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谪儋期间民本诗歌浅评
2016-05-14蔡竞
蔡竞
苏轼的诗歌想象奇瑰,句法灵动,用典使事,精妙绝伦。从自然山水到风俗世态,从历史名胜到现实人生,他都能用诗歌把她们生动地表现于笔端。情趣盎然、意味深永的苏翁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经典之作。加之苏轼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尚书》作过深入的研究,对历代王朝存亡、兴衰的情况及其原因,都有着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深知人民在其中的作用。民本思想在苏轼身上体现得入髓入心,即使在年逾花甲之龄被贬谪儋州,也以惊人毅力与胆魄战胜迫害和磨难,不仅终于身还北地、叶落归根,而且登上了他诗歌创作的顶峰,这期间其所言所行也无处不在地体现着民本主张。
一、爱民重民,民本仁政观渊源深远广泛
“民本思想”就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民众是国家、社稷的根本,民众生活稳定了,国家方能安宁。它萌发于西周,兴盛于春秋战国,随后发生历史性的大演绎,形成了以“重民、爱民、利民、恤民”为旗帜的民本思想理论体系。“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忠君爱民,事事请呈,以民为本,为民请命,关注民生,实施仁政”[1]。
苏轼一生在朝廷任过高官,做过8个州的太守,还流放过3个州,生活阅历非常丰富,因而对民间疾苦有理性认识,能够站在理论高度来看待社会现实问题,不会随波逐流。苏轼对民本思想有充分论述并身体力行,他在诗中坦然地说:“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究其牢固的民本思想原因有三个:一是受我国古代先贤民本思想的熏陶;一是受其父民本思想的影响;三是本人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所决定了的。[2]
苏轼为官做宦四十年,从南到北,又从北至南,足迹遍布宋代大半个疆域。其大部分官宦生涯是在地方任上度过,客观上创造了接近下层人民、了解民间疾苦的有利条件。且苏轼仕途艰难,每次政治打击后,都使他向人民靠拢。海南时期他受到朝廷打击、同僚冷遇和倾轧,可人民却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使他把目光从本阶级的视野中扩展开来,脚步移到了下层人民中间,因此,他的民本、仁政观是现实生活中的深切感受,唯此,儒家古训才能在其时代的政治生活中充满活力。[3]在王安石变法期间,面对新法于客观上形成放债取利的实事,苏轼提出不同意见,为民请利。如他写的《山村五绝》之四:
杖黎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苏轼对王安石新法的指责,是他民本、仁政思想指导下的本能反应。从维护人民利益角度看,苏轼优于王安石。[4]
苏轼民本思想受其父苏洵影响也较大。公元1063年,苏洵写了《上韩昭文论山陵书》建薄葬之议。苏轼对兴建陵墓之事也在诗中写道:“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抽。王事谁敢诉,民劳吏宜羞。中间罹旱暵,欲学唤雨鸠。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渭水涸无泥,菑堰旋插修。对之食不饱,余事更遑求。”这直接印证了苏轼忧民思想显然与苏洵有很大关系。[5]
需要指出的,苏轼的民本观具有阶级局限性,本质上是效忠封建统治者,最终目是维护北宋王朝的长治久安。他同情下层民众是害怕激化阶级矛盾,引起农民起义。
二、敷扬中原文化,开创儋琼科举及第之先河
教育为先、育人为上是最大最重的民生,也是践行苏氏民本、矢志主张的实现路径。苏轼因为在政治上的失势,屡遭贬谪,颠沛流离,最后被贬谪到称为不毛之地的儋州。其时海南居民大多是黎人,这里是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苏轼放下诗文书法大家的身段,与儋州当地百姓深入交往,结下深厚情谊,为后世展现的是“小儿误喜朱颜在”“父老争看乌角巾”的欢快景象以及兴学、育人等亲民、诲民的行为。
苏轼贬谪儋州掀起了汉族文化向海南传播的一个高潮。现如今的在儋州东坡书院的对联,就非常贴切地印证了当时的这种状况,此对联云:“公来三载居儋,辟开海外文明,从此秋鸿留有爪。我拜千年遗像,仿佛翰林富贵,何曾春梦了无痕?”“辟开海外文明”足以窥见苏翁带来的中原文化对海南文化发展的影响,海南文化发展的渊源由此也清晰明了。
