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的建筑

2016-05-14

中国名牌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楼发电绿色

不知何时,城市里一幢幢的大楼拔地而起,可类似的设计、闷热的空间让建筑成为一个呆然默立没有生命力的“盒子”。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是最重要的突破口。中国企业不仅在各项重要能耗行业领域动脑筋,还开始了技术革新,研究绿色建筑。

深圳建科大楼占地3000平方米、 12层楼,全高57.9米,它连续获得了国家建设部绿色建筑创新一等奖、国家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2013绿色设计国际大奖——绿色建筑类金奖等28项国内外建筑奖项。建科大楼还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据了解,在全国已获得标识的122个绿色建筑中,获得了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只有9个。

享受自然风光

身在建科大楼,清风徐来,即使是阴天,不用开灯也能感受到恰到好处的自然光。据介绍,建科大楼集成运用了43项绿色技术措施,首先在设计上充分挖掘自然生态环境对“绿色建筑”的价值。

与大多数办公楼呈“口”字形不同,建科大楼是面向东南侧的“凹”字形,而且两侧略微错开。深圳常见刮东南风,这样的设计能将自然风引入到建筑内部,同时“凹”字形结构可以减小室内空间的进深,让尽量多的自然光线可以照到室内。大楼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室内走廊,取而代之的是每层都有一个半室外平台,供员工进行会谈、休闲和观赏室外风景。

建科大楼采用遮阳和反光结合的构造设计,遮阳避免临窗位置的暴晒,同时把自然光反射至洁白的天花板上,漫射至更深入的室内,让自然光采光最大化。为了更好地把自然风引入室内,窗户的开窗方式上也采用了创新的中悬窗设计,它的造价甚至不到国外进口产品的1/5。这种中悬窗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从0度到180度选择不同的开启角度,通过对不同速度的风力的合理利用,使距离窗户远近不同的座位都可以感受到自然风。

此外,建科大楼在办公区域的桌面上设有低速送新风系统,在人群聚集的报告厅,还设计了一扇扇可以转动的“门”。当这些门全部打开的时候,自然的光线和通风可以引入到室内,观众席完全可以不用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

在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建科大楼同样是利用自然光线和风。比如,地下室采用了光导管设计,可以把自然光引入到地下室,一个光导管相当于一个300瓦的灯泡,白天这里可以不开一盏灯,实现自然的照明和通风。消防楼梯则采用全敞开设计,让楼梯间通透而亲近自然。爬楼梯大赛称为建科员工的一项拓展活动,员工们甚至习惯了走消防楼梯,从而节省了电梯使用。

此外,洗手间、复印室等容易产生污染的空间,都被巧妙地设置在大楼下风向的西北角,避免对室内环境的不利影响。正因上述种种创新设计,建科大楼被很多业内人士称为“会呼吸的大楼”。

污水直接处理

一进大楼,就能看到水景喷泉和架空花园。这实际上是一个“人工湿地”中水处理系统。整栋大楼的污水集聚到这里,进行生物处理,变成“中水”用来冲洗马桶。再生水池里的喷泉系统同时还替代了空调系统的冷却塔,池底装有透明的玻璃,将自然光线引入地下室的花园。落在建科大楼的雨水也都收集净化后,用来浇灌遍布大楼各处的立体绿化。建科大楼不仅可以自己利用自然能量、自己循环处理和利用污水和废弃物,还能和其他生命共生,让大楼充满活力。

建科大楼的外观不是单纯的玻璃和混凝土,还穿上了一件有生命的“花外衣”。在大楼的西南面,设计者设计了遮阳花架,种满了各种爬藤植物和花花草草。如今,这些爬藤植物已经爬满墙壁,将城市的燥热阻隔在室外。而花架上的花花草草也引得蜂鸟蝴蝶们在这里安巢筑窝。

大楼低层区的外墙则采用一次成型、整体安装的空心水泥纤维挤塑板,它不仅环保,而且强度高、质量轻,同时兼具抗震、耐火、隔音的特性,又兼做内外装饰面,省却了传统内外装修的构造,大大节约材料的同时,又倡导一种材料本色质朴的审美观。

在大楼高层区,设计者采用了窗台以下具有隔热作用的实体砌块构造,一种自主研发的不需要龙骨的超薄铝面复合板外保温系统,既大大节约了材料,又解决了高区的外饰面和保温隔热问题。此外,设计者在大楼的西侧立面安装了具有发电、隔热、隔音和通风功能的通道式光电幕墙,加上楼顶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系统,共同为大楼提供清洁可再生的电力。截至2015年7月1日,设在12楼的发电量显示屏显示,这个系统的发电总量已达到425101度。

值得注意的是,大樓周边全部采用便于雨水渗透的透水砖构造,将落在场地内的雨水进行土壤回渗和收集,收集净化后的雨水用来浇灌大楼的绿化植物。周边的行道树为场地提供了自然的遮阴,加上分布于大楼各个楼层的绿化花园,使得大楼自身的温度、湿度得到改善,还能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年节电量惊人

建科大楼不仅利用自然光、自然风,还通过新技术将它们利用起来。光伏发电板和太阳能集热器在遮挡阳光的同时,也为建科大楼提供清洁的能源。建科大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分别安装在建筑的屋顶、西侧幕墙和南侧遮阳板上。并针对4个不同的区域,选择安装了5种不同的光伏产品组件。这些不同种类的光电产品结合起来,工作时间为每天日出至日落,预计全年发电7万度,并直接并入建科大楼电网使用,约提供大楼总用电量10%的电量。

通过分析运行数据,与深圳地区同类型的办公大楼相比,建科大楼的空调能耗降低约63%,照明能耗降低约71%,常规电能消耗降低约66%,总能耗降低约63%。照此计算,建科大楼一年可节电约109.44万度。由于在楼顶装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运行首年的发电量为7.56万度,占大楼全年用电量的7%。仅电费一项,建科大楼一年可节约117万元左右。在节水方面,由于采用了中水和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大楼一年可节水5180吨。

环境效益也非常可观。建科大楼每年节电量相当于间接减排二氧化碳1091.12吨,光伏发电一年7.56万度相当于间接减排二氧化碳75.37吨,每年减少污水排放5180吨,非传统水利用率达52%,远超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40%的最高标准。

包括大楼的土建、装修、空调、水电、太阳能发电、信息化等专项绿建设施设备等材料在内,建科大楼的综合造价仅为4300元/平方米,用深圳地区普通高层办公楼的基本造价水平,实现了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水平。

在这幢大楼里,植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成长,如今每层的绿植已枝繁叶茂,当初的导风设计,加强了办公空间的通风效果,让在这幢大楼工作的人们时刻享受碧绿的视野和清柔的自然风。绿色植物营造的自然生态感,也吸引了野生动物前来筑巢繁衍后代,让大楼变成一座与自然共生长的建筑。这样的绿色建筑,节约能源的同时,也给被困都市“盒子房子”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可能性。像建科大楼这样的“绿色建筑”,已不仅仅是概念,这样的“绿色建筑”,会呼吸,让生活都灵动了起来。

猜你喜欢

大楼发电绿色
绿色低碳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摇晃发电小圆球
摩擦发电
LCT ONE大楼
大楼
省电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