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宪法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6-05-14李玉德

法制与社会 2016年5期
关键词:宪法学教学改革高校

摘 要 宪法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改革力度不大,办法不多。教师对于宪法教学改革有畏难情绪,学生学习宪法学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本文针对高校宪法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宪法教学目标和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重点探讨宪法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进行思考,然后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为高校宪法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宪法学 高校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玉德,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法制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222-02

一、宪法教学改革的意义

宪法是法学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其中包括了宪政理论、宪法历史发展以及宪法规范等内容,概念性和理论性较强,是法学研究的基础课程。高校自大一就开始了宪法课的教学,它是以后法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奠基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而且对今后走向社会,形成自己的法制思维观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学好宪法课,普及宪法知识,使大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宪法理论和制度有个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于弘扬宪法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意义重大。针对高校法学专业宪法教学的地位偏弱,改革的进程迟缓,教学方法陈旧等实际问题,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应该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宪法学的教学现状

实践使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宪法教学水平如何,就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检验,教学方式如果得不到受教育者的认可,就意味着教学上有亟待改革的方面。

(一)宪法教学方式的改变不大

对于高校法学教育的方式,国际上存在着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两大类。前者主要应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为演绎法,以讲解法律概念为始点,然后系统地讲授理论;后者采取的是案例分析,教学方式为归纳法,利用一个个现实中的典型案例,来说明法律的原理。我国高校的宪法教学遵循的是法学教育传统,认为师者,就是传经授道,任务就是把宪法知识教给学生,依靠学生自身的认知和悟性来吸纳。所以,宪法的教学方式是刻板的,虽然经过了几轮的教学改革,对于宪法教学来说,动静不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没有树立起来,师生间的主客体关系始终存在。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有主导地位,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授课,从理论到理论,仅有的案例分析也比较陈旧和类同,与现实社会有着一定的距离。这种教学方式对于系统地掌握宪法理论,准确地理解法律条款是必要的,关键要看学生能够学到多少理论知识,能否能够在实践中应用。

(二)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不高

宪法的教学现状在学生身上清晰地表现出来,宪法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教学方式的不适应性。教师单纯的宪法理论讲解,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只能获得表象的宪法知识,形成的只是一个个条款意象,研究方式也是纸上谈兵。由于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单向灌输,并没有和学生形成双向的沟通和互动,主动讲授和被动接受形成的传导的隔阂,使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受到压抑,学习兴趣骤减。宪法学的内容繁杂、章节罗列、条款众多,既有国家制度、公民权利以及国家权力等重大理论问题,又有普通社会生活中的繁琐的宪法规定,同时还包括了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科等学科的许多制度问题,掌握起来颇费精力。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宪法学习视同“背书”,属于高级的上层建筑,与今后的就职创业关系不大。他们普遍感到学习宪法找不到兴奋点,提不起学习的情趣,感到枯燥和乏味,只是抱着应付差事,不挂科就行了的心理,教学目标在实践应用中无法实现。

三、宪法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问题

宪法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最终让学生学到什么,教师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师生的认识也不同。

(一)宪法学教学培养目标的问题

我们的宪法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高大上的课程,事关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培养目标就是国家的高级法律人才,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所以,教师的授课是站在高瞻远瞩的高度,俯视社会生活。在学生眼中,觉得宪法学教学目标是培养法学家,或者是高级法律工作者,对于自己来说离那个目标太远,将来的用途不大。师生间的教与学不在一个节点上,既不能相互融汇贯通,也不能在教学上形成互动。教育者侃侃而谈,高高在上,似乎在云中漫步;受教育者仰头聆听,虽听得如醉如痴,只觉得自己只能是好高骛远。这种教学思维,脱离了宪法学作为法学基础课的设置,也背离了宪法学教育以培养“宪法人”为使命的宗旨。学习宪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使学生树立宪法意识,用法律的思维方式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成为真正的守法公民。

