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喝汤养身,你都喝对了吗

2016-05-14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 2016年5期
关键词:骨头汤煲汤鲜味

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本质是营养。寒冷的冬天,一锅暖暖的汤更是给人以极大的满足。那么春天到了,我们又应当如何喝汤呢?

春季喝汤,最适合养身。想要喝汤喝出健康的身体,光有一手煲汤的好本事还是不够的。

喝汤四大错误,人人都犯

1.只喝汤不吃“渣”。有人做过检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

经过长时间烧煮的汤,其“渣”吃起来口感虽不是最好,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因此,除了吃流质的人以外,应提倡将汤与“渣”一起吃下去。

2.爱喝“独味汤”。每种食品所含的营养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鲜味极佳的富含氨基酸的“浓汤”,仍会缺少若干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因此,提倡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汤,不但可使鲜味互相叠加,也使营养更全面。

3.爱喝滚烫的汤。有百害而无一利,喝50℃以下的汤更适宜。有的人喜欢喝滚烫的汤,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

虽然烫伤后人体有自行修复的功能,但反复损伤极易导致上消化道黏膜恶变。经过调查发现,喜喝烫食者食道癌高发。

4.汤水泡米饭。这种习惯非常不好。日久天长,还会使自己的消化功能减退,甚至导致胃病。这是因为人体在消化食物中,需咀嚼较长时间,唾液分泌量也较多,这样有利于润滑和吞咽食物。

汤与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没有被嚼烂,就与汤一道进了胃里,这不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舌头上的味觉神经没有得到充分刺激,胃和胰脏产生的消化液不多,并且还被汤冲淡,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时间长了,便会导致胃病。

喝汤八大原则

1.晨起最适合喝肉汤。因肉汤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消化可维持3~5小时,避免人们一般在上午10~12点这个时段易产生饥饿和低血糖现象。

2.不同季节喝不同的汤。如夏天宜喝绿豆汤,冬天宜喝羊肉汤等,,可以预防季节性疾病。

3.体胖者餐前喝一碗蔬菜汤。既可满足食欲,又有利减肥。体型瘦弱者多喝含高糖、高蛋白的汤可增强体质。

4.孕产妇、哺乳女性以及老人、小孩可在进食前喝半碗骨头汤。补充身体所需的钙。注意,骨折病人不宜喝骨头汤。

5.月经前适合喝性温和的汤。不要喝大补的汤,以免补得过火而导致经血过多。

6.感冒的时候不适合煲汤进补。就连品性温和的西洋参也最好不服用,因为这些油腻的汤容易加重感冒症状。

7.喝汤不能长期只喝一两种。应该各式汤饮交替,更能增加食欲,平衡营养。具有食疗作用的汤要经常喝才能起到作用,每周喝2-3次为宜。

8.胃病患者饭前喝汤。对于胃病患者,正确的喝汤方法是饭前先喝几口,为口腔、肠道涂抹一层润滑剂,减少干硬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损害,促进消化腺分泌。

(周 辉)

猜你喜欢

骨头汤煲汤鲜味
鲜味的秘密
Exercise cardiac power and the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men:A population-based follow-up study
春日水中鲜
鲜味肽与鲜味受体的研究进展
煲肉汤别超过两小时
秋凉天寒,乐氏同仁教您如何煲汤进补
肉骨头汤补钙更好吸收?
百无一是骨头汤
煲汤别超过一个半小时
骨头汤并非补钙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