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工教学
2016-05-14蔡运
蔡运
摘 要:本文针对现阶段技工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如何在专业方向上引导、采取何种有效教学手段以及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电工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工教学 专业方向引导 教学手段 师生关系
笔者是一名技工学校的电工实习指导教师,多年的教学使笔者认识到培养一名合格的电工专业学生,除了教师本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有对学生专业方向的引导、合理的教学手段以及融洽的师生关系。笔者针对技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几点教学心得。
一、专业方向的引导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技工学校学生普遍综合素质不高。每年入学的新生中有一大半是直升生,这类学生在初中是后进生。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主动性普遍较差,更不用说对电工专业知识有多少了解。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不准备当电工,以后也用不到电工知识,认为学好电工课没有用处,所以就不学。有的学生想好好学,但是有些电工课内容有点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困难,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弃学、厌学的现象。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电工专业?这时老师的专业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尤其是对刚入学的新生,要让学生知道学好电工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家中要进行装修,需要敷设多少平方线径的电线,装多大型号的空气开关;安装一个三孔插座,会区分哪一个是火线,哪一个是零线,哪一个是地线;家里的保险丝烧了,要用多大型号的保险丝来替换。让学生明白这些知识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不管你以后是否从事这个专业。再比如当今学生生活在电子时代,各类产品日新月异,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是越来越先进的电子产品,他们都会用,但对于这些的现象,如楼梯过道的灯为什么白天不亮晚上就会亮、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家中电视机使用的是两极插头而空调是三极、洗衣机正反方向旋转、卧室的台灯用手一碰就会亮……在学生的观念中认为这些现象是很正常的,就应该是这样,但老师应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究问题,并能主动去问为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笔者学校实训楼的走廊两侧都悬挂着电工专业以往优秀毕业生的成功事迹,每次学生走过实训楼的时候都可以看到。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来引导我们的学生:“虽然现阶段你只是一个技校生,可能落后于他人,但只要你肯努力、肯钻研,将来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你不一定会比大学生差,甚至你还可以超越他们。因为你有一个优势就是专业动手能力,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类的人才。”
二、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电工课的老师都知道电工学科知识点多、技能点更多,如果还是靠以往传统的老师传授、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会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针对学生刚接触的学科——电工来说具有巨大的魅力。让学生在玩中了解电工,在玩中学会技术,在玩中学到知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比如笔者在上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时,讲到接触器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任何的理论知识笔者都先不讲,而是先给每个学生发放两个接触器,一个交流接触器和一个直流接触器,让学生动手把能拆的全拆卸下来,再进行组装,并尽量把坏的修好,坏的零件可调换、缺的零件可领取。
每个学生拿到接触器之后都情不自禁地跃跃欲试。这时候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适时提醒和引导,比如用什么工具来拆,怎样才能又快又无差错安装等。每个学生等到老师的指令后纷纷开始动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个别学生动手能力强的,拆装得又快又好;个别学生会拆但是装不回去,或者是装好了出现卡壳的情况,还有的“马大哈”在拆装的过程中不小心丢失螺丝、弹飞弹簧片,整个课堂一派热闹的景象。望眼可见没有一个学生闲着没事做。看似是简单的拆装,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任何器件都是拆容易、组装就较复杂。这时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完全放手让他们自行探究。几次练习下来,最终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笔者规定的时间内又快又好地完成拆装任务。初次的成功使学生有了满足和成就感,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自信心也得到提升。这时候笔者便因势利导,趁热打铁抛出问题:“刚才大家都拆了接触器,有没有发现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的结构是一样的?差别在哪?哪个是动铁芯,哪个是静铁芯?两者有什么区别?接触器里的各种弹簧分别起什么作用?大家知道接触器是怎么动作的吗?”这时学生的兴趣早已被激发起来了,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些学生还会自己主动去翻书本寻找答案,最后老师就带着这些问题自然引入这次课的学习重点——学习接触器结构、原理。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亦师亦友”是笔者和学生之间的相处方式。让学生喜欢上课,老师除了应有扎实、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所谓爱屋及乌,只有让学生喜欢上教师,那么学生才可能喜欢上教师的课,才能把这一门课程学好。
在课堂上,笔者的角色是严师,对学生是严格要求。轮到上操作课时,笔者会给学生定好一个课题,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安装调试,并且规定一定的完成时间和工艺要求,用等级工考试的标准要求他们。在学生完成安装之后,笔者再给每一位学生通电,检验线路板是否正确并做出讲评,公平地打出分数。每到打分环节,学生都喜欢围绕在笔者身边,笔者能看出来其实学生很在乎每一次老师给的成绩。遇到电路没有调试成功的,学生自己会主动分析问题,一直到返修成功为止。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只要能维修成功的,笔者都会给学生分数,肯定他们的成绩。
在课堂外,笔者的角色是学生的朋友,尤其是对后进生。笔者会耐心细致给他们讲解每一个课题的重点,手把手地传授技艺,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出发,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抓住时机,给予机会,激发其上进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笔者所教学生在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中,合格率都能达到100 %。
四、捆绑式的小组合作制
笔者学校电工专业除了基础课之外,剩下的专业课采用的都是一体化教学。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把理论课和操作课结合起来上。上理论课老师可以在教室里完成对全班学生的教学,但是在上操作课时就不这么轻松了。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一个班级的人数一般在30~40人之间,一节课的授课时间是40分钟,因此老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进行操作指导是不可能的。这导致往往只有少数积极分子参与课堂活动,大多数学生只是旁观者。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捆绑式的小组合作制模式,产生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具体的实施形式是根据班级人数先进行分组。笔者带的班现有26人,把这26人分成了5个小组,同时挑选出5个学习能力比较强、自律性好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根据自愿原则,由每个组长自己挑选组员,成立一个学习团队。然后老师布置任务要求,明确考核要求。5个组长都不需要进行考试,对他们实行免试政策,但是先没有成绩,他们的最终成绩由自己团队的成绩来决定。上操作课时,老师只要随机地对每个小组的组员进行考核就可以,如果这个小组所有组员都合格了,那么这个小组包括组长就都合格了。如果这个小组有一个组员考核不合格,那么整个小组都不过关。这样做的好处是让组员与组员、与组长之间都互相督促学习,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学生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团体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维修电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杭州第一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