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中东经贸合作要有新思路

2016-05-14姜英梅

世界知识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东国家中阿阿拉伯

姜英梅

2016年1月,中国首发《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清晰定位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从政治、投资贸易、社会发展、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领域全面加强中阿合作。2016年1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东三国,将文件变成行动落实,同三个国家签署了52项合作文件,涵盖经贸、能源、金融、通信、航空航天、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大大拓展了务实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与中东地区的经贸合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双边贸易突飞猛进,贸易结构日趋多元化。中国主要从中东国家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石化产品,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和纺织品等轻工业产品,但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投资合作呈现出以能源合作为主,其他合作同时并进,并且领域不断扩大的态势。金融合作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等高新领域的合作,则成为双方合作的新亮点。目前,中国是中东多个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海合会国家重启对华自由贸易谈判,并制定明确时间表。中国与八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与六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一带一路”协议,多个中东国家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

刷新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

可以说,《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的发布、习主席的中东行刷新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绘就了中东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蓝图。未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关系将在《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框架下(伊朗、以色列、土耳其虽然不是阿拉伯国家,但中国与之经贸关系也可纳入这一框架之内),按照习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四大行动计划,确立和平、创新、引领、治理、交融的行动理念,推动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关系全面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推进结构调整,开展创新合作行动。中国愿意同中东国家探索“石油、贷款、工程”一揽子合作模式,加强全产业链合作,续签长期购油协议,打造能源安全共同体;创新贸易和投资机制,推动人民币在中东地区的国际化,引导双方投资基金参与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中方将参与中东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通过人员培训、共同规划、合作建厂等方式,实现加工制造、运输出口一体化;启动中阿科技伙伴计划,依托已经成立的技术转移和培训中心等,加强高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动力,提高务实合作含金量。

促进中东工业化,开展产能对接行动。中东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当前形势下,中东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致力于推进工业化进程,努力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从而提出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这与中国应对经济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中国梦不谋而合。中方优势产能、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与中东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能源相结合,既能帮助中东国家促进就业、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还有利于中国产能转移、产业合作和扩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为此,中国将设立150亿美元的中东工业化专项贷款,提供100亿美元商业性贷款和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还同阿联酋、卡塔尔设立共计200亿美元的共同投资基金,共同实施产能对接行动,促进中东工业化进程。

高举和平对话旗帜,开展促进稳定行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中国的中东政策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坚持从中东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中国支持中东国家自主探索发展道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反恐不能搞双重标准,也不能与哪个民族、宗教挂钩。

猜你喜欢

中东国家中阿阿拉伯
开启中阿关系“新时代”
深化传统友谊共谋安全合作创新发展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探究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西域察合台文史籍中阿闌豁阿感光而孕故事
中东国家政治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