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村带头人

2016-05-14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 2016年5期
关键词:旧村一村全村

“扎实苦干、敢想敢干、重视民生、仗义执言”,这就是黄庆林的缩影。就是这样一个憨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团结带领全村,抓住机遇,真抓实干,使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迅速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

扎实苦干,成为群众信赖的好干部

下元一村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国际海洋城涛雒镇西南端,现有人口666人,196户,党员37名,耕地46公顷,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山村。老村位于西山脚下,农户居住分散,吃水难、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全村经济的发展,村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搬出大山,土生土长的黄庆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0年黄庆林被选进村“两委”班子后,和其他成员一道积极为村庄搬迁创造条件,积累集体经济,新建和改进窑厂两座,同时抓住“同三高速”和东沿海公路的建设机遇扩建水库,一方面增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蓄水改良灌溉土地。

2005年他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更感到肩上那沉甸甸的责任。他清楚地认识到村庄不搬迁,就永远甩不掉头上“贫穷“这个帽子,更谈不上什么建设新农村。2007年2月,他在三次征求村民意见,同意率达到100%的情况下,开始新村建设。为了这项工程,黄庆林费尽了心血,没日没夜地操劳,不知疲倦地工作。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起了148户楼房、48户平房以及2栋配套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一个崭新的、高质量、高标准的下元一村展现在众人面前,努力了多少年的村庄整体搬迁梦想终于实现了。看到黄庆林为村民日夜操劳逐渐消瘦的身材,乡亲们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真是一个好干部。

敢想敢干,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黄庆林敢想敢干、思想开放,干事有超前意识。在他的带领下,下元一村的经济建设、党建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全面蓬勃地发展。在村庄搬迁前,他就对全村山场和搬迁后的旧村址如何发展动起了脑子,多次和“两委”一班人研究讨论,要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在市、区旅游局的帮助下,2008年4月,“日照汤谷大东夷历史文化园”落地下元一村。该项目投资大,规划标准高,效果好,项目建成后带动了下元一村多项产业发展。2008年他又跑上忙下,争得了政府及国土、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元一村旧村土地挂钩试点项目紧锣密鼓地筹措开工了。老村旧址复垦土地40公顷,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又为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好门路。对腾出的土地进行复垦,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了绿茶、有机水稻等高效生态农业。组织群众自筹资金180万元,结合旧村址地势投资修建了“三道梁子水库”,解决农业用水;投资40多万元安装风车、修建蓄水池对生态农业观光园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栽植黑松、樱桃等15万多棵,对山场全面绿化;2010年,全村新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茶园40公顷,成立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打造“下元青”这一远近闻名的绿茶品牌,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规划建设了占地6.7公顷的有机水稻示范基地,生产有机高钙、富硒大米,目前申请的“涛雒大米”,已得到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2012年又新建有机核桃基地和水果采摘园,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的有机化和生态化。

短短几年,村民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从2006的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到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13618元,证明了他是一个合格的致富领路人。

重视民生,成为群众生活的贴心人

村强了,民富了,黄庆林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工作的重点。首先配套完善村街心公园、便民服务室、幼儿园、卫生室、超市等基础设施,建设了由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娱活动室组成的村文化中心。投资20万元建设一处污水处理池,全村所有污水做无害化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重新浇灌农田。2011年,为响应上级倡导的“节能环保”号召,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环境无染,毅然关闭了为村级经济做出汗马功劳的两座砖厂。投资140余万元新建了一座占地1公顷的文化广场,购置了电脑、LED大屏幕、127厘米平板电视机、DVD播放机等,在全区首批建起了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2007年,积极响应市区文化部门的号召,拓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惠民服务渠道,接入了宽带互联网,高标准地建起电子阅览室,免费、按时对群众开放,实现了卫星接收和互联网接收双向服务。

仗义执言,成为群众称赞的好代表

作为市党代表、人大代表,在带领村民奔小康的过程中,黄庆林时刻不忘履行自己的职责,深入农户、厂矿、企业了解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积极为上级党委、政府献计献策,反映群众疾苦。在发现各校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车辆存在无牌、无执照、超载等现象后,他在镇人大视察会上大声疾呼,建议教委、交警等部门联合执法,坚决杜绝这一现象,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学生安全。由于教学布局不合理,校舍陈旧,下元小学和东风小学需要整办新校,黄庆林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主动让出土地1.67公顷,建起了三层教学楼,缺资金他出面协调解决,新校操场不平,他帮助调用机械,通水安电都是他亲自协调,每一个细节无处不见他忙碌的身影。随着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源的不断扩大,现在的校舍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黄庆林又多方争取,2013年9月,投资450多万元的四层教学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黄庆林,没有伟大的事迹,只有平凡的工作,没有惊人的豪言,只有默默的耕耘,或许平凡中最能见证不平凡,耕耘中才能见证真英雄。 (本刊通讯员)

猜你喜欢

旧村一村全村
B站UP 主停更,游戏成“全村”希望
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周边旧村改造的困境与策略——以广州番禺余荫山房周边旧村为例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全村唯一收件人
新政!广州旧村改造整合土地及异地平衡工作指引出台
现场考察
一村三英烈
虚惊一场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