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泽试点智慧型地下管廊
2016-05-14李焱孟为
李焱 孟为
继北京未来科技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之后,北京丽泽商务区正在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建造新一代智慧型地下管廊系统。
它不仅将原有的供热、供水、电信、电力、有线电视等各类公用类管线集中敷设,盖一个共同的“房子”,而且请来机器人充当“管家”,“家”中的跑冒滴漏全都逃不过机器人的火眼金睛,更为完美的是,问题还没有发生,地下管廊的各类安全问题已经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地下管廊大工程
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是我国城市发展多年以来的陈疾。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频发,地下管线老化、内涝严重、马路拉链、污水垃圾处理不到位等“地下”问题已然成为城市功能短板。
“一场暴雨,就会引发市民们戏称的‘看海现象,这还是在一些大城市。”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时指出的,“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我们的地下管廊建设严重滞后。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很有必要!”
地下综合管廊通俗讲是地下管网里比较高大上的一项新技术。从技术角度来讲,相当于以地下结构空间作为一个载体,实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能碰到的地下的水、电、热等各类管线集中敷设在这个结构空间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原来传统的分散建设的单根管线,有了一个自己专属的空间。由分散到集约,不仅可以节约地下空间,而且对于管线运营维护管理都有很大的好处,将大大延长管线使用寿命,提高管线服务可靠性,因此有专家称地下管廊为“地下高速公路”。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一改此前每一类管线基础设施各自独立布局的局面,可以提升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重复作业以及维修维护过程中资源浪费的情况。
李克强总理指出:“过去,因为体制分割,许多城市的路面常常是‘你挖了我填,你填好我再挖,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一新模式,把各种地下设施都引入管廊,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
有关部门测算认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牵涉社会资本投入,带来的公共产品和基础建设投资不可小觑。如果每年能建8000公里的管廊,每公里1.2亿元,就是1万亿投资。如果加上拉动的钢材、水泥、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投资,以及大量的人力投入,拉动经济的作用更明显。
节能降耗减排先锋
地下综合管廊到底长什么样子?
在北京市丰台区丽泽商务区在建工地上,记者从一个尚未封口的巨型大土坑下到了正在施工的“地下管廊”工地现场。管廊距地面十几米,走进地下通道,记者发现由水泥构筑的舱道颇为壮观,大概有四米宽,两米高,中间是宽敞的检修通道,可以容两人并排通行,左右各两大根管线笔直地向远处延伸。
项目建设方北京华源热力管网有限公司相关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进入舱道的是为园区供冷、供热服务的四条管道,同时还有保障管道安全运行所需的电力、通信、通风、排水、照明等设施。供热供冷管线由支架托起敷设在地面;电力、通信、通风等利用舱道上方空间,悬在舱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引入机器人后,机器人可以凭借管线及设施上固定的支座间距和标识,完成常规巡检和定点检查等任务。”
因为地形的问题,管廊并不是一通到底的,中间会有多个爬坡或者拐弯,而聪明的机器人可以翻墙爬壁,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通过不间断巡检,扫遍地下舱所有的角落,一旦有紧急情况,机器人在巡检过程中可报告地下监控中心,通过大数据比较和人工判断就可以监测到报警并及时处置。
相关项目负责人说,管廊还预留了部分管线位置。这意味着,将来丽泽商务区如果需要铺设新的管线,无需在路面“开拉链”,也不需要重新开挖管沟,就可以在管廊中穿过。
丽泽商务区地下管廊总管网长度达9.1公里,华源公司采用国际领先、国内首创的“冷热同网、冷热切换、路面无井盖、检修不破路、维护不占路”等技术,实现“源、网、站”一体化设计,减少路面井盖约150个,将最大限度降低市政设施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同时,冷热同网可节约市政路由7公里。换冷换热系统统筹设计,可使商务区用户建筑面积增加约20000-25000平米。采用区域集中能源供应方式,年节约标煤约110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000吨、减排颗粒物约450吨。
采用冰蓄冷技术,年可转移电力高峰约1500万度,减少电力装机容量2万千瓦。利用京桥热电厂夏季发电余热作为集中供冷的能源,可减少商务区夏季制冷电量消耗1460万度。
而在节约水资源方面,采用区域集中能源供应方式,每年至少可为丽泽商务区节约水资源50万吨;采用大型集中能源供应方式,有利于使用中水,每年可节约自来水资源150万吨。
“事后补救”到“提前预判”
丽泽智慧型地下管廊工程属示范项目,在地下建设综合能源站需在很多方面进行探索,也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进行了不少尝试。
地下工程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里子”工程,更是“良心”工程。
相关项目负责人说:“如何体现质量与技术的水平,拿材料来说,我们在施工中引入了航天级材料,造价增幅不足百分之十;又比如我们在施工中使用的支座,是从德国引进的技术,虽然价格贵,但效果好很多,稳定性好,将来运行检修成本几乎为零。”质量监督站老专家经过现场勘验后不由赞叹:“你们彻底改变了市政管网建设施工管理的理念。”
传统施工中热力管线不能有电,供热管网温度高达五、六十度,人很难进入,年久失修的管网完全是管理盲点,安全隐患严重,亟需改善。自从地下管廊建设把电引入管沟廊道后,地下公共管线的管理从“马灯时代”一跃进入“蒸汽机时代”。运行中的管控、调整不再是人工了,机器人替代人工,实时远程监控。
谈到人工智能的替代,相关项目负责人说:“原来每到供暖季,我们都要雇佣大量外地农闲民工,属于季节性工人,素质往往不达标。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后,不仅运行成本大幅降低,而且可以很好地解决安全性、责任心以及工作效率等问题,管网运行水平将大幅提升。例如,酒店写字楼下班后,通过机器人20分钟即可停冷停热,可以实实在在为用户节约能源费用。”
具体来讲,每年供热管网有两个最大的风险时间点,一个是11月初,另一个是11月底,管道升温打压,管壁热胀冷缩很容易出现问题。一旦爆管,要通过人工进入管道,关闭阀门,紧急抢修,严重影响周围群众的生活。采用机器人在地下管廊巡检后,通过遥控,机器人可以定时测算钢管壁厚,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完全实现由“事后补救”到“提前预判”,彻底杜绝城市基础设施运行风险。
“地下管廊建设让风险看得见摸得着,把不可控的风险变成可控的风险。”相关项目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