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选读课文的课程价值开发

2016-05-14周毅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开发

周毅

【摘 要】选读课文的学习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拓宽阅读视野、训练语用能力、提高审美能力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功效。因此,选读课文的课程价值的开发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对选读课文的课程价值开发研究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运用深化的策略开发选读课文的学法迁移价值;运用比较的学法开发选读课文的思维提升价值;利用拓展的途径开发选读课文的文化示范价值。

【关键词】选读课文 开发 课程价值

选读课文作为人教版实验教材中和精读、略读课文并存的教学内容,它犹如深山溪涧边的野百合,其幽香远没被使用者识得,常被匆忙带过甚至忽略不读。正因为如此,对它的课程价值研究也比较少。事实上,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两项重要目标——“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选读课文的学习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对培养阅读习惯、拓宽阅读视野、训练语用能力、提高审美能力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功效。在教材容量太小,常被人们诟病的情况下,选读课文的提供,无异于“雪中送炭”。

笔者尝试从教学实际出发,谈谈选读课文三种课程价值的开发研究,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深化:开发选读课文的学法迁移价值

人教版实验教材每组课文都有相应的学法指导内蕴价值。学生学法的习得具有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层到深层、由生疏到熟练的渐进性和发展性,我们就要依靠对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再到选读课文的步步推进式的学习过程来实现。首先,教师要通过对精读课文的教学指导,让学生了解这种学法;然后,在略读课文中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进行半扶半放的半独立阅读,让学法得到初步的运用;最后,结合选读课文,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学习方法,更深入地开展独立自主的阅读。

以《军神》为例,这篇选学课文对应的是六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这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课文有《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单元学习提示中讲到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也就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特点或高尚品格。《军神》这篇课文编排的课程意义也就是为了深化学生对人物刻画方法的习得。仔细读读这篇课文,必须要关注篇幅和写法: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悬念式组材,侧面描写等。《军神》这个文本太特殊了!一般记人的文章叙述会占较大篇幅,而《军神》却跃动着它独特的语言节奏,这种跃动摒弃了作者大量平铺直叙的叙述,而是直接从事件中撷取镜头,独句成段,用大量对话和提示语把不连贯的镜头连贯起来,作者的叙述只是悄悄地融化其间。这样的文本其潜台词很丰富,学生能不能读懂?笔者的教学预设是这样展开的:

一读“文本特点”。浏览全文,说说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独句成段、对话贯穿、侧面描写等)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写作方法?对刘伯承来说,这是:(1)个性使然:冷静理性、“从容镇定”(第9自然段,沃克医生说到“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的职业军人;(2)伤情使然:右眼被子弹打穿。(估计此时的刘伯承不想多说话)对沃克医生来说,则是:(1)个性使然:“从容镇定”(第16自然段,“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两个“冷冷”(第1、7自然段);(2)职业使然:医疗资源紧缺,工作忙碌,现在如此,20世纪初或许也是如此,西医少。由此引导学生树立起通过记事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文章要根据人物个性和当时情境来决定写作方法的自觉意识,这是我们要向作者学习的。这一点也恰恰回应了前面《一面》中对鲁迅形象独特的刻画手法,六次外貌描写,由形入神,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就是通过抓住人物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来描摹,从而刻画出鲁迅外貌瘦弱而精神矍铄、意志顽强的战士形象,而文中为什么没有过多的语言描写,也是基于鲁迅先生的个性和当时特殊的环境。《军神》中的独特写法无疑可以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自学自悟,使学生加深对刻画人物形象手法独特性的理解,从而为最后的运用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

二读“正面描写”。扫读全文,概括三个画面:拒绝麻醉、忍痛手术、清数刀数,抓人物言行描写自然理解文中“军神”的含义。

三读“侧面描写”。跳读全文,关注提示语,说说发现了什么。(1)写沃克医生的提示语更丰富、具体、精彩,有大量的神态描写;(2)贯穿了一条心理变化的线索,局部精读,感受侧面描写的作用。

四读“拓展材料”。浏览《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想一想这个故事和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重点研究不同点,补写侧面描写,注意可以抓住人物言行、神态等。

相信这样的学习既遵循了选读课文教学整体概览、局部细读的原则,更遵循了领悟写法、顺势迁移的原则。选择精当的教学内容和精练的教学方法,在精选的选学内容中实现选读课文的学法迁移价值。

