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2016-05-14邱炳林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灌肠

邱炳林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的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中基本治愈38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有效率92%,无效者占8%。结论 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加灌肠治疗该病56例病人,取得较好疗效,有效率达92%。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灌肠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nem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56 cases of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2 were treated. Results In 56 cases, 38 patients were cured, 13 cases improved, 5 cases ineffective. The efficiency is 92%, invalid accounted for 8%. Conclusion We used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plus Enema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in 56 patients, obtain better curative effect,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2%.

Key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Enema

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结)是指发生于直肠与结肠部位的一种原因未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炎症性肠病,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消化道常见病和疑难病,严重者可有发热、关节炎、虹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等肠外症状及结肠大出血、穿孔、癌变等严重并发症.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溃结患者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29~72岁,病程半年至11年。病灶位于直肠29例,乙状结肠22例,右半结肠5例。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病变的肠段肠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增粗,部分有糜烂、出血,溃疡散在分布,严重者病变肠管几乎无正常肠粘膜,粘膜表面有假膜或脓性分泌物覆盖,周边明显红肿,可见岛状粘膜再生。

1.2治疗方法 白头翁20g,黄连15g,黄柏15g,秦皮15g,白及15g,苦参15g,地榆15g加水200ml,熬至100ml,温度降至40℃左右,取灌肠液经肛门用一次性灌肠器连接肛管,肛管前端涂石蜡油轻轻插入15~30cm(具体视病变部位而定),将药物缓慢注入肠道内。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者取左侧卧位;病变在升结肠者,取右侧卧位,以促使药物能够到达患处。同时臀部及床尾均抬高10cm,每次灌肠后卧位时间不少于30min,10天为1个疗程;间隔5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病情好转(2个疗程)后由每天1次改为每周2次。大便干结者先清洁灌肠,清除肠内粪便,再进行药物灌肠。在中药保留灌肠的同时,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配合内服柳氮磺胺吡啶,发作期每日4-6g,缓解后每日2g,病情稳定后渐停药。

1.3疗效判定 按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治愈:消化道症状完全消失,全身症状好转,如大便完全恢复正常,结肠镜检显示肠道粘膜基本恢复正常,无溃疡出血。显效:消化道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轻度炎症反应,大便常规正常。好转:消化道症状好转,仍有轻度腹痛,间断腹泄,结肠镜检肠道粘膜病变程度减轻,仍有轻度充血、水肿。无效:消化道症状无好转,结肠镜检肠粘膜病变无明显改善。

2结果

基本治愈38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有效率92%,无效者占8%。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由于本病主要侵犯肠粘膜或粘膜下层,伴有糜烂和浅表性溃疡的非特异性病变以远端结构为主。中药保留灌肠是通过直肠直接给药的途径,能使药物直达病处,又可避免上消化道酸碱度和酶对药物的影响,保持药物性能,使药物吸收更为完善,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从而达到消肿抗感染,改善微循环,使粘膜修复、溃疡愈合而达治愈的目的[1-2]。所以直肠给药疗法为治溃疡性结肠炎常用方法。其中包括保留灌肠法、直肠点滴法、直肠喷粉法和栓剂塞肛法等,其中保留灌肠法最常用而普通的一种。白头翁汤中白头翁清血分热毒,黄连、黄柏、苦参均为清热燥湿中药,秦皮具有收涩止痢之功。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现代药理研究黄连、黄柏主要成分为小檗碱,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达到止泻作用;其煎剂能较强的抑制各种微生物的生长[3]。柳氮磺胺吡啶(SASP)是溃结的首选药物,口服后吸收很少,药物在结肠内经肠道细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与磺胺吡啶。5-ASA对结缔组织有显著的亲和力,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抑制炎症,而磺胺嘧啶吸收后具有抑菌作用。

因此中西药合用,免除了单用西药诸多不利因素,提高了对本病的疗效,为探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开辟一个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胃肠病学,2001(6):562.

[2]聂晶,孙自勤.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6(6):382-384.

[3]王锦鸿.新编常用中药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20-21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灌肠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