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丝绸之路新特点
2016-05-14马巍
马巍
10—13世纪,宋、辽、西夏和吐蕃等诸多政权并存,西北地区并非处在统一政权控制之下,其局势错综复杂,因此当时通往中亚乃至西欧的陆上丝绸之路基本不通畅。但是,当时的西北边贸比较活跃,这在史书上多有记载,大量考古资料也有证明。宋代官方政府在与西夏、吐蕃等政权辖区边境设置了诸多“榷场”,进行有控制的物资交换,贸易方式多样,有贡赐贸易,亦有民间贸易。另外,与前代相比,宋代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南移,加之航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此时期的海上丝路得到发展。
一、战争与贸易——宋、辽、西夏的交往融合
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制的唐王朝衰落,地方军阀势力崛起,边防空虚,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得以迅速发展,入宋后主要有辽、西夏、吐蕃、大理、回鹘等政权,形成政权林立的局面。宋朝政府凭借着占有中原的地理位置及经济优势和文化影响,成为当时诸政权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
北宋与辽朝因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发生数次战争。景德四年(1004年),双方签订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自此,两国关系正常化,经济交往取代了战争成为双方交往的主题。据史料记载,北宋一代,辽朝派使节出使开封共有三百次左右,人数在七百人以上。带给宋廷的礼品,包括马匹、马具及毛织品和珍禽野味等。宋廷的回赠多以金银、衣物、彩帛为主。这些使臣除了携带官方礼品外,为了获取私利,还携带有大量的私物及马匹,进行交易,收买货物。当时,宋朝的印刷业较为发达,辽朝为了发展文化事业,其使节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收买书籍。较为夸张的是,甚至宋朝大臣与皇帝议论边事的文书也被辽人获得,这使得宋廷君臣大为震惊。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双方交流程度的深入。
宋夏关系,较为复杂,双方处于战和不定的状态,都为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庆历二年(1040年),双方议和。据史籍记载,西夏向宋入贡有22次之多,贡物主要包括:马匹、鞍、橐驼、香物、药材等。其中的马匹和药材,是当时宋朝社会最急需的物品。宋廷的回赐往往也十分优厚,主要包括金、银、帛、茶、书籍、衣物和手工业品等。据时人估计,西夏通过贡赐贸易和榷场贸易的收入达到了三百多万贯钱,超过当时宋辽间的贸易额。西夏政权为了增强统治,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曾求赐予国子监印书和大量的佛经。而这些书籍的传入,对西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以汉族为主体的宋朝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了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在西北、西南地区,还存在一些小的割据政权,与中原王朝交流密切。分布在今新疆南部的于阗国,向宋廷进贡了大量的玉石、珍珠、珊瑚、翡翠、象牙等物品。龟兹、高昌、回鹘等政权,也遣使向宋朝上贡佛牙、琉璃器、琥珀盏等。分布在西南地区的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也同宋朝有着良好的贸易交流 。
宋朝在陕西和河北沿边地区,设置榷场(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在各自疆土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中原地区输出的物品主要是农产品及手工业制品,如粮食、茶叶、布帛、瓷器、漆器,以及海外香药之类。少数民族地区输入的物产则为牲畜、皮货、药材、珠玉等。边民、官府、驻防官兵及各族商人是贸易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北宋时年贸易额达十几万两银。据时人估计,其数额甚至可以抵消宋朝每年对辽、夏的岁赐,为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榷场贸易的开展满足了当时边民的日常生活,促进了内地和少数民族的经济交往,维持了友好关系,也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繁荣。