二、比较:开发选读课文的思维提升价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语文教材中有些选读课文和相应单元中的精读、略读课文常常体现同一个中心,且行文风格相近,但细读之后又会发现有不同之处。这就是主题相近课文的特点: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相对的“个性”。教师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对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阅读力、鉴赏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七颗钻石》和选读课文《七色花》就是两篇可以进行比较阅读的文章。它们都是童话故事,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可贵的亲情、友情”,但又各有特点。可以这样组织教学:放手让学生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自由读这两篇课文,找出它们的异同,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当然,在自主比较前,教师作为引领者,需要根据阅读的目的进一步确定比较阅读的范围,选好比较阅读的对象,帮助学生系统比照。在确定的比较范围中,可以从立意、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寻找比较对象的视点。

如比较上述两篇课文,教师可以提供下列表格辅助。

在充分合作、比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学生的发现让人惊喜。

这样的比较,使学生体验到思考的乐趣,乐于从苦思中求愉快,从发现中找异同,从成功中获体悟。

同样的,四年级上册中的选读课文《麻雀》和第四单元的略读课文《母鸡》,五年级上册中的选读课文《剥豆》和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学会看病》等,都可以用来进行比较阅读……

这样的学法,能有效帮助学生在比较中完成从语言积累到自我表达的过程,使学生既对文本的文体特点、表达特点、主题意旨等有了更明晰的了解,又能充分地自主探究、自读自悟,学生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也被激发了。长此训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学生定会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把握一类文章的共同规律,进而在获得情感熏陶的同时习得一定的写作方法。认知由此得到拓展,思维品质也相应得到提升。

三、拓展:开发选读课文的文化示范价值

文化示范,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价值的范式表现。具体到小学阶段,重在文化感性积累,语文教材作为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就具有文化的经典性、示范性。对于选读课文来说,过于开放的教学语境,也可能导致教师文化心理的自由与松弛,从而忽略对文化示范和文化指向教育的探索与尊重。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效完成课内阅读后,有必要继续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向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利用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华滋养学生的内心,充实他们的头脑。开发利用好选读课文的文化示范作用,正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必要的过渡和台阶,为巧妙推进相应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充分享受精神的给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我们先来看看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鲍国潮老师执教的《孔明智退司马懿》。鲍老师的教学设计可谓别出心裁:第一板块,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诸葛亮安排空城计的语段,让学生读懂“诸葛亮的空城计”;第二板块,通过让学生对比两军实力、体悟司马懿和孔明不同的“笑”等环节,让学生读懂“司马懿眼中的空城计”;第三板块,引导学生看看诸葛亮的哪些安排给司马懿造成了“空城不空”的疑心,并再次体会诸葛亮“笑容可掬”之笑,对于诸葛亮而言又是一种怎样的笑?鲍老师用心预设了一个最佳的“读”的落脚点,创造性地让学生同文本语言亲密接触,让学生完完全全地沉浸在语言创设的场域中。当然,通过引领学生对两段关于“空城”的描写进行对比性阅读,从场面描写中感知小说人物个性特点的教学目标达到了;体会这一场不动声色的战斗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战,是基于两个人的彼此了解,而诸葛亮却能利用对方对自己的了解进而巧设计谋,最终取得胜利。这一教学目标同样也达成了。

基于这样的新颖有趣、直击心灵的导读,跨越时空与文中人物展开精神交流和对话,体会他们彼时彼地的思想和智慧,思接千载,与千年前的古人达成“视界融合”,再让学生带着好奇和兴奋进入对名著《三国演义》的独立阅读,他们或许就会将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悄然运用到拓展阅读中,也会将对作品、对人物产生的各种情愫延续到阅读中……阅读,作为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将会是精彩纷呈的。

同样,由课本内的选读课文引申到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那绝对是一个诱人的世界。如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选读课文《小狮子爱尔莎》之后,去读一读乔·亚当森的原著《猛狮爱尔莎》;读了六年级上册的选读课文《小抄写员》之后,再读一读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读了五年级下册的选读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之后,读读大作家冯骥才的散文集《维也纳情感》……

当然,对这些书的课外阅读结束后,教师要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读后交流、展示,这是将阅读引向更深境地的必需环节。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只要我们利用选读课文坚持不懈地采用以点带面、以细读带博读、以一篇带一本的教学策略,将语文课堂里学到的阅读方法巧妙地运用到拓展阅读中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把学生引向广阔的阅读世界,不仅可以圆满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促进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浙江省绍兴市秀水小学 312000)

猜你喜欢

开发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开发研究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浅析彭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