电方面的分区域价格改革。同时,正在研究建立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激励机制,研究设立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导资金,进一步加大对疏解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个聚焦”变传统的“大水漫灌”式疏解转移为“精确滴灌”,在实际操作中,也创新出了诸多合作模式。

以昌平为例,一是政政合作模式。昌平与怀来县政府签署了《昌平区与怀来县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关村昌平园怀来分园共建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中关村昌平园怀来分园,园区总占地面积3000亩,已先期启动500亩规划建设工作,推荐14个项目作为一期入园项目到怀来分园新建研发生产基地;二是政企合作模式。昌平与张家口宣化区政府初步就商贸流通、生产服务、仓储物流等第三产业转移、项目落地达成共识,并拟规划3处逾3000亩土地作为商贸流通、仓储物流建设发展区:三是企业联姻模式。通过昌平农业企业外建生产基地,解决当前昌平区土地供应不足问题。目前已有5家农业企业在天津武清、河北承德等地建立草莓、蔬菜等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000余亩,北京黑六公司在河北宣化建设3万头规模的黑猪养殖基地。北京市与张家口产业对接的首个项目——福田汽车绿色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在河北宣化北山工业园区正式启动,分两期将泵送机械、起重机、渣土车等业务搬迁。

三个领域率先突破

早在中央确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初,北京市便会同津冀两地提出,通过制定实施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对接协作年度任务项目清单等,在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尽快取得协同发展成效。

今年年初,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对外透露,根据2016年计划,连通京津冀三地的京秦高速、首都环线高速、京开高速将在2016年开工新改扩建。

在三条高速路开工建设的同时,一些建设中的京津冀“断头路”、“瓶颈路”正在打通或扩容。京台高速北京段、京新高速延庆路段、108国道鲁家滩村至南村改建,以及G104、G105、G107等一批国省道改建提级工程都将在2016年迎来新的进展。

除了道路方面的互联互通之外,据了解,京张铁路、京霸铁路、京唐城际、京沈客专等一批重点铁路项目也相继开工。在此基础上,三地正着手制定出台缓解交通拥堵总体方案,加快治理交通拥堵。

生态环境保护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三地以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为重点,坚持保护与修复并重,实行山水林田湖统筹治理,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

2016年,北京市将全面落实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和压减燃煤工作方案,健全区域生态保护联防联控机制,继续支持实施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研究推进野三坡—百花山区域等一批环首都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

产业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质内容和关键支撑。

2016年,三地将集中推动构建“4+N”产业合作平台。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在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建设投资公司,制定完成先行启动区开发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先行启动区将已经进入建设阶段;

张承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对口帮扶为重点,北京将充分发挥市属国企产业项目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绿色产业到张承生态功能区发展,旅游、养老、农业各类合作项目加快推进;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共建方案已初步完成,并拟定了共建目标和定位、规划布局、发展模式、管理体制、政策建议、进度安排等,下一步将重点从园区规划、建设运营、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产业集群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建设、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强化合作;

针对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规范落地,两地共同签署了《关于北京新机场建设跨省域管理框架协议》,为京冀两地主管部门开展建设期监管和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张北云计算基地、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一批合作园区的建设也正在加快推进之中。沧州渤海新区康辰制药、普瑞东方、协和药厂等9家企业已先期开工。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北京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