由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加之宋朝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同时期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地区泉州、广州等地遂设置市舶司,专门负责东南地区的海上贸易,这就促使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南宋高宗时,市舶收入达二百万贯钱,超过北宋最高额的两倍多。(参见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册,第382页)
二、沟通内外—宋朝的对外交流及政策
北宋时都城东京(开封)取代了之前的长安和洛阳,成为当时中国对外交往的中心。宋朝对外政策积极主动,其范围达到一个新水平,远至欧洲、非洲。贸易形式主要是贡赐贸易和民间贸易等。当时宋朝和东罗马帝国交往密切,《宋史·拂菻传》中,有大量关于东罗马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记载,交往的密切使宋人对东罗马帝国的概况有一定的了解。东罗马帝国曾派使者出使宋朝,在当时四川和陕西还建有大秦寺,以宣传基督教。南宋时期,西班牙牧师班哲明游历中国,留下了大量关于海上航行的记载。可见当时中西交流频繁,交往深入,贸易繁荣。
为促进中西贸易的发展,北宋在各个交通要道和都城东京设置大量外事机构,负责对外事宜。总的外事事务由鸿胪寺负责,针对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设置有不同的机构来接待。“往来国信所”负责接待辽朝使者,“都亭西译及管干所”则负责接待西方国家;甚至为了外事交流的方便,在东京专门设置了礼宾院,并提供翻译服务,以保障贸易的顺利进行。这些机构的设置,体现了宋朝政府对外交流的积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外交流。
三、茶马古道—特殊政治局势下的贸易交流
茶马古道是宋朝与西南各族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因为贸易的货物主要是茶叶和马匹,所以又称茶马古道。其起源于唐,兴于宋,盛于明,范围主要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西藏四省区(市),辐射到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并延伸至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
中国自唐宋以来普遍种植茶叶,南方地区是茶叶的主要分布地,政府在此设立茶务,负责茶叶的专门化生产。据统计,宋代的产茶总量为2500万斤左右,为唐朝的三倍。充足的茶叶产量为茶马贸易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茶马贸易兴起的一个原因是宋朝马匹的短缺,骑兵部队战马数量都不足正常编制的二分之一,甚至南方个别州只有十几匹马,无法满足日常生产、生活和军事斗争的需要。为解决马匹紧缺这一问题,宋廷实行市马法即以经济贸易的方式来换取马匹,以维持马匹的消耗。而茶叶又是游牧民族需要的日用品,长期饮茶可以达到攻肉食之擅腻的效果,利于消化。由于少数民族饮茶习俗的需求,促使茶叶的产量大增。以马匹和茶叶为主体的贸易就在崇山峻岭的道路中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茶马贸易是以进贡贸易为主,辅以民间贸易的贸易形式。宋初,在四川地区设立茶场司,陕西秦州建立买马司,负责茶马贸易。后因榷茶和买马的业务迅速发展,遂将二者合并于成都,设茶马司,负责茶叶的征榷、运输、销售及买马事宜。关于当时马匹和茶叶的兑换比例,通常执行的是“随市增减,价例不定”的原则。北宋前期,马的货源比较充足,一匹马通常需用 50 公斤茶叶来换。后来茶叶价格下跌,一匹马的价值等同于125 公斤的茶叶。交换规则则随之改变而臻完善。以后依据马的质量将其分为九等,最高等马匹可兑换茶叶125公斤,最低等兑换66公斤。在特殊时期,马匹短缺,单匹的价格可以兑换到500多公斤茶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供需关系对茶马贸易的影响。吐蕃是当时贸易的主要参加者,其规模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产品则多为青藏高寒草原地区的牛、羊、兽皮、药材和其他农副土特产品。而汉族地区的绸绢、布匹、陶器、食盐和其他手工业品以及农副土特产品也大量流入少数民族地区。甚至远在红海的阿拉伯人也积极参与进来。他们贩运印度、缅甸地区的犀牛角到中国,再将西藏、云南的香料、香药转运到国外,获取利益。宋朝的茶叶远销南亚、东南亚地区,促进了中外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也加强了少数民族和宋朝政府的联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峰,科学技术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近三百余年的时间内,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等贸易通道是沟通中国与周边民族、欧亚非国家交往的生命线。四大发明的成熟和外传改变着中国和世界的面貌,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