吾认为苏翁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启蒙者,有力地推动了海南文化向大陆文化的认同。海南以东坡为媒介,得以吸收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久远的中华文明,找到了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找到文明的本根。为此,吾于2015年3月14日假周日携全家专拜儋州东坡书院,感受颇多,并赋《首拜海南儋州东坡书院感怀》诗一首:
静观野老童心在,求是何妨瘦骨坚。
宦迹南邦琼岛辅,文章西蜀万家传。
桑麻千载德光耀,笠屐四年遗泽延。
开化符黎遵古训,敷扬文教育骚贤。
苏翁居琼三年有余,积极传播中原文化,在当地设置学堂开展讲学。苏翁在这期间所作《迁居之夕闻邻居儿诵书欣然而作》里描述的正是这一历史往事。诗云:“引书与相和,置酒仍独酌。可以侑我醉,琅然如玉琴。”海南当地的符黎学子纷纷登门求学,拜东坡为师。海南蛮荒之野的形象从此改变,儋州当地“书声琅琅、弦声四起”,晃似中原汴京。此后,海南人读书求学蔚然成风。
苏轼辛勤的劳动不久也结出硕果,在其北归后第3年海南出了第一个举人姜唐佐,他的中举对海南来说意义非凡,历代琼士均将他作为东坡遗泽、开一代文风榜样。不久后,又出了第一个进士符确,填补了自隋朝科考取士以来海南无进士的空白。姜唐佐、符确均是苏翁的学生。宋代海南共出举人13人,进士12人,自此以后,海南在科举中连破天荒,一时成为美谈。明代进士唐胄编撰的《重建儋州学记》云:“琼之有士始于儋,琼之士亦莫盛乎儋”,说明当时海南儋州已学风鼎盛。
在海南的文化发展史上,苏轼贡献巨大,以致海南“儒雅之风”渐渐兴起,至明清之际,洗尽“蛮荒”的琼州府城,已经开始骄傲自己“一里出三贤,五里三进士”的人文气象。这都缘于苏轼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后世一大批海南俊杰,也都得益于这些“学院”的教化,既而融入中华的文明体系之中。
三、关心民生疾苦,惠及广大黎民百姓
苏轼以“九死南荒吾不悔”和“余生欲老海南村”的深挚感情,尽心尽力为海南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把儋州看作自己的故乡,与海南百姓的思想感情达到休戚与共的境地。
苏轼初居儋州时,当地岛上恶疾流行,黎民百姓缺少基本医学常识,患病后由术士看病,往往采取杀牛祭神方式在庙中祷告,希望常通过这种迷信活动驱逐病魔、返回健康躯体。苏翁设法改变这种不良风俗,经常亲自考订草药种类,撰写医学笔记,还经常到乡野采集草药,自制药物,并为百姓开方治病。经过一段时间积累,苏翁为儋州老百姓探索出了治疗常见普通疾病的药物,如荨麻、苍耳等。
其时的海南,不重视农业生产,以贸香为业,多荒田,以打猎为生。当地官员不仅不劝导黎民从事农业,反而一味要农人采沉香,以便贸沉香牟取暴利。黎民百姓不会驭牛用犁、挥锄破土,农业生产劳动主要靠刀耕火种。苏翁来儋州看到这种落后的生产状况后,对他们进行“劝农”的宣传教育,说重视种麦种稷,才能满足生活需要;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才会带来长远的福利。他还专门写下了《和劝农》,亲自将中原农民早就使用的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传授他们,并教会儋州百姓掌握了这些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能,使当地的农业文明大大地向前跨进了一步,不仅利及当代,而且惠及子孙。
苏轼将其出生地四川的酿酒技术引入海南,酿造出了低度米酒,且告诫海南民众:酒且为药,疗其体魄,绝不酗之。时至今日,海口市仍保留有“海口窖”。当时的海南热带雨林密布,雨季频繁,地表潮湿,人们容易燥湿身热,感冒风寒,阴气重,打不起精神来。苏翁是一个儒释道集大成者,对药理和养生也有研究。他创造性地利用海南盛产的养阴清热植物天门冬,酿造“天门冬酒”,具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的功效,广受当地百姓喜欢。苏翁有最真实的诗篇写照:
自拨床头一瓮云,幽人先已醉浓芬。
天门冬熟新年喜,曲米春香并舍闻。
透过诗,我们感受到了近千年前的伟大文豪最平实而最超凡的一面。那坛隐藏了千年的“天门冬酒”,至今仍在海南飘香惠民。现在当地老百姓用天门冬泡酒的习惯大概源于此。
四、彩笔颂儋州,为世人留下千古佳话
苏轼的一生始终在政治浪潮中沉浮不定,面对着政治抱负和才华难以施展、又多次遭遇迫害的处境,他深感不平,尽管如此,其笔下的民本思想时时处处可见。
黎族乡村生活的风俗画,被苏翁摄入笔下,把人们见惯不惊的小景琐事写得清新动人、亲切有味。[6]《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录二):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屎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道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零风。