(二)宪法学讲授内容的问题

宪法学的授课内容包罗万象,需要掌握的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是大范围地灌输,不分主次地统统来一遍,然后就是大量的背诵和默写,直到通篇对答如流为止。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抓不住重点,在学习后对宪法总体内容不能有一个基本认识,对于宪法的应用一片茫然。比如宪法实施部分,这是宪法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宪法实施概述、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司法适用、违宪审查等等,这些内容应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该更多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加深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经验。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把这些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起来,而是从理论到理论,对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提高,培养学生应用宪法的过程分析帮助不大。

四、宪法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宪法教学需要进一步改革,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高校领导要提高对于宪法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宪法教学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摒弃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树立培养“宪法人”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实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一)大力提倡师生讨论法

宪法基础理论非常抽象,教师在讲授每个章节时,可以重点选择其中的重点内容,针对其中的宪法学问题拟题,然后由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的角色在改变,他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研究和解决问题,最终由学生通过问题的解答独立完成学习小结或小论文。在各个小组之间可以采取交流、讨论、辩论、打擂等形式进行互动,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协调和帮助。这样就能够改变过去呆板的课堂教授方式,创造一个较为活跃、主动、融合的教学环境,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使教学内容通过交流的形式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在学生讨论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就是比较激进、偏颇的观点也要让他们尽情地发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交流以一方的身份进行引导。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他们法律思维能力的构建。

(二)积极推广案例分析教学法

宪法教学理论性很强,有时使学生很难理解,容易产生厌烦情绪。采用案例教学法,就把学生带入具有一定故事性的案例之中,无形中就会刺激和启发学生的兴趣点,在研究和分析中掌握各个章节的宪法要点。这要比死记硬背宪法条文效果更为明显,对于实践的应用更有帮助。劳伦斯·来恩在《欢迎学习案例法》一文认为,每一个教学案例,都是给学生提供了正确解释法律的样本,把真实的现实社会带入了课堂,提高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上课前把所要学的宪法内容和相配合的教学案例交给学生进行自习,上课后让学生直接进行案例分析,可以允许多种观点存在,最后由教师把理论和案例结合起来给予正确的讲授。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而且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选择使用诊所式教学法

“法律诊所”是一个舶来名词,意思是我们解决学习中问题的难点,就像医生看病一样,宪法课堂就如同诊所。现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利用宪法打官司,法官、检查官、律师有很多都是宪法方面的专家。在讲授外国宪法时,就可以选择法律诊所式教学法。首先由教师来设计教学主题,学生在这个“诊所”中不断地丰富和增加教学内容,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直观地接触到国外的宪法案例,教学方式所设置的氛围十分逼真,学生可以真实地用律师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和辩论,用大量的事实和证据去阐述自己对于宪法理论的理解。不仅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宪法的仰视和敬畏。

(四)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学法

采用多媒体对宪法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相当重要,它通过计算机技术,应用图文、音画、视频等手段,将概念化、程式化、逻辑化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展示,对于化解宪法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相当有效。宪法教学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平台,把平时难得见到的典型案例、背景资料、宪法文库等变成常用的学习资料;同时把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课堂集中讲授和辅导,课后通过多媒体进行研究和讨论,使教学时间得到更好的利用,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学生都拥有手机的现实,构建宪法学习的QQ群、微信群,进行广泛的学习交流。通过网络这个载体,提高学生的文献和案例阅读量,得到原始资料的积累,为今后的学习积蓄更多的能量。

五、结语

宪法教学改革很有必要,它能够改善当前枯燥的教学现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方式单一、方法简单、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是对我们宪法教育工作者的鞭策,也是对广大学生的期望。宪法教学通过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的改革,让学生深刻理解宪法的功能和权威,逐步形成对宪法信仰,为国家培养出新时期的“宪法人”。

参考文献:

[1]刘雅芬.高校宪法教学改革的探讨.法制与经济.2015(19).

[2]李智.关于法律基础高校课堂的构建策略.商.2013(4).

[3]薛丽珍.地方高校宪法学教学改革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

[4]胡建华.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理论教学改革初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报.2014.

[5]尹晓红.宪法学教学方法改革之思考.人才资源开发.2014(12).

猜你喜欢

宪法学教学改革高校
宪法学学术活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民法典编纂的宪法学透析
2012年其他重要宪法学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