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经血传染病在医护者职业中的危害及其防护

2016-05-14张海燕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锐器体液针头

张海燕

本文谈谈经血传染病在医护者职业中的危害及其防护。

1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

1.1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导致医务人员职业,的罪魁祸首是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如针头、缝针、刀片等,约占86%,其他途径为粘膜(眼、口腔)接触病人的体液,以及手部皮肤伤口接触病人体液。护士是医院中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急诊科、手术室、产房和透析室是针刺伤的高发科室。针刺伤最容易发生的环节是在针头使用后到针头丢弃这一段过程,如进行过多的处理:回套针帽、摆弄针头、取下针头、浸泡、毁形、送针头去处置等。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其危险性不小于拿着一个暴露的针头,由此动作所发生的针刺伤占针刺伤总数的10%~25% ,甚至高达50%,将病人的体液标本从注射器注入标本容器、针头使用后没有及时或就近丢弃针具等也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因素。除了针刺伤以外还有传递尖锐器械,刀片、缝针刺伤,玻璃割伤,处理被体液污染的尖锐器械等都是导致针刺伤以外锐器伤的最常见情形。一些非刺伤性接触,如气管插管、紧急处理大呕血、采集和运送血液标本、接生等都可能因为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用品,而使病人的体液进入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或飞溅到口腔、鼻腔、眼睛。

1.2 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大多数的职业暴露是不至于引起感染的,引起感染的因素是:病原体的种类、什么样的接触、接触的血量、接触病人血中的病原体的量。HBV:如果注射过HBV疫苗并已经产生了免疫力,基本上不会被感染,没有经过HBV疫苗注射者,若被含有HBV病毒的针头刺伤或割伤一次,其感染的几率是6%~30%。 HCV:医务人员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几率为1.2%~10%。 AIDS:被含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是0.3%。被含有HIV的血溅到眼睛、鼻腔后,平均感染的几率是0.1%,含HIV的血接触到皮肤上的感染几率估计是小于0.1%,但如果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新鲜伤口)或者大而积的皮肤长时间接触大量的血,则感染的机率将增加。由于职业原因,医护人员持续的攀露累计起来感染HIV的危险较大。一个外科医生累计感染HIV的危险可高达1%~4%,护士是医生的2倍。针刺伤后是否引起感染还与针头种类及受伤时是否戴手套密切相关。同一直径的静脉穿刺针比缝合针可携带史多的血液,针头越粗、刺入深度增加或直接刺入动、静脉则感染的机会增加;医用手套可明显减少缝合针上所带血液量,两层手套效果史好。另外,当病人处于疾病急性期或晚期时,血液中病毒定量高,或接触的血液越多,很显然会增加感染的机会。

2 经血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2.1 标准预防措施美国是一个非常注重职业感染的国家,早在1985年艾滋病流行的早期,美国就提出了“普遍预防”的概念,1996年又推出标准预防,标准预防针对所有在医院中治疗的病人,不必考虑其诊断,适用于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除非被血液污染)、不完整的皮肤、粘膜等的隔离措施,阻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2.1.1 洗手: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接触每个患者前后、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洗手,如果手被体液或人体组织污染应在安置病人于安全的环境中后,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有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

2.1.2 戴手套:手套在病人、医务人员和其他人之间有着屏障作用。必须戴手套的情形有:进行进入病人体腔和无菌组织的侵入性操作;操作时需要接触病人的体液、粘膜和破损的皮肤;接触和处理被体液污物的物件和锐器;估计到手可能会被病人的体液污染时等都要戴手套;特别是医务人员手上有伤口时必须戴手套操作。戴手套可以降低手被体液污染的机会,一旦针刺伤发生后也可以减少体液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感染的机会。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一副手套只能使用一次,一副手套也不能使用不同的病人,操作中如手套破损要立即史换,脱手套后仍需立即彻底洗手。

2.1.3 预防针刺伤:虽然医护人员被锐器(针刺)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预防措施有:及时处理针器和锐利物品;非一次性的污染针头在输送时要放在刺不破的容器内;手持的针头和锐器不要让锐利而对着自己和他人;在为不合作患者穿刺和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绝对不要赤手处理破碎的玻璃;不要传递锐器,最重要的是操作后要立即将使用过的一次性的注射器和锐器丢弃在针器收集器中,不必套回针帽、分离、毁形,当必须套回针帽时,要采取单手操作。使用防刺破、防渗透的塑胶收集容器是理想的减少针刺伤的方法,可降低50%的针刺伤。因此,为医护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针器收集容器是当务之急。2.1.4 其他保护用具的使用:如口罩、护目镜、而罩、隔离衣、防水围裙等,用于防止血液或其他传染性物质接触医务人员身体,减少医务人员通过破损皮肤和粘膜感染的危险性。医护人员在操作前要评估被体液污染的危险程度,根据情况合理选择防护用具,如气管插管和吸痰时要预料体液可能飞溅到操作者的眼和口腔,则应戴护目镜和而罩,急诊科处理大出血的病人要考虑戴防水围裙iii,妇产科医护人员接生时应穿防水围裙等,以避免羊水喷溅的污染等。

2.1.5医疗废物的处理:所有医疗废物,包括一次性锐利器械、各种废弃标木、感染性敷料及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等,都应放在有标记的塑料袋或专门容器内,送往规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卫生人员误伤或运送途中流失。

2.1.6 血渍清理:当病人的体液污染了地而、墙壁、仪器上时,先用1 000 m几的有效氯溶液喷酒在血渍上,1530 min后戴手套用抹布擦拭,擦后立即彻底洗手。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被服应先装在不透水的污水袋中,然后再送去消毒、清洗。

2.2 职业攀,,后局部处理医务人员职业攀露后现场处理非常重要,相关研究表明,皮肤粘膜接触病人的血液、粘液后,用清水、肥皂水清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危险性。

2.2.1 若皮肤意外接触到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若是患者的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鼻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1hm,_水冲洗。

2.2.2 被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翻开伤口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消毒、包扎、戴手套。

2.3 职业攀露后的补救治疗和监测发生职业攀,后不但要进行局部处理,还要尽旱报告,专门组织对受伤者及病人进行HBV ,HCV ,AIDS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尽旱采取预防性治疗和跟踪监测。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补救治疗措施可以减少职业感染的几率。

上述是关于经血传染病在医护者职业中的危害及其防护。

猜你喜欢

锐器体液针头
防倾倒双层伸缩锐器盒在临床的应用效果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移动式可伸缩锐器盒放置架的设计及应用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体外生物体液中稳定性
小儿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功能与hs-CRP检验的临床意义
维药艾菲提蒙汤治疗异常体液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体液免疫9项指标总误差与不确定度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