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县地方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2016-05-14陈辛峦张安民
陈辛峦 张安民
【摘要】目的 了解许昌县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对目标人群在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开展前后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目标人群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有较大提高。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前提和保障,采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是提高目标人群掌握地方病防治知识程度、改变目标人群不良健康行为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地方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许昌县地处河南省中部,环抱许昌市区,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万亩,辖16个乡镇,445个行政村,总人口近80万,许昌县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地方性氟中毒曾经是危害全县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地方病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以降氟改水为主的防治措施,而防治措施的真正落实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2009年按照《2008年中央补助专项资金河南省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我县于2009年开展了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项目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按随机抽样原则 ,在全县选择了五女店、小召、蒋李集3个乡镇的目标人群进行了地氟病防治知识调查,每个乡(镇)各抽取1所中心小学、1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4-6年级在校小学生30名,家庭主妇15名,共调查135人。
1.2 健康教育方式 采取上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课,播放光盘,电视讲座,发放宣传单、宣传册,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宣传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
1.3 调查方法 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培训调查员,采用入校和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1.4 效果评价 在项目开展前后采用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调查,对比评价项目开展前后健康教育效果。
2结果
2.1基线调查:2009年5月27日至6月4日,对三个健康教育项目乡进行了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基线调查问卷,蒋李集镇调查小学生30人,知晓率76.67%,调查家庭主妇15人,知晓率68.89%;小召乡调查小学生30人,知晓率80.00%,调查家庭主妇15人,知晓率55.56%;五女店镇调查小学生30人,知晓率77.78%,调查家庭主妇15人,知晓率66.67%。3个乡共调查135人,合计应答405题,答对297题,知晓率73.3%。
2.2效果评价调查:2009年9月16日—24日开展三个项目乡镇地方病防治知识效果评价调查:蒋李集镇调查小学生30人,知晓率96.67%,调查家庭主妇15人,知晓率100.00%;小召乡调查小学生30人,知晓率93.33%,调查家庭主妇15人,知晓率95.56%;五女店镇调查小学生30人,知晓率96.67%,调查家庭主妇15人,知晓率100.00%。3个乡共调查135人,合计应答405题,答对391题,知晓率96.54%。
3讨论
3.1强化人们的健康意识,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参与
健康教育随着科学的发展,已超越了一般卫生宣传的范畴,成为传播和教育并重的新兴科学。近几年我们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开发领导层。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向上级领导宣传汇报我市的地方病病情,使他们了解危害程度和防治方法,赢得他们对防治工作的支持。二是加强新闻媒体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宣传工具,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在《许昌日报》、《许昌广播电视报》连续刊登地方病防治科普文章,在许昌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地方病防治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扩大了对社会的宣传。三是加强重点人群宣传。近年我市各地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课程中增加了地方病知识内容,如碘缺乏病的病因、甲状腺功能、人体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氟斑牙发病原因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地方病防治知识,把这些科学知识带进每一个家庭。
3.2开发卫生资源,提高防病效益
我们开展卫生工作的目的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而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占用和消耗卫生资源。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力量有限,每年不可能将很多的经费用于卫生工作。在国家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卫生工作的社会效益,就要努力争取多方集资,广开财路,扩大卫生资源,这是提高卫生工作效益的重要途径。
多方筹集卫生资源的主要手段要靠健康教育。地方病防治实质上是一种卫生保健服务,卫生保健服务的实质是一种健康投资,健康投资可以为社会提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谁受益,谁补偿”的经济原则出发,国家、集体与个人都应分别对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补偿,这就确定防治工作可以多方筹资,广开财源。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卫生资源就必须靠健康教育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转变人们的卫生观念,引导人们合理消费,争取更多的健康投资。
近几年我们在地方病防治工作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地方病的严重危害和防治方法,动员人们把多余的资金投入到防治工作中去,以改善卫生条件,增进身心健康。
3.3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促进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健康教育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知”是获得卫生信息,掌握保健知识,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信”是我们对获得的保健知识相信、信仰,并形成一种信念。知识一旦形成信念,就会支配人的行动。“行”是将获得并相信了的知识付之于行动,产生一新的行为。
基线调查与效果评价调查比对,我们发现通过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小学生及农村育龄妇女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今后,应进一步巩固健康教育成果,加强对小学生及农村育龄妇女健康教育的力度,通过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知识的传播,促进目标人群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达到预防地方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常新平,王耀勃.漯河市地方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心理医生,2010年第6期
[2]杨娟,刘军,廖敏,陆伟江,宁锐军,李庆华.2009年广西地方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应用预防医学,2009年第06期
[3]王艳,胡留安,李晓利,吴宁.2008~2010年河南省许昌市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