苏轼在海南时,经常到一家饼店吃饼,还写了一首饼诗送给卖饼人:“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寥寥数句,写出了饼的诱人可餐。苏翁亲民作诗让这个饼店从此美名远播,生意也火爆起来了。
海南当地群众对苏轼十分友好。他曾在一首诗中充满感情地描绘了一位饱受风霜的黎胞朴实、友好的行为:“黎山有幽子,形槁神独完,负薪入城市,笑我儒衣冠……问答了不通,叹息指屡弹,似言君贵人,草莽栖龙鸾,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
苏翁在游览海南儋耳山时,内心怀才不遇和理想难以施展的愤懑交加,遂作《儋耳山》: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余。
这首诗有着苏翁的一贯鲜明个性,“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达到了“发纤夫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的深远境界。前两句写儋耳山卓而不凡,高峻突兀,直插云霄,远胜他山,表面写山,实质也写自己;后两句又写道旁石,用女娲补天典故鸣不平之意。全诗借物抒情,语言含蓄,以暗喻曲尽其意。作者此时心生身世之叹,“尽是补天余”传达出他有补天之才而被弃置的愤懑,但“君看道傍石”,即使被弃置,只要真的是一块补天石也就够了。由此,我们又看到作者另一种过人的性格:以旷达乐观的态度对待政治上的打击和生活中的挫折。
公元1100年,遇赦的苏翁即将离岛北归,感慨万千的苏翁对海南这个流放之地无限留恋、对友人依依难舍,写下了《别海南黎民表》云: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加事远游。
这首诗表明,苏翁在海南生活了三年多之后,深深地喜欢上了这座海岛,甚至觉得自己本来就是海南人,只不过偶然寄生到西蜀罢了。他于六月二十日离开海南时,写下著名的《六月二十日渡海》诗: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日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诗中充满了对海南其地其人的真挚情感。可以看出,虽然苏轼是被贬谪到此地,但是他并没有那么悲观,来海南前视海南为畏途;三年后,他深爱着海南儋州。正是这种爱,超越了时空,使苏翁受到了全世界的尊敬和仰慕。
公元1101年,苏轼蒙恩获赦北返,途中拜谒金山寺时联想到自己毕生坎坷经历,遂题写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个月后,千古文豪苏轼在北返途中之常州仙逝,卒年66岁。这首诗是苏轼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诗中点到的黄州、惠州、儋州三州,正是苏轼人生最受煎熬、最感痛苦、最觉无望的三个贬谪地。而在苏轼的心目中,恰恰是这三个州为其人生创建功业最多、最大的三个地方,这着实令人感慨与唏嘘!
注释:
[1]饶晓明:从“吾学而仕”到“我愿天公怜赤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2][5]王启鹏:论苏轼的民本思想[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8)。
[3][4]夏露:苏轼民本、仁政思想及渊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3)。
[6]蒲友俊:超越困境:苏轼在海南[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2)。
主要参考文献:
1.饶晓明:从“吾学而仕”到“我愿天公怜赤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2.王启鹏:论苏轼的民本思想[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8)。
3.夏露:苏轼民本、仁政思想及渊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3)。
4.凌冬梅:“故山归计何时决”:莫砺锋新著《漫话东坡》[J],图书馆杂志,2008(09)。
5.王世德:激情歌东坡精神—自主创新·奋发为民[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03)。
6.何泽棠:查慎行《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的文献考证[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7.郭茜:论东坡转世故事之流变及其文